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科平
【教學目標】
1. 通過讀懂例文,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知曉可以分幾部分把事物介紹清楚,體會說明的準確性。
2. 通過學習例文,借助習作提綱,搭建習作支架。通過運用恰當?shù)恼f明方法,寫清楚自己喜歡的事物的主要特點,分幾方面把事物介紹清楚,寫出屬于自己的說明文。
3. 通過互評、互賞、互學等方式,讓學生感受習作的樂趣。根據(jù)教師的指點及同學建議,自主修改習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板塊一 聚焦題目,激發(fā)興趣
1. 回顧交流,引發(fā)興趣。這一單元我們已經(jīng)學了《太陽》《松鼠》兩篇說明文,你喜歡哪一篇?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
如果請你選擇一種自己了解并感興趣的事物介紹給別人,你打算介紹什么?如果要把它寫成文章,你準備用什么題目?
2. 聚焦題目,打開思路。
(1)關注推薦的題目?!傲曌鳌敝袨槲覀兺扑]的五組題目,你喜歡哪幾個?說說喜歡的理由。
(2)關注自己的題目。再來看看自己的題目,重新擬定或修改。
(3)確定作文的題目。與同伴交流新題目,聽聽同伴的意見。
設計意圖: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導學生從課文題目出發(fā),再嘗試擬定題目。然后再品讀“習作”中的題目,在此基礎上,修改、擬定、選擇、分享自己的題目,把題目的學習充分展開。
板塊二 例文引路,關注方法
1. 默讀例文,了解要點。
(1)默讀例文《鯨》,想想每個自然段介紹了鯨的什么知識。
(2)梳理歸類,想想哪幾個自然段的意思可以合并在一起。
2. 對照批注,學習方法。對照批注和例文內(nèi)容,說說例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介紹鯨的特點。
(1)第一處:我國發(fā)現(xiàn)過一頭近四十噸重的鯨……還顯得很寬敞。
閱讀批注1,從哪些詞體會到用詞的準確,說明什么?
閱讀批注2,在這里,什么與什么作比較,這樣比較有什么好處?列出了哪些具體的數(shù)字,說明了什么?
(2)第二處見例文《鯨》第4自然段。
閱讀批注3,這段話具體描寫了哪些鯨的捕食方式?這段話是怎么把它們的吃食方式介紹清楚的?
(3)第三處: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再潛入水中。
閱讀批注4,這里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把鯨的呼吸寫得這么形象?
設計意圖:這篇習作例文重在說明方法的學習。幾處批注讓說明內(nèi)容與說明方法一一對應,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板塊三 例文引路,重視過程
1. 默讀例文,了解要點。默讀例文《風向袋的制作》,想想主要介紹了哪些內(nèi)容。
2. 對照批注,重視過程。默讀“風向袋制作步驟”部分,說說例文是如何把制作風向袋的過程介紹清楚的。
(1)閱讀批注1,介紹材料和工具要注意什么?這個內(nèi)容的介紹能不能往后挪?
(2)閱讀批注2,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制作的步驟。
(3)閱讀批注3,快速瀏覽,看看哪些地方運用了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這樣說明有什么好處?
設計意圖:該板塊重點學習例文如何把過程介紹清楚。介紹清楚必須要分步驟,用上表示順序的“第一、第二”等,讓每個步驟的介紹顯得非常清晰。
第二課時
板塊一 比較結構,學習構思
1. 梳理結構,比較發(fā)現(xiàn)。梳理《鯨》《風向袋的制作》的結構,分別列出提綱,再引導回顧《太陽》《松鼠》的提綱。
2. 相互比照,確定結構。想一想自己要介紹的事物與上述哪一種比較接近,參照相似的一種,拿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資料,看一看,自己要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這種事物,并安排好順序。
3. 交流提綱,修改完善。
(1)與同伴交流提綱,傾聽伙伴建議,修改完善。
(2)教師選擇有代表性的提綱指導引領。
設計意圖:構思比內(nèi)容更重要。讓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四篇說明文的不同構思,再學習較接近的一種,這樣就巧妙降低了構思的難度。
板塊二 比較方法,學習運用
1. 比較方法,引導發(fā)現(xiàn)。同樣是采用列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兩篇例文中的使用有什么區(qū)別呢?
2. 梳理方法,回顧引領。除了列數(shù)字,我們都學到了哪些說明方法?哪一個說明方法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結合習作,嘗試運用。在自己習作時,要寫清楚事物的主要特點,要試著用上恰當?shù)恼f明方法。
(1)結合已經(jīng)擬好的提綱,想想哪種說明方法與事物的哪個方面介紹最匹配?
(2)想一想,這個方面還可以添加哪種說明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比較,讓學生明白,要根據(jù)說明對象的不同選用合適的說明方法。通過比較,讓說明方法與事物某個方面的介紹建立聯(lián)系,讓說明方法更好地為表達服務。
板塊三 嘗試習作,交流分享
1. 靜心習作,自由表達。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提綱,選擇一個片段展開描寫。要寫清楚事物的主要特點,試著用上恰當?shù)恼f明方法。
2. 聚焦片段,點撥提升。教師巡視習作情況,適時指導學生。
(1)經(jīng)典片段,點評分享。教師選擇幾個優(yōu)秀片段,請學生來分享(主要指向說明方法使用恰當),其他同學說說好在哪里。
(2)問題片段,修改完善。教師出示巡視中發(fā)現(xiàn)典型的問題片段,請大家尋找問題并修改。
(3)發(fā)現(xiàn)問題,自我修改。讀讀自己的片段,修改完善。
3. 完成習作,互賞互改。修改完后,把文章寫完整,并和同桌交換習作,說說自己最喜歡同學介紹的哪個要點,覺得哪個說明方法用得特別合適,什么地方還需要修改。如果對同學介紹的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獲得了相關的知識,就先給同學的習作打上一顆五角星。
4. 課后延伸,互學互享。在墻報上開一個專欄,展示大家的習作。請學生自由選擇讀一讀,看看別人介紹的事物是怎么樣的。
設計意圖:用上恰當?shù)恼f明方法介紹事物,是本單元核心的語文要素。在學習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實踐運用,接著教師展開有針對性的引領,經(jīng)驗和問題均來自學生的現(xiàn)場習作,教師的指導更有現(xiàn)實意義。學生當場進行修改,讓習作提升看得見。同伴互賞互改,讓習作修改升格的過程充分展開。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qū)漓渚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林彥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