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哲
作為初中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英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農(nóng)村學校的教學中,英語往往是最讓人頭疼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農(nóng)村英語教學兩極分化現(xiàn)象嚴重;語言科目進步緩慢,容易中途放棄。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此和大家分享我使用的“五步法”——聽、記、練、問、讀。
一、高效的“聽”課
1.少而精的課堂規(guī)則
在上課過程中,我通常對學生有兩個要求:Sit up和Hands up。Sit up的作用是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課堂效率。Hands up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不管學生有什么需求或者什么想法,都可以隨時在課堂中提出。初中生的思維可謂天馬行空,這樣的要求往往會讓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獲得意外的驚喜。
2.必要的教學內(nèi)容
在江蘇現(xiàn)階段的英語教材中,只有初一含有音標教學,再加上音標在考試中所占比重的減少,它經(jīng)常被大家忽略。事實上,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音標是非常重要的。音標的數(shù)量是有限的,如果熟練掌握了48個音標以及相關的組合規(guī)律,那么初中考綱要求的2000個詞匯就不在話下。所以,在農(nóng)村英語的課堂上,有必要定期加入音標教學,不能只教一遍。磨刀不誤砍柴工,每年甚至每學期都需要復習一遍音標。
二、正確有效的筆“記”
在記筆記時配合以下三個小技巧,學習效率將事半功倍。
1.選用活頁紙
這一做法的目的是方便記錄,并且后期可以隨時添加或刪減。
2.善于利用目錄
每一門學科都有框架,英語也不例外。初中6冊英語書共包含12個模塊,又分為44個單元,每單元有7個板塊。一個簡單的目錄方便后期找到知識點的所在之處,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知識樹,產(chǎn)生聯(lián)想記憶。
3.正確的記錄時間
很多學生喜歡邊聽課邊記筆記,但最佳的記錄時間應該是在30分鐘后,所以教師應該把每堂課的最后5分鐘留給學生記筆記,雖然能記下的內(nèi)容不是很多,但能讓知識在腦海中再現(xiàn)。
三、巧用習題,“練”至最佳
高質(zhì)量的作業(yè)是關鍵。聽課和記筆記后,大量的信息輸入了學生的大腦,但遺忘也隨之開始了。除了記筆記加深印象之外,還需要對知識進行復習。根據(jù)遺忘曲線,記憶內(nèi)容一個小時后就會遺忘,所以一小時內(nèi)回想,三天之后也要回想,七天之后還要回想,如此一來,記憶效果會大大增強。因此,教師的默寫內(nèi)容應包含當天新授的知識和三天前學生集中的錯誤內(nèi)容。七天之后還需要再次對一周內(nèi)的錯題集中鞏固。同理,三周之后要對前一個月的內(nèi)容進行復習,七周之后還要對前段時間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檢測,從而查漏補缺。
四、贊美學生,教學生提“問”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知識點重復講解多次,依然有學生學不會,因為這部分學生心中沒有疑問。農(nóng)村學生的家庭教育通常以訓斥教導為主,無形中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他們不敢提問,覺得自己不會就是犯錯誤,但又缺乏直面“錯誤”的勇氣。這時,教師需要做的就是贊美。
贊美是一門藝術,入門的關鍵在于真心。如果教師拿成績作為衡量農(nóng)村學生的唯一標準,那么多數(shù)學生都是不合格的。教師要用多樣的評價標準,用長遠的發(fā)展目光來看待學生,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真誠地去贊揚他們的優(yōu)點,努力成為他們的朋友,他們的淳樸、善良往往能給教師帶來意外的驚喜。
五、大量的閱“讀”
農(nóng)村學生的眼界是受限制的,有一個最簡單且成本較低的解決方法就是借力。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閱讀好,只是難在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在班級建立圖書角,每個學生帶一本書籍到班級里分享借閱。每周安排兩次集體活動,一次用于集體閱讀,一次用于分享閱讀感想,每次活動時長為半小時。
最初大家會覺得這樣的集體活動浪費時間、耽誤教學進度而且沒有成效,但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堅持執(zhí)行一個學期,效果自然就出來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有效的閱讀計劃和公平的獎勵機制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是我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總結出來的學習“五步法”,適用于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教師們在運用的同時需保留教學熱情,不忘教育初心,從心底相信農(nóng)村學生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