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萌
(北京服裝學院 商學院,北京 100000 )
在服裝設計開發(fā)的全過程中,流行趨勢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部分,任何設計的開始都需要考慮當下的流行趨勢信息。流行趨勢信息種類繁多,各類信息相互交疊影響,如何獲取服裝流行趨勢信息、進行相關信息的數量分析以及將整合的信息通過可視化表達服務于后續(xù)的設計工作,使課程可以更全面、系統(tǒng)地分析和講解流行趨勢分析相關內容以及“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的信息整合方法,結合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等環(huán)節(jié)進行相關內容的鞏固和練習,可以為后續(xù)的課程開展提供理論和方法基礎[1]。
“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屬于專業(yè)選修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了解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種類,獲取和整理相關服裝流行趨勢信息。通過分析,對發(fā)展趨勢作出一定的預測,為后續(xù)的課程提供理論和方法依據。因此,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主要采用總分總的方式:首先,從流行趨勢信息的成因開始講解,分析流行的整個過程以及服裝流行趨勢的分類;其次,詳細分析6類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具體內容,使學生明確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研究的內容以及各自特點等;最后,結合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基本概念和特點,講解如何進行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整理和分析,并以此進行未來趨勢的預測。
針對授課對象的分析是基于課程的特點進行的。由于該課程屬于專業(yè)選修課,各個專業(yè)方向的學生都可以選擇,因此,每次課程授課人數為100余人,加之專業(yè)混雜,學生的興趣、知識結構等方面都會有較大差別。因此,需要分析授課對象,通過分析,更好地梳理學生特點,并基于此進行課程教學方法的調整。以下分別從知識不全、審美高度、興趣特點3個方面進行分析。
本課程教授對象為大二學生,由于在之前的學習中完成了相關基礎課程的學習,具有一定的分辨力、分析力、表現力。但由于是專業(yè)選修課,各個專業(yè)方向的學生都有,針對服裝模塊的相關課程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全,這就需要在課程內容安排上進行相關服裝知識的自學和答疑,幫助同學們更好地理解課程中所講授的內容。
對于流行趨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流程,學生都可以掌握并進行運用。但當大家運用同樣的方法和流程進行設計時,最后出來的報告差別卻很大,這與學生自身的審美高度不足有一定的關系。學生需要在相關設計課程中不斷吸收、培養(yǎng)并建立起自己的審美標準,提高自身的審美高度。
“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通過課程的學習,在了解更多知識的同時,也可以不斷加強自己對美的認知。因此,這個階段的學生自身對于課程興趣極高,有極強的求知欲。
基于課程的基本情況、授課對象特點的進行分析后,在課程內容設置上主要采用“總分總”的方式。首先是“總”的分析,即從流行趨勢信息的成因開始講解,分析流行的整個過程以及服裝流行趨勢分析的重要性。其次是“分”的分析,即詳細講解六大類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具體內容,使學生明確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研究內容有哪些以及各自特點等。最后是“總”的分析,即結合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基本概念以及各類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特點,講解如何進行服裝流行趨勢信息的整理和分析以及如何以此來進行未來趨勢的預測。
“總分總”的設置有利于課程內容的展開,也可以使學生形成一套有效的分析思路。因此,在授課方法上,也基于課程內容來設計,以下分別從課程環(huán)節(jié)安排、授課方法設置來進行具體分析。
基于課程內容設置的“總分總”方式,在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WWH”模式,即“What、Why、How”3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分別對應教學內容的3個模塊。
首先,在課程之初的導入過程中采用“What”模式,通過一個具體的事情或者一個現象來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由此引出本次課程的主要內容,即課程內容中“總”的部分。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一般流程是提出一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案例,引發(fā)學生思考,再講解這些現象背后的原因。比如在講到臨近季節(jié)流行趨勢信息時,將最新發(fā)布的四大時裝周圖片進行展示,先快速瀏覽領導力品牌的圖片,然后對學生進行提問,比如:“巴黎時裝周中的這幾個品牌在流行上是否存在共性?”“XX品牌今年發(fā)布的款式有什么流行趨勢特點?”等,通過這樣的提問來引起學生的思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再明確本次課程的主要講授內容是如何進行臨近季節(jié)流行趨勢信息整理和分析。這樣的環(huán)節(jié)安排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帶著問題進行后續(xù)課程環(huán)節(jié)。
其次是“Why”環(huán)節(jié),即課程的主體部分,通過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引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拋出課程的主要概念或者主要方法,將概念或者方法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并結合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中提到的幾個問題,將問題中涉及的品牌進行分析和講解,可以將理論與實際案例進行融合,達到較好的課程內容吸收效果。比如在講解某一類風格的流行點時,會將之前課程中的相關概念進行回顧,通過已知知識的回顧,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次課程中講解的內容,即通過回顧“服裝風格”的基本概念來導入本次課程中關于流行趨勢風格的分析和講解。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How”,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需要將之前的內容進行總結,屬于實際操作環(huán)節(jié)。將課程中所講授的內容進行綜合運用,并基于此進行課程作業(yè)的安排和布置,讓學生明確本次課程講授的方法并運用在自己課后作業(yè)練習中。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多采用課程實驗的教學手段,即選擇一個分析的目標,展示整個分析過程。在展示講解后,再進行學生分組討論,通過各個小組的總結匯報,看學生在這個分析展示過程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再由教師根據個別問題進行講解和分析。
因此,通過這3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能夠與課程“總分總”的設置良好地結合,靈活運用各類教學手段,可以更好地讓學生投入課程中,達到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基于“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的基本特點以及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流程,在課程授課方法上也進行相應的安排。
首先,開發(fā)“任務單式教學”模式。“任務單式教學”模式是將課程講授內容、課程進度、隨堂作業(yè)和結課作業(yè)以及講課和實踐環(huán)節(jié)的具體安排以課程任務單的形式羅列出來,形成“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任務單”。這樣可以方便學生了解課程的內容、目的以及每一次課的主題,既可以讓學生對本課程的學習有一定的計劃和安排,也方便學生提前預習和復習,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其次,教學手段的進一步多樣化。“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的時效性和實操性都非常強,相關內容的變化日新月異,加之新媒體的高效傳播,在課程教授過程中,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使課程的時效性和實操性能夠充分展現,加深學生對這門課的喜愛程度。
最后,將引導教學方法帶入課堂。引導教學方法是通過教練技術,陪伴學生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同時采用各項教練技術,通過課堂提問、課堂游戲、課堂討論,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和探討,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課程的趣味性[2]。
基于當下流行趨勢信息種類繁多、各類信息相互交疊影響的現狀,在“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中需要教授以下幾點:如何獲取服裝流行趨勢信息、如何進行相關信息的數量分析、如何將整合的信息通過可視化表達服務于后續(xù)的設計工作。因此,根據“服裝流行趨勢分析”課程的特點,進行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和相應的教學方法設計,可以更好地將理論概念講授與實踐活動聯系起來,使課程內容設置相互銜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