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城關鎮(zhèn)城關中心小學 陳云云
小學是學生奠定基礎的重要階段,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有著充分的促進作用,而小學數學可以讓學生培養(yǎng)數學核心能力。本文由小學數學的教學入手,對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提出具體策略。
導學互動教學是一種以“導學結合”和“互動探究”為特征的新型教學模式。該方法的主要教學理念是“變教為導,導學互動”。其特點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整個課堂呈現為一個完整的教學單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對知識的熟悉程度、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這兩個角度,來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其次,以“導學”為課堂教學的主線,開展教學活動。主要形式是教師按照導學計劃進行教學,并在此基礎上加強教師對課堂秩序的領導與掌握。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要形式是通過展開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開展導學互動教學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指導安排下,學生以分組方式進行學習,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習慣,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導學互動式教學模式注重發(fā)揮教師的輔助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實際教育教學當中應引導學生將理論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將生活實踐與數學知識相結合,更好地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應用能力。
教師在實際學習當中應該時刻提醒學生不能只是單純地、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要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只需遵循教師的思維方式的問題,轉而提升自己主動思考的能力,從而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學習主要集中在計算、統(tǒng)計學和幾何學上,對于重點或難點知識的講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引入生活場景。使用導學互動的模式進行教學,還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發(fā)展,在參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逐步適應并掌握該模式,長此以往教學水平也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教師在實際教育教學當中也應該促進學生的個體理解,發(fā)揮因材施教的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人民幣》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導學互動教學模式讓學生分組進行體驗,一組當收銀員,一組為顧客。以此種情景為例,讓學生參與相關游戲,在游戲中完成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帶來好的教學環(huán)境,找到與人民幣有關的圖片,并逐一展示,讓學生了解人民幣的面值和顏色特征,更直觀地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三維的直觀表達,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更加方便。
導學互動教學模式注重的是將教、導、學這三方面有效地結合起來,教師通過此種模式,幫助學生認識、掌握,并應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教師在實際教育中,還應該立足于課本與實際進行教學,這樣才能夠保障教師所講解的內容既不脫離課本,還能夠立足實際,鼓勵學生用自己所學習過的內容解決基于道德生活的問題,從而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例如,在學習小學一年級數學《認識鐘表》一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在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引導學生學習。需要在課前通知學生準備鐘表工具。借助鐘表工具,讓學生仔細觀察表盤情況,并在此時導入秒針、分針、時針的顯著特點,如秒針跳動得最快,時針跳動得最慢這一特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秒針、分針、時針之間的關系。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一些教師仍然采用“滿堂灌”和“填鴨式”的課堂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很難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導學互動教學的主要方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知識。在實際教學過程教師應充分重視新課程的引進,并建立自學計劃。教師需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通過進行師生之間的“互動”行為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用預習和復習的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實際學習水平。例如,在學習小學三年級數學《測量》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前可以集中帶領學生到操場進行測量活動。引導使用測量工具,將自己一步能走多遠測量出來。然后向學生提問“走1000米要走多少步?”讓學生把問題帶到實踐中,最后得出結論。此類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學習數學知識,提高自學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開展導學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可結合巧用“導學互動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巧用“導學互動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巧用“導學互動法”,增強學生理解能力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