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中國與世界各國的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對于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為了滿足國家和社會的需求,中學英語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但是,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中學英語課堂基本不注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大多數(shù)中學生在跨文化交際這一方面的能力比較薄弱。本文將介紹以下幾個方面:語言與文化各自的含義及其內(nèi)在關系;中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現(xiàn)狀;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因素;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中學英語教學;培養(yǎng)措施
1語言和文化
語言是人們用來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需要借助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及用語言來和他人進行溝通。文化是指特定的一群人的共同生活方式,它包括了人們的語言,行為,思想,宗教信仰以及思想行為等等......。文化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語言就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語言都能反映某種文化,學生學習語言就是為了能夠順利的進行文化交流和了解目標語國家的文化。語言不是孤立的,語言的學習離不開文化的輸入,只有當學生足夠了解目標語國家的文化才能更好的掌握這門語言。
2跨文化交際在中學英語中的現(xiàn)狀
跨文化交際能力涵蓋語言能力、社會語言能力、語篇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而跨文化能力包含“文化知識、解釋和關聯(lián)技能、探索和互動技能、態(tài)度、跨文化敏感度”等一系列相互關聯(lián)和相互作用的因素(Byram 1997:73)[]。由于應試教育在中國的流行,使得中國許多的中學只重視學校的升學率,增加學生的學業(yè)負擔。老師在課堂上主要傳授給學生考試需要的單詞,語法以及一些應試技巧,很少在課堂上進行文化知識的講解,這就造成了學生歪曲的學習心理,大多數(shù)中學生認為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在他們看來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背單詞和做題。中國大多數(shù)的中學生嚴重缺乏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所以,中學教師要在課堂中增加關于其他國家文化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
3影響跨文化交際的因素
3.1 教師的文化素養(yǎng)
具有跨文化外語教學能力的師資不足是影響教學實施的主要因素[]。學習英語涉及對英語所呈現(xiàn)的文化的學習,外語教學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活動。這種交際活動對老師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是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領路人,如果教師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不了解,那他就無法向學生傳授相關的文化知識,學生就不能擁有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是指對英語國家政治、經(jīng)濟的簡單了解,這種了解涉及到英語國家的風俗習慣、思維模式、宗教信仰、行事風格等的深入學習。教師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的越多就能給學生講解更多的跨文化知識,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2 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首次要讓學生擺正學習的態(tài)度,充分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理解本國文化,增強民族文化認同感,要讓學生意識到跨文化知識對于他們未來在國際社會中生存和求職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了解其他國家文化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培養(yǎng)自己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3.3 教學環(huán)境
雖然我們學習英語受到地域的限制, 不可能實地觀察西方國家生活的各個方面, 難以親身感受英語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的各種使用規(guī)則, 但是, 我們可以針對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 通過各種手段來模擬和展示交際的真實情景[]。教學環(huán)境是學生和教師學習和交流的場所,當學生處于一個有利于學習的環(huán)境中時,他們的學習效率會明顯提高。教師如果能夠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會增強學生對目標語國家文化的認同,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
3.4 教學資源
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是否有接觸到足夠多的目標語國家的文化,教師提供的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對他國文化了解的越多就會激發(fā)他們跨文化交際的動機,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目的。
4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措施
4.1 增加教學內(nèi)容
新課程改革中提出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而不僅僅只是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或者一些答題技巧,當今的教學任務是要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教師要提供多樣的教學內(nèi)容,將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相結合,在課堂上提供更多的跨文化內(nèi)容。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Unit2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時除了讓學生認識新單詞和語法外,應該向學生介紹中西文化的差異,從而避免學生在交流中出現(xiàn)錯誤。比如,在中國向別人豎大拇指表示對他人的贊賞,而在西方國家向別人豎大拇指是對他人的輕蔑和不尊重。教師還可以向學生介紹一些有代表性的西方節(jié)日如圣誕節(jié),深挖節(jié)日所含的有關歷史的信息和蘊藏的文化內(nèi)涵,拓寬學生對于西方文化的認知。
4.2 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在課堂上可以使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跨文化知識的傳授,除了教師的講解,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討論,教師提出一個與跨文化內(nèi)容相關的話題讓學生分組討論,提出他們的觀點并在全班分享各自對于該話題的理解。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來傳授跨文化知識可以使學生直接接觸到其他國家的文化,更能增加他們對于其他國家文化的尊重和認同,增強學生了解西方文化的興趣,從而培養(yǎng)他們跨文化交際能力。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西方電影和紀錄片的片段,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能讓學生學到地道的口語表達以及影片中所體現(xiàn)的西方文化。
4.3 增強教師自身的跨文化能力
教師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積極尋找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辦法,比如,教師與教師之間可以增強交流合作,表達各自對于跨文化內(nèi)容的看法,互幫互助,分享各自在課堂上的跨文化知識講解的經(jīng)驗。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參加教師培訓和教師繼續(xù)教育,學習與跨文化相關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jīng)驗,提升教師自身的素質(zhì)。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去西方國家游學,和外國友人展開真實的交流,在與他們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來提高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上級主管部門也可以通過組織一些相關的培訓會議或課程,促進各中學和高校英語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的同時,使中學和高校英語教師有機會系統(tǒng)地習得一些跨文化的相關知識和信息,從而提升中學和高校英語教師的整體素質(zhì)[]。
5結束語
總之,跨文化交際能力在當今社會越來越重要,我國的中學校應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提高學生的國際競爭力打好基礎。中學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并且通過增添教學內(nèi)容、改變教學方法等多種途徑來提高學生的文化意識,使學生成為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韓曉蕙.高校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與思考——以高校英語教師為考察維度[J].外語學刊,2014(03):106-110.
[1]周易.從教學和教師發(fā)展的視角探討跨文化外語教學[J].高教學刊,2020(21):122-125.
[1]陸云.基礎階段學生跨文化口頭交際得體性問題及對策[J].外語教學,2001(05):55-60
[1]杜娟.外語教師的跨文化語用能力與教學意識研究[J].海外英語,2019(23):3-4.
陸麗? 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