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主義已走過500多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走了40年。中國共產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經過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探索中曲折發(fā)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同志提出改革開放,開啟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紀元,中國的經濟迅猛發(fā)展,各方面領域的工作推進發(fā)展,朝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前進。中國能取得這些成就,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社會主義是一條正確的道路,那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里,它的政治邏輯是怎樣的。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邏輯;中國共產黨;改革開放;偉大復興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圍繞著“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兩大中心問題展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所有理論和實踐的主題,隨著社會主義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對社會主義的學術研究也越來越豐富和發(fā)展。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工作者,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里,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最核心的理論問題。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不僅僅是能夠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智庫力量,也是當下實踐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閃光點及核心競爭力。理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邏輯,對深入了解我們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對指導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統(tǒng)籌規(guī)劃全局,發(fā)現(xiàn)更為深遠的發(fā)展機會,關乎國家民族的興衰成敗。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
首先我們需要弄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含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建設、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義的歷史條件下,在總結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教訓及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并汲取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建設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包括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及最新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1978年召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開啟了改革開放歷史新征程,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鄧小平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重大命題。鄧小平在南方談話后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本質論,公有成分和私有成分的比重不是判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指標,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雹偬岢黾涌旄母镩_放和判斷改革開放的“三個有利于”標準,“是否有利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雹?/p>
提出發(fā)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時機,發(fā)展自己,關鍵是發(fā)展經濟。提出關鍵在人,強調加強黨的建設。提出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兩手都要硬。提出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提出社會主義經歷一個長過程發(fā)展后必然代替資本主義。鄧小平理論第一次比較系統(tǒng)地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創(chuàng)之作。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江澤民同志在中國即將步入21新世紀,世紀之交時,在繼續(xù)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的事業(yè)中,對黨的建設提出新的要求提煉出“三個代表”?!拔覀凕h所以贏得人民的擁護,是因為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總是代表著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雹凇叭齻€代表”重要思想用新的觀念,新的論斷,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chuàng)造性的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科學發(fā)展觀的形成,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全黨全國各民族人民,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歷史進程中深刻回答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提出了科學發(fā)展觀。黨的十八大將其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思想寫進黨章。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新時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緊圍繞重大時代課題,系統(tǒng)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問題,內容豐富,包括總任務,總布局,總目標,發(fā)展戰(zhàn)略,堅持制度,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生態(tài)、軍事、外交,祖國統(tǒng)一黨的建設等各方面。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像一條紅線一樣貫穿于這一思想始終,是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鞍藗€明確”,“十四個堅持”是這一思想的核心內容。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鄧小平
首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的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的重要論斷,把對科學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底“特”在哪里,有哪些值得探討的地方呢?
鄧小平同志提出的改革開放和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劃時代意義。鄧小平提出的社會主義本質論,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闭Z言簡短精煉,卻把社會主義幾百年來來的理論成就概括了,把對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中國共產黨從誕生,到新中國成立,社會主義改造,社會主義建設探索,才摸索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這其實是和摸索出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是一個路數(shù)的:先是失敗,不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后探索走自己的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然后一步步取得成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前期,中國共產黨的革命事業(yè)遭受嚴重困難,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長征,及占領攻打大城市的失敗。都是不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原因。中國共產黨人總結出,一切從實際出發(f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所以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也是黨的思想路線的精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想精髓。脫離客觀實際,脫離實事求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實踐已經證明攻打大城市的失敗,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社會主義時期,大躍進的發(fā)動,都已經證明脫離實際,脫離實事求是是要失敗的。
鄧小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開山鼻祖,提出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鄧小平強調,右可以葬送社會主義,“左”也可以葬送社會主義。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這是有著高瞻遠矚的深邃智慧的論斷。為什么鄧小平同志能夠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給提出來,并且對社會主義本質的科學概括。我們知道鄧小平文選一共有三卷,三卷的內容可以知道,語言都是非常通俗易懂的,卻不失深刻的哲理。與毛澤東選集的語言風格相比,更加直白和通俗?!包S貓白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雹圻@樣的句子,簡單易懂,卻一針見血的指出關鍵所在。這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工作者也是一個啟示,我們的理論創(chuàng)新,我們的理論影響力,不應該是束之高閣,高深莫測的東西,如果這樣如何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更應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雹堋?/p>
我們由鄧小平文選的語言風格,推斷出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的精煉概括,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線索。鄧小平不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學術理論家,為什么能夠以其大無畏的精神去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研究者那么多,幾百年來圣賢層出不窮,一生致力于社會主義的研究,不可能比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的理論知識少。鄧小平同志早年有在國外留學,青年時期就加入中國共產革命,也當了大官。由此可知,鄧小平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革命實踐,和經濟建設的理論基礎。在深入了解中國發(fā)展建設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的凝練概括。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中,對出來主持工作的座談會上有談到自己的理論學習認識。說自己對社會主義理論也不懂,剛上任做大官的時候也不知道怎么搞建設,就是在思想上認準了路子,敢放開手腳做,一點點長期總結。鄧小平理論的可貴之處,就是鄧小平同志在總結自己革命,經濟建設的實踐基礎上,以一種政治的高遠眼光來看待問題,總結出科學理論。提出社會主義本質論,拋開了一般社會主義學術理論的長篇論述,簡單精煉地概括了社會主義。面對當時中國的社會現(xiàn)實狀況,文化大革命剛過去,百廢待興,人民群眾已經對文化的批斗,文化的革命已經厭煩了,對那些考證文章的長篇大論已經失去耐心了。他們需要簡單直接有效的話,對黨的領導集體重新充滿信心,對當下貧困的日子渴望擺脫。“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是現(xiàn)實所迫,也是站在了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的制高點。馬克思對社會歷史進步的判斷標準是生產力是否進步,這與“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是相吻合的?!跋麥鐒兿鳎齼蓸O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體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崇高目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渴望的理想生活?!敖夥派a力,發(fā)展生產力”回答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任務,“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笔巧鐣髁x,共產主義的價值追求。
社會主義本質論在當時的社會現(xiàn)實,是凝聚人心的力量所在。就如現(xiàn)在“中國夢”是團結人民群眾奮斗的理論武器一樣。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不提各種“夢想”,是因為中國已經在快速發(fā)展了,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成倍增長,各方面事業(yè)推向前進,所以江澤民強調與時俱進,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節(jié)奏;發(fā)展的夠快了,有了冒進的苗頭,資源消耗浪費,有了浮夸趕業(yè)績的傾向,所以胡錦濤強調求真務實,要實實在在實現(xiàn)發(fā)展。十八大以后,中國進入新時代了,之前的那些過渡性的思想已經不能很好的回答解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建設的新問題了,習近平同志以其卓越的政治眼光,治國理政的大格局提出“中國夢”,我們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繼承者習近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強調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布局從經濟、政治、文化、和諧社會、生態(tài)文明;實現(xiàn)祖國完全統(tǒng)一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和國際戰(zhàn)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領導核心理論。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更加系統(tǒng)和全面,內容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
習近平提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夢”是中國發(fā)展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需要?!爸袊鴫簟辈粌H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容,其政治外延直接聯(lián)系了中華民族過去歷史及未來的展望。習近平2012年參觀復興之路展覽,對近代中國落后挨打的處境深感悲痛,面對恥辱的教訓。習近平提出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講復興為什么不講崛起,因為我們中華文明古國在古代曾經是世界的經濟文化科技中心,有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我們曾經是那么強的民族,如今雖迅速發(fā)展,但世界的格局,中心舞臺已不是中國,提出的新型國際關系,人類命運共同體,發(fā)出中國的聲音,講好中國的故事?;ヂ?lián)網信息時代的到來,中國的人民群眾接觸到更多的價值觀體系,思想意識形態(tài)越來越去中心化,追求更加開放,自由的思想。不忘初心,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夢”作為官方正統(tǒng)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它與人民的個人的小夢想,是相互聯(lián)系又內在統(tǒng)一的。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繼承和發(fā)展。
2012年習近平提出中國夢,1912年是辛亥革命,正好是100年,這個時間提出中國夢是有深刻寓意的。辛亥革命開啟了近代明主革命的開端,辛亥革命趕走了皇帝,結束了幾千年以來中國的封建統(tǒng)治,有不可磨滅的功勛。“中國夢”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革命前輩的歷史作用,同時也突出了共產黨的偉大之處。資產階級革命道路,沒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做到了,中國共產黨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tǒng)治。資產階級所提出的把中國建設成現(xiàn)代化強國,沒能實現(xiàn),中國共產黨也快把這一任務完成了,我們講復興,要比中華名族任何一個朝代都強。由此可以推導出,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遠大前途的路,我們必須堅持走,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更加證明了,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中國夢”的政治導向,不僅僅是豐富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還試著從更大的歷史范圍和維度來回答“中國是什么”,“怎樣建設中國”這種關乎國家興衰命運最根本的問題,以此來構建一整套“中國體系”。相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中國體系”的格局更大,追根溯源,找回中國最真實的樣子,向世界證明我們深厚古老的文明不曾缺席人類的進步。
結 語
不論是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還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中國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們都堅持了馬克思主義,回答了“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始終的,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莊嚴承諾。
注 釋
① 《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頁。
② 《江澤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頁。
③ 《鄧小平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3頁。
④ 《烏衣巷》【作者】劉禹錫 【朝代】唐。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1.1.
[3]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
[4]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江澤民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
[5]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黃金鵬,性別:男,民族:漢,學歷:碩士研究生,單位:暨南大學,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