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香
(中化二建集團醫(yī)院,山西 太原 030021)
手術是疾病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手術具有有創(chuàng)性特點,手術過程繁雜且所需物品種類較多,任何環(huán)節(jié)工作不當均可影響手術患者的安全性。當前,醫(yī)療水平的進步,對醫(yī)療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確保手術效果的同時提高患者安全性。但是,基于手術室工作場所的特殊性、患者病情的復雜性等特點,增加了醫(yī)療糾紛、事故風險[1]。手術核查是確保手術安全的基礎,直接影響手術室護理,本文就我院手術患者為例,總結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方案與效果。
試驗對象選自2 0 1 8-2 0 1 9 年期間,均為手術治療患者,患者具有配合能力,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n=1000):時間選自2018年5-12月;男性、女性患者比例568:432例;手術患者年齡18-75歲,平均年齡(53.7±6.5)歲。試驗組(n=1000):時間選自2019年1-8月;男性、女性患者比例568:432例;手術患者年齡18-76歲,平均年齡(53.5±7.2)歲。對照組與試驗組手術患者基線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有試驗可比性。
對照組——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管理,即術前準備工作、手術配合、術后護理。
試驗組——手術室常規(guī)護理管理+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手術室安全核查工作由手術醫(yī)師、麻醉醫(yī)師以及手術室巡回護士三方共同完成,于麻醉開始前、手術開始前前、患者離開手術室前經(jīng)三方共同核對手術患者的身份等基本資料,患者佩戴藍色腕帶,逐一填寫《手術安全核查表》。具體實施流程:麻醉開始前,三方以《手術安全核查表》進行手術患者身份、手術方式、手術部位、標識以及麻醉安全、皮膚狀況、過敏史、影像資料等方面的核查工作;手術開始前,三方共同參與手術患者的手術方式、部位、核查工作,明確預警內容,手術室護士做好手術相關準備物品的核實工作,并向手術醫(yī)師、麻醉醫(yī)師上報;患者離開手術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手術患者的身份、手術方式、術中用藥以及手術使用物品、手術標本,并做好患者靜脈通路、皮膚狀況、引流管檢查等工作;以上工作完成的基礎上三方于《手術安全核查表》上簽字。
記錄2組手術患者組間整體護理管理效果(患者身份、物品清點、手術標本保管與送檢、手術清點情況)以及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差錯發(fā)生率、護理質量評分情況(總分100分)。
基于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19.0 版本軟件建立數(shù)據(jù)分析模型,計算手術患者試驗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計數(shù)型指標(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護理差錯發(fā)生率以及身份無誤率等)以例(n)、率(%)的形式描述,以(x2)值檢驗;計量型指標(手術患者護理質量評分)以均數(shù)(Mean Value)±標準差(Standard Deviation)(±s)的形式描述,以(t)值檢驗。統(tǒng)計學結果P<0.05情況下,證明2組手術患者試驗觀察指標數(shù)據(jù)結果差異顯著。
試驗組以及對照組手術治療患者組間患者身份、手術標本保管與送檢、手術以及物品清點無誤率情況等整體護理管理效果見表1。各項計數(shù)指標差異顯著,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P均<0.05。
試驗組:1000例手術患者非常滿意者635例、基本滿意度者364例、不滿意者1例,總滿意度99.9%(999/1000)。對照組:1000例手術患者非常滿意者565例、基本滿意度者416例、不滿意者19例,總滿意度98.1%(981/1000)。2組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x2=16.3636,P=0.0000。
試驗組: 1 0 0 0 例手術患者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為0.2%(2/1000),護理質量評分為(96.8±2.3)分。對照組: 1 0 0 0 例手術患者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為1.5%(15/1000),護理質量評分為(88.9±2.7)分。護理差錯率比較x2=10.0264,P=0.0015;護理質量評分比較,t=70.4347,P=0.0000。
手術室工作內容繁雜,涉及到術前訪視、輔助檢查、術前準備等多個工作環(huán)節(jié),加上手術患者疾病類型的不同,增加了手術護理工作壓力[2]。但是,既往工作中醫(yī)護工作人員未嚴格實施患者個人信息核查工作、工作落實不到位,從而影響手術進程、患者安全性[3]。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確保了患者手術工作的制度、規(guī)劃化,通過整個團隊工作人員多次流程核查、把關,進一步提高了手術患者的安全性,且實現(xiàn)了團隊成員之間的有效互動,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明確了工作責任,從而減少了護理質量缺陷。另外,手術安全核查工作的有效開展也提高了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整體護理水平,在細化工作的基礎上降低了醫(yī)療事故、提高了手術患者的安全性。王釗研究指出,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的落實成功提高了手術室護理管理質量與患者安全性。
試驗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手術患者組間各項護理管理指標無誤率以及患者護理滿意度(99.9%vs98.1%)、護理差錯發(fā)生率(0.2%vs1.5%)、護理質量評分比較,P<0.05。此次試驗結果和熊麗娜研究結果有一致性,執(zhí)行手術安全核查制度后手術患者身份識別、手術部位識別誤差事件以及手術準備不充分事件占比率均明顯下降,P<0.05。
綜上所述,手術室工作涉及面廣且人員流動量大、工作節(jié)奏快、患者病情復雜,從而增加了手術意外風險、醫(yī)療事故發(fā)生率。手術安全核查符合手術室護理風險管理需求,提高了手術患者的安全性與工作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