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袁 芳
融合教育是當前特殊教育發(fā)展的新趨勢,不僅強調“人人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權利”,還強調“教育應該主動滿足所有人的學習需求”。目前針對特殊兒童的教育教學,一些發(fā)達國家或地區(qū)普遍采取無差別化教育,即讓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在一起接受教育,這樣能有效避免了差別對待對特殊兒童造成二次傷害。所以,采用隨班就讀的方式讓特殊兒童融入普通教育體系,是一種有效的教育途徑。
只有在寬松、安全、愉快的環(huán)境中,幼兒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與游戲,思維才能被激活,這對特殊兒童尤其重要。因此,教師要為特殊兒童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接納、尊重、理解、安全、愉悅的班級環(huán)境,為他們提供適合學習、生活和游戲的土壤,使他們和其他幼兒一樣能安全而愉快地進入游戲和學習狀態(tài),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
良好的同伴關系是特殊兒童健康成長最為重要的精神環(huán)境之一,可以促進幼兒形成良好的自尊、自信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同時還可以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fā)展。因此,教師一定要盡可能地為特殊兒童創(chuàng)造與同伴平等交往的環(huán)境。普通兒童對特殊兒童的接納態(tài)度往往會受到教師的影響,教師可以通過言傳身教引導普通兒童認識到,幫助特殊兒童是一件快樂且有意義的事情,引導他們真正做到關懷、接納特殊兒童,與特殊兒童形成良好的互動。
在特殊兒童的融合教育中,必須始終堅持個別化教育的原則,針對特殊兒童的個性特點,運用多種教育方式,提供不同難度的個訓活動材料,加強個別訓練,促使特殊兒童能得到適合其自身發(fā)展水平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強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具備為特殊兒童提供特殊教育和服務的能力。
開展隨班融合教育的教師要有一顆細膩的心,善于觀察特殊兒童,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抓住時機展開針對性的教育。持續(xù)關心并改善特殊兒童的班級適應情況,給特殊兒童提供公平參與班級、幼兒園各項活動的機會。教師要學會依據特殊兒童狀況調整課堂教學策略,會用各種教學媒介協(xié)助特殊兒童學習,能針對特殊兒童的問題行為采取適當的應對方法。
首先,教師應和家長互相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使家庭教育成為幼兒園教育的延伸和補充。教師應從改變特殊兒童家長的教育觀念入手,為家長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減輕特殊兒童家長的不安和焦慮,逐步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合作關系。
其次,教師應告知家長幼兒園的教育目標和教育措施,同時邀請?zhí)厥鈨和议L作為家委會代表,讓他們參與班級工作的管理,在和其他家長的交流中獲得有益的科學育兒經驗;通過與教師積極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幫助特殊兒童和其他兒童一樣健康成長。
特殊兒童家長通常缺乏專業(yè)、科學的育兒知識,幼兒園和教師有必要為他們灌輸科學的育兒理念,為他們提供可行的操作方法,疏導他們的心理壓力,鼓勵并支持他們。
幼兒園有義務幫助特殊兒童和家長尋找更有利用價值的社區(qū)資源,使他們獲得更多來自社區(qū)的服務與幫助,以此來緩解特殊兒童家長的教養(yǎng)壓力,幫助他們走出教育困境。
幼兒園開展融合教育是特殊兒童接受教育并健康成長的有效手段,體現了一體化的特教新理念。目前,幼兒園的融合教育研究剛剛起步,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如何深刻理解融合教育的精神,并在幼兒園里全力支持和推行,使特殊兒童的各方面能力和個性情感交往等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