李愛
(長春市中心醫(yī)院,吉林 長春,130000)
骨科專業(yè)的教學內容較多,理論教學的基礎上組織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耐心指導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的學生參與實習活動,在實習過程當中熟練掌握各項操作技術的必要性不言而喻。骨科的臨床實習要求較多,帶教老師應該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并且選擇個性化的授課手段,啟發(fā)實習學生積極的思考,快速適應臨床工作,確保更多學生能夠掌握骨科疾病的發(fā)病機理,善于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做出正確診斷。
1.1 研究對象隨機抽選100 名骨科臨床實習的本科生,分成對照組50 名和實驗組50 名。其中,對照組包括男學生27 名,女學生23 名,學生年齡在21-25 歲之間,平均(23.02±1.98)歲;實驗組則有男學生24 名,女學生26 名,學生年齡在22-26歲之間,平均(23.71±2.04)歲。
1.2 帶教方法對照組仍然實施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帶教老師直接講解實習內容、教學目的、實踐難點、注意事項等等,解答學生提出的一些疑問,完成規(guī)定的帶教任務[1]。實驗組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具體劃分教學階段、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啟發(fā)學生們積極思考、大膽創(chuàng)造與實踐。多元化教學的步驟如下:可以選擇CBL 教學法,以病例作為基礎,以問題作為主線,以實習學生作為主體,帶教老師根據(jù)臨床病例,指導學生自主形成思維能力,通過臨床實踐取得感性的認識,過X 線片、CT等病例資料進行分析講解??梢愿鶕?jù)LBL 教學法,幫助實習學生更好地復習理論知識,經(jīng)多媒體方式將抽象理論進行復習和補充。帶教老師應指導學生對自身臨床經(jīng)驗進行反思和歸納,根據(jù)Seminar 教學法,指導學生以多媒體對論點進行展示,根據(jù)主題互相提問和解答,教學控制課堂節(jié)奏,對學生總結的知識點進行歸納[2]。
1.3 觀察指標進行骨科臨床教學效果的觀察分析,統(tǒng)計兩組學生綜合成績、實踐技能的評分指標和臨床教學的滿意度。使用專業(yè)軟件SPSS 22.0 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的及時處理,計量資料實施卡方檢驗,以p<0.05 代表組間結果差異性的統(tǒng)計學意義。
2.1 骨科臨床教學效果評價進行對照組及實驗組臨床教學效果的觀察分析,詳見表1:
表1:骨科臨床教學效果評價
2.2 學生成績技能的綜合評分指標關于對照組和實驗組實習學生綜合成績、實踐技能評分指標的比較分析,詳見表2:
表2:學生成績技能的綜合評分指標
2.3 學生教學滿意度的調查對照組與實驗組實習學生針對骨科臨床教學工作給予了滿意度評價,詳見表3:
表3:學生教學滿意度的調查
多元化教學和傳統(tǒng)教學有這很大差異。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的對照組,多元化教學可以將學生實踐學習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主愿參與臨床實習,進一步提升獨立思考、科學研究及團隊協(xié)作的綜合水平[3]。傳統(tǒng)教學模式只注重課堂知識的講解和灌輸,使學生被動接受,很容易產生抵觸的情緒,從而喪失學習興趣。現(xiàn)代信息社會高速發(fā)展,學生可以由多種途徑獲取知識,為自學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帶教老師要借此機會將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課堂也要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骨科教學時間短、任務重,是外科教學的難點之一,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的有效構建,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合理應用,以臨床病例與問題激發(fā)實習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歸納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傳統(tǒng)教學重視“教”而學生自學能力被忽視,由于骨科教學的課時少,且教學內容多,通過多元化教學方式的推廣應用,將不斷提高學生的理論成績、實踐技能,必須引起多方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