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果
2019年起,義務(wù)教育階段所有年級全部使用部編教材。部編教材有一個變化非常明顯:就是古詩文篇目增加了。古詩文篇目大幅增加,古詩文學習又不是考前抱佛腳,臨陣磨槍就能做到的,需要孩子在日積月累中完成。那么,將教材編組,引導(dǎo)學生進行“古詩群文閱讀”,不失為解決小學階段古詩學習的有效途徑。最近幾年,我不斷地在教學中摸索,發(fā)現(xiàn)小學階段古詩群文閱讀教材可以如下編組:
一、同主題古詩編組
寫兒童題材的詩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二年級上冊《小兒垂釣》就是一首寫兒童題材的詩。它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詩作,此詩描寫了一個小孩子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教學時,我先引導(dǎo)學生了解這首詩,然后引導(dǎo)學生回答:自己還知道哪些古詩里也有對兒童的描寫?隨后出示我課前準備好的有關(guān)描寫兒童的古詩《舟過安仁》《池上》《所見》,把同一個主題的古詩編排在一起,孩子們學習興趣很濃,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同內(nèi)容古詩編組
將描寫內(nèi)容相同的古詩詞進行編組,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古詩的一種有效途徑。很多詩人喜歡以“梅”為題創(chuàng)作詩。梅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在中國文化中,梅花有太多的內(nèi)涵,有的詩人頌其節(jié)操,有的詩人詠其風韻,有的詩人吟其神形,有的詩人贊其標格。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朱敦儒的《卜算子·詠梅》以及瞿秋白的《卜算子·詠梅》都是寫梅花。這幾首詞適合于高年級的學生。為了讓學生在群文閱讀的方式下,盡快地了解更多的詩人,我在教學中及時地提供參考資料(如詩人的身世和寫作的時代背景),讓學生通過了解寫作背景來了解幾個時期的社會現(xiàn)象,從而提高對古詩詞的興趣。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這是陸游的一首詠梅的詞,其實也是陸游自己的詠懷之作。讀他的這首詞聯(lián)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他身世的縮影。詞中所寫的梅花是他高潔品格的化身。而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正是他讀陸游同題詞,反其意而作。這首詩寫于1961年12月,主要是借詠梅來言志,鼓舞廣大的無產(chǎn)階級人民群眾,鼓勵他們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樂觀主義精神。朱敦儒對梅花格外喜愛,多用梅花自喻。《卜算子·詠梅》這首詞便為其真實寫照:作者無意高官厚祿,無意顯達世間,單求如孤梅獨立深山,自由成長。瞿秋白的《卜算子·詠梅》則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有太多相似?!凹拍薄盁o主”“風和雨”“花零落”“香如故”,是瞿秋白與陸游兩位詩人共用的詞語,概括了兩位相似的情懷。而兩位詩人的這種心境與毛主席的“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這種在險惡的環(huán)境下決不屈服,樂觀、豪邁又是不一樣的。學生通過對詩人的身世和寫作的時代背景的了解,再反復(fù)誦讀,對這幾首詞就有了更深的感悟。再收集一些梅花的詩詞,如王安石的《梅花》等,梳理一下,就真正達到了對古詩詞鑒賞的目的。
三、同作者古詩編組
被后人尊稱為“詩仙”的李白,一生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詩歌,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李白的詩,有一個很典型的風格——運用夸張的手法?!鞍俪摺⑶Ю?、萬重……”,在李白的詩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些“大數(shù)字”。如《夜宿山寺》《早發(fā)白帝城》《秋浦歌》(其十五)、《望廬山瀑布》,如果把這幾首詩整合在一起,學生對李白的詩中的夸張手法一定會印象很深。
四、同表達方式古詩編組
古詩中常用的表達方式有多種:有的直接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動靜結(jié)合,有的以動襯靜……部編教材四(上)有一首古詩《鹿柴》,在教學這首詩時,我就將《竹里館》和《鳥鳴澗》一起編組來進行群文閱讀。這三首詩都是山水詩,都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都體現(xiàn)了“以動襯靜”的寫法。把它們編組進行教學,學生不但了解了“以動襯靜”的這種表現(xiàn)手法,還懂得了詩人寄情山水田園,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學習能力強的學生甚至還可以將詩人的這種表現(xiàn)手法運用到自己的作文寫作中。
古詩的編組方式還有很多種:可以將相同題材的古詩進行編組,如不同詩人的邊塞詩;還可以以“疊字”為主進行編組。如崔顥的《黃鶴樓》中“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其六)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學生通過觀察體會到這些疊字運用得恰到好處,詩的音律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
隨著新教材古詩詞篇目的增加,對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底蘊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恰當?shù)貙⒐旁娫~教材編組,引領(lǐng)學生走進文本,走近作者,在誦讀、積累、感悟中一步步敲開古詩詞群文閱讀之門,學生的審美情趣一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從而更好地傳承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