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石莊鎮(zhèn)高井小學 婁夢秋
情境教育就像是一首詩,可以如涓涓泉水般涌進學生的心田,在學生的心中詩意流淌。小學《音樂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音樂學習中營造教學情境,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所謂情境教學,就是學生在一定的場景或者氛圍中獲得全新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和藝術美感。農村小學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并不關注學生的情感融入,將傳授音樂知識作為教學重點,這不利于農村學生提升自我的審美品位和藝術素養(yǎng)。那么,怎樣才能在課堂中有效地引入情境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鼻楦惺菍W習的前提,沒有學習情感,學習就沒有效果。在農村的小學音樂教學中,無論條件多么艱苦,教師都不能忽視學生的情感參與,導入環(huán)節(jié)必不可少。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讓學生與所學的內容之間產生情感聯(lián)系,為學生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這就需要情境。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營造語言情境或者多媒體情境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期待。音樂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要如詩如畫,不斷提升教師的課堂語言素養(yǎng),促進學生產生音樂知識的探究欲望,產生學習期待。
例如在《翅膀》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努力打開學生音樂的心扉。上課伊始,教師就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走進歌曲中,假如歌曲比較歡快,教師可以利用營造氛圍:“大家看,這是一群什么樣的小朋友?他們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跳舞?他們的表情怎樣?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你們是不是想隨著音樂快樂舞蹈呢?”學生很快就被課件中可愛的孩子吸引了,情緒也跟著高漲起來?!巴瑢W們,我們是小小少年,要有自己的理想,美好的生活就在我們的身邊,你看,那可愛的花朵,那具有生命力的小樹,那朵朵白云,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祖國的秀美河山等待著我們去描繪。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翅膀》,讓它帶著我們一起飛翔?!睂W生的學習情緒被調動了起來。
在情境創(chuàng)設時,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年齡和生活實際。農村的小學生沒有豐富的閱歷,需要教師為其打開一扇藝術之窗,欣賞音樂中最美的風景。
音樂課程需要良好的教學氛圍,需要學生活躍起來。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動起來,在愉悅的氛圍中享受知識學習的快感?;钴S的課堂需要全體學生的參與,游戲情境適合所有的小學生。小學生對游戲是沒有抵抗能力的,故而依據(jù)教學內容開展有效的游戲活動可以實現(xiàn)課堂的民主和自主。當前的農村小學音樂課程中,活躍課堂氣氛的形式有很多,游戲情境是應用最廣泛的。在游戲活動中,學生能夠產生強烈的參與欲望,教師可以寓教于樂,在快樂的游戲情境中提升音樂學習質量。
例如在《豐收歌》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這首歌曲中充滿著豐收的喜悅,農村的孩子非常熟悉豐收的感覺,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豐收了,你們會做什么?大家能不能在學唱歌曲的時候創(chuàng)編一個小游戲呢?”學生開始思考,有的小組編排了一個小情景劇,講述了一顆種子長成果實的經歷;還有的小組學唱歌曲,進行組內選拔賽,看誰唱得好;還有的小組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創(chuàng)編了一首歌曲。在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中,學生對于音樂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教學效果顯著。
針對不同學段的學生,在游戲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因材施教。中高年級的學生游戲應該更加靈活,將游戲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尊重學生的思想,使其真正參與其中,提升音樂的理解力和審美力。
學貴有疑,沒有疑問的課堂是沒有思想的課堂。學生的思維無法獲得發(fā)展,其他各種能力的發(fā)展也會受到阻礙。教師應該努力用問題開啟學生的學習之門,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找到自己的課堂位置,從而得到更多的感悟。在當前的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問題情境沒有邏輯性的問題。情境,指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和感受,循序漸進地設計問題,圍繞教學目標和音樂素養(yǎng)提出有效的問題。很多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沒有考慮到學生的主體性,不能將學生對于音樂的內心情感激發(fā)出來,這不利于學生的審美情趣的形成。
在《水鄉(xiāng)歌兒多》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問題來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感悟音樂的美,陶冶心靈。教師可以圍繞著本首歌曲以及它的情感外延來設計問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1)同學們,欣賞完這首歌曲后有什么樣的感悟?(2)這首歌曲使你想到了什么?(3)在歌曲欣賞中,你被歌曲的情感感染了么?有沒有與之產生共鳴?(4)在你的生活中,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美好的地方?學生在問題的引領下逐漸走進音樂世界,從內而外地感悟生活,愛上生活,愛上美,這是音樂教學一個重要的目標。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首先要考慮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考慮學生與音樂作品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還要考慮音樂的思想外延,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創(chuàng)建語言表達情境時,需要全體學生參與,這屬于音樂的欣賞的范疇。小學生主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音樂感悟。課堂中,教師要給學生留出表達自己音樂感悟的空間。學生在想象和聯(lián)想的世界中發(fā)表自己的個性化見解,逐漸生成創(chuàng)新思想和音樂綜合素養(yǎng)。表達的方式有很多,語言、肢體動作等都可以作為音樂表達的形式,在自由開放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生交流的形式也會豐富多彩。教師要為學生營造樂于表達的情境,找到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充分地演繹自己的角色,最終與其他學生一起實現(xiàn)音樂夢想。
在《云雀》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交流表達的空間,使其能夠在表達情境中暢談自己的感悟。農村的學生不善言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允許其用動作語言等形式表現(xiàn)音樂。“同學們,我首先來談談自己的感悟,我喜歡自由,聽著這首歌,我仿佛在無盡的原野上飛翔,成為了一只活潑的云雀,沒有煩惱,你們有什么樣的感受呢?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吧!”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發(fā)言,音樂帶給學生心靈的滿足。創(chuàng)設表達情境時需要教師不吝嗇自己的課堂時間,給予學生充分地感悟音樂的機會。
農村小學生的個人表達能力比較差,他們大都不敢表達自己的看法,這就需要教師的鼓勵,更需要情境作為后盾,唯有此,才能使學生在音樂中找到自信,找到靈魂的歸屬。
總之,音樂學習的興趣對于農村學生至關重要,教師要積極挖掘有利于學生思維發(fā)展的情境元素,打開學生的音樂思維,使其產生學習音樂、感悟音樂的勇氣,唯有此,他們才能在音樂學習中得到快樂,音樂品質得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