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江安鎮(zhèn)江安小學 王 嘯
譯林新版英語教材有著科學性、系統(tǒng)性的優(yōu)勢。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僅僅依憑教材,很難滿足學生英語學習的需求。為此,許多學校、教師相繼開發(fā)了英語繪本教學,作為對譯林版英語教材的補充、延伸、拓展。常見的繪本系列教材主要有“黑布林英語閱讀”系列、“跟上兔子”系列。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有意識地將英語繪本與教材整合起來進行教學,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力,發(fā)展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
所謂“多模態(tài)”資源介入,就是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多媒體技術等呈現(xiàn)信息,讓學生的英語學習不僅圖文并茂,而且具有聲色光影的效果。英語教學要具有適切的效果,就需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征和心理特質(zhì)等,進行適切的教材改造,讓英語教學內(nèi)容更適合學生,讓英語教學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
多模態(tài)的資源正由單一的文字、圖片向音頻、視頻、動畫方面轉變、提升。比如譯林版五年級上冊的At Christmas,講述的是Mike一家的圣誕節(jié)。為了豐富學生的認知,我們拓展資源,選取了黑布林英語中的《兔子巴尼的圣誕禮物》。這本繪本主要講述了關于兔子巴尼的故事。巴尼是兔子媽媽最小的孩子,它丟三落四,其他的兔子哥哥、姐姐們有的東西它都沒有,它什么都不會玩,只會玩捉迷藏。巴尼為了捉迷藏,躲在一個非常暗的屋子里,而巴尼又害怕捉迷藏。其他兔子找不到它都回家了。兔子媽媽拿著手電筒找巴尼,最后巴尼回到兔子媽媽身邊。媽媽送給她的孩子們不同的禮物,其中巴尼的禮物最特殊,它得到了一個手電筒。因為,這個手電筒能給巴尼帶來光明。不難發(fā)現(xiàn),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要比教材豐富得多,詞匯量、句型都較為豐富。教學中,筆者研發(fā)了多媒體課件,將繪本中的故事分成幾個部分,同時讓故事動態(tài)化、多媒體化,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
多模態(tài)的資源,是指由文字、圖片、色彩等元素合成的資源,能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催生學生的英語思維插上學生想象的翅膀。多模態(tài)的資源是豐富的,可以用圖片呈現(xiàn)形象,可以用色彩表達情感,還可以用音頻進行語言示范等等。通過多模態(tài)的資源的引進,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英語。
英語學習不純粹是讀的過程,更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大腦思的過程。從這一意義上說,英語學習應當是一種審美性的認知活動。通過眼睛的看,讓學生能欣賞到英語圖畫之美;通過傾聽,讓學生領略到英語語言的韻律之美;通過英語創(chuàng)作,讓學生領略到英語作文的創(chuàng)作之美。
比如教學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筆者將黑布林英語《小紅帽》繪本引入課堂,因為這一繪本的文體和本課的文體是一致的,都是童話故事。在繪本閱讀過程中,筆者設置任務,刺激學生的思維、想象。任務一:閱讀了教材文本和繪本文本,請你談一談這些角色的性格。任務二:你喜歡其中的哪些角色,說出你的理由。任務三:讀了這些故事,談一談你所受到的啟發(fā)。任務四:繼續(xù)閱讀一些童話故事的英語繪本。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生會深度閱讀繪本,他們展開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讀者劇場,讓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多種感官作用。為了學生的表演,教師要提供舞臺、道具(面具)、配音、背景等,引導不同的角色作出一些表情、動作、旁白、對話等,從而營造一種立體性效果。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能舒展作為看客的學生的多種感官,自然能表征和確證學生自我的本質(zhì)力量。
多感官刺激能讓學生形成綜合的、立體的信息捕捉能力。多感官的協(xié)調(diào)認知可以增進學生對英語故事學習的理解。教學中,教師要賦予學生自主閱讀英語繪本的時空,讓學生觀察英語繪本中的角色動作、表情、語言等。融入了學生視覺模態(tài)、聽覺模態(tài)和肢體模態(tài)的英語教學,提高了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
學習互動一般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交往。多向互動應該還包括學生與文本、環(huán)境等的交互作用,包括環(huán)境、文本對主體人的刺激以及主體人對環(huán)境、文本的能動作用。將教材與繪本整合起來進行教學,要引導學生通過解讀教材閱讀繪本,通過繪本更好地理解教材,這就是繪本、教材與學生彼此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這樣的互動交流,能讓教材與繪本更具育人性。
比如教學The king’s new clothes時,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對簡單的情景不感興趣。為此,筆者輔之以英語繪本The emperor’s new clothes,同時從網(wǎng)絡上下載了動畫片The emperor’s new clothes。相比較而言,英語繪本的內(nèi)容要比教材豐富得多。豐富的場景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了學生在繪本、教材與影視之間的互動,因此,這樣的教學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中,筆者出示兩個整體性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互動交流:When did the story happen?Who were in the story?通過兩個主要的問題引出教材的語法教學目標。不僅如此,通過兩個主要的問題將教材的內(nèi)容結合插圖分成四個部分,并借助問題鏈進行深度解讀、互動。比如對于第一個部分的內(nèi)容,筆者設置了這樣的問題串:What did the king like?Who wanted to make new clothes for the king?How was the king?通過教材、繪本、影視的互動,學生領略了故事的深刻意蘊,課堂學習顯得異常生動。
繪本教學的多模態(tài)開發(fā),英語教材與英語繪本的聯(lián)姻,不僅能引導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審美,而且能引導學生立美。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巧用繪本、善用繪本,不斷開發(fā)繪本的多種功能,讓繪本更好地整合、融入到英語教學中來。讓繪本成為點亮英語教學的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