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彥
英國雕塑大師亨利·斯賓賽·摩爾說,世界上,形盲的人遠多于色盲。他的意思是說,很多人會為一塊好的色彩激動,卻很少為一個好的形而興奮。摩爾還說,他和米開朗琪羅的不同是,米氏在一塊冰冷的大理石上看到了溫暖的女人體,他卻只是在雕琢一塊像女人體的石頭而已。
摩爾說,把河灘上的鵝卵石握在手心,閉上眼睛,用觸覺去體驗,千百年來的流水竟然可以把一個形沖洗得如此完美。他還說,緊緊地握著一根牛腿的脛骨,同樣閉上眼睛,然后從頭到尾緩慢地撫摸下來,就會發(fā)現,其中的形的轉折,是多么的自然,超出了所有的人為努力。
摩爾堅定地把視覺裹挾在觸覺里,讓觸覺成為引領視覺前行的向導。對摩爾來說,這個觸覺不是人之手,而是自然之手。
摩爾很清楚,世間萬物全都是這只自然之手的直接結果。形正好藏在自然之手的觸摸當中。
可惜,世人多不能理解摩爾的自然之手,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想象,一種從外向內擴展的空間,一種多維的變化空間,意味著什么。
摩爾只好孤身一人站在田野上,他知道,自然之手正在觸摸著萬物。
(摘自2020年9月6日《羊城晚報》,劉昌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