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驊
【摘 要】在我國服裝設計領域發(fā)展過程中,很早對視錯覺理念與圖案加以應用,有效彰顯其獨特魅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服裝設計領域的發(fā)展進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為進一步挖掘視錯覺理念的潛在應用價值,本文對服裝設計領域中圖案視錯覺的應用現(xiàn)狀與主要應用價值展開以下探討。
【關鍵詞】圖案視錯覺;服裝設計;偽裝錯覺
中圖分類號:TS941?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36-0191-02
圖案視錯覺主要是基于經驗主義以及不當參照物,而產生的生理與視覺層面上的錯誤認知,通過對客觀因素的干擾影響,使得人們對服裝圖形與造型的感知情況出現(xiàn)變化,從而產生與客觀事實有所偏差的視覺感官認知,以此突顯出服裝設計造型的獨特魅力。而在服裝設計領域中,圖案視錯覺發(fā)揮出視錯偽裝、隱藏、視錯修飾等諸多應用效用。
一、圖案的概念與特征
最早期,“圖案”一詞是由“設計”的外文翻譯出來的。從字面上理解其便是計劃與方案的意思?!皥D”對應的即是圖形、圖像等可觀察到的因素,“案”指計劃、方案等。從宏觀上看,圖案是指為達成某種裝飾目標而制定的方案,可以被理解為當下所說的藝術設計;而從狹義角度分析,圖案為帶有裝飾意義的花紋或者圖形。圖案的特征主要有:
(一)實用性
在圖案設計領域中,經常會涉及內容和形式完美結合、整體與局部構建協(xié)調性、合理應用各種材料等,這就預示著圖案的表現(xiàn)形式一定要滿足多種材料、工藝提出的特殊要求,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圖案設計過程可能會受到一定約束,但該種約束性的存在提升了圖案內涵的豐富性,不同的工藝手法、材料下產生的藝術效果有很大差異。
(二)審美性
這隸屬于一種精神屬性,對外部的構成要素起到決定性作用。修飾與美化物質是圖案起到的作用,使其實用性與審美性有機結合,更好地滿足現(xiàn)代群體的物質生活需求,進而提高且美化精神世界。
二、圖案視錯覺在服裝設計領域偽裝錯覺方向中的應用
偽裝錯覺是在關注某一物體時,人體相對較為發(fā)達的顏色辨認能力會在短時間內向大腦傳遞整體性的感知知覺,明確角色與圖案造型。簡單來講,則是在關注服裝設計圖案與整體造型時,顏色辨認能力會在短時間內向大腦傳達諸多辨認線索,隨后在語言等因素的共同影響、刺激下明確圖案與服裝的明暗變化、線條。
但隨著對圖案視錯覺的應用,則可充分利用人體知覺整體性感知能力,基于所設計服裝造型結構與具體圖案之間的明暗變化、線條搭配以及顏色等因素,將特定“刺激線索”加以隱藏,并向人體視覺系統(tǒng)與大腦提供虛假視覺信息,從而實現(xiàn)特殊服裝的著裝目的,簡單來講,是基于圖案視錯覺理念,將服裝視覺線索加以偽裝、改變,引起人體視覺系統(tǒng)的錯誤感知。
而圖案視錯覺在服裝設計領域偽裝錯覺方向中的應用實例有救生衣、滑雪服等具有一定功能性的服裝,可幫助人們快速將常規(guī)服裝與功能服裝加以分辨。此外也可通過基于周邊環(huán)境對知覺對象產生影響,從而起到偽裝錯覺的目的。例如在克里斯汀·迪奧的2018春夏高級定制秀中,設計師基于圖案視錯覺理念,使用亮片、刺繡等材料與工藝在服裝上完成一幅與周邊環(huán)境(地板瓷磚圖案)相似的神秘圖案。而具體來講,可將圖案視錯覺在偽裝錯覺方向中的應用細分為擬態(tài)、隱蔽以及變貌三種。
(一)擬態(tài)偽裝
在人類文明早期發(fā)展階段中,圖案視錯覺理念便被廣泛應用于服裝設計領域以及擬態(tài)偽裝方向中,用以改變生物體對服裝的知覺感知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模糊著裝者的生理體態(tài)特征,最終發(fā)揮出蒙蔽知覺感知體系與調節(jié)心理感知的應用效用。例如,將野獸毛皮作為服裝原材料,造型上與野獸體態(tài)相靠攏,從而幫助著裝者在一定間隔距離內蒙蔽野獸的感知系統(tǒng),拉近狩獵距離。在現(xiàn)代服裝設計領域中,也可通過對圖案視錯覺的應用,拉近著裝者與特定群體之間的心理距離。
(二)隱蔽偽裝
如上文提及的克里斯汀·迪奧的2018春夏高級定制秀,設計師可基于圖案視錯覺理念,充分借助周邊環(huán)境以提高服裝設計的隱蔽偽裝屬性,達到隱藏著裝者個人體態(tài)、延長人體對著裝者周邊區(qū)域圖像提取速度、產生感知錯覺的目的。例如,在軍事領域中,通過對圖案視錯覺的應用,設計出與周邊環(huán)境顏色、圖案相匹配的迷彩(或隱藏)軍事服裝,有效將著裝者的個人體型與周邊環(huán)境中所分布的不規(guī)則圖案加以重疊隱藏。
(三)變貌偽裝
通過對圖案視錯覺的應用,充分突顯周邊環(huán)境與服裝圖案感知線索之間的反差效果,從而賦予所設計服裝一定程度的擬似實際效果。而在服裝設計領域中,排除著裝者個人體態(tài)特征,提供特定視覺效果,并以此為基礎向人們傳達一定的心理影響作用。例如,在1927年艾爾薩·夏帕瑞麗推出的針織服裝錯視系列中的Tromp Loeil套衫,基于蝴蝶結視錯覺圖案以及特定服裝主體顏色(相對較為對稱的黑白色),營造出立體視錯覺感受。
三、圖案視錯覺在服裝設計領域視錯修飾方向中的應用
服裝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展示設計者的藝術理念與風格,并對著裝者的個人體態(tài)特征加以適當偽裝與修改。簡而言之,是在充分保障服裝造型與圖案美觀性的基礎上,適當改善著裝者的體態(tài)缺陷,突出體態(tài)優(yōu)勢,如基于服裝顏色搭配、線條結構、配飾以及立體輪廓來實現(xiàn)這一目的。而對圖案視錯覺的合理應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視錯修飾效果。而在這一方向中,圖案視錯覺的應用現(xiàn)狀如下:
(一)適當調整著裝者人體比例
相較而言,人體最佳體態(tài)比例為黃金比例(上下身比例為5:8),這也最為符合人體審美需求與標準。但多數著裝者自身比例并未達到最佳黃金比例。針對這一問題,可選擇基于圖案視錯覺理念針對性開展服裝設計工作,通過分割錯覺以適當引導、轉變人們的視覺感知線索,對著裝者的身體高度與人體比例產生一定幅度的感知錯覺(對著裝者的體態(tài)產生黃金比例錯覺)。例如,在克里斯汀·迪奧的《棱》系列服裝中,合理采用卷、切等技法,將服裝線條結構與展示面進行適當重組,從而產生感知錯覺,實現(xiàn)對著裝者人體比例缺憾的隱藏,同時也發(fā)揮出提高服裝立體感、強化美感、突顯顏色性格(白色的活潑屬性)等應用效用。
(二)適當調整著裝者高度
在灌注服裝圖案與造型過程中,人體感知視線會在潛意識影響下隨著服裝圖案的線條走向與結構進行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產生視錯覺。因此,可通過對圖案視錯覺的應用,并基于“橫條顯寬,豎條顯瘦”這一服裝設計原則,根據著裝者(或是不同群體的體態(tài))適當應用橫豎線條。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將豎向條紋作為主體設計圖案的服裝,可將著裝者的身體寬度加以適當“縮窄”。
(三)修飾著裝者身體曲線
多數服裝圖案與造型結構的主要構成要素為線條所搭配的幾何結構(圖形)??苫趫D案視錯覺對服裝幾何圖形加以適當搭配,從而對著裝者的身體曲線加以適當修飾。例如在歐洲傳統(tǒng)衣裙服裝設計領域中,設計師普遍青睞于應用圖案視錯覺與夸張的幾何圖形(如大裙擺造型等),以此產生對比視覺錯覺,突顯出著裝者身體曲線的纖細感。
四、圖案視錯覺在服裝設計領域趣味錯視方向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發(fā)展形態(tài)的轉變,以及人民群眾審美需求與能力的不斷提升,使得我國現(xiàn)代服裝設計逐漸呈現(xiàn)出服裝趣味性設計的發(fā)展趨勢,注重于將哲學精神、人文風俗與創(chuàng)新思維在服裝設計方案中加以充分展示,從而給觀者與著裝者提供相對較為輕松、新穎與趣味的視覺感受。
(一)多維幻象
基于圖案視錯覺理念,對服裝造型與圖案源頭維度空間加以打破,并在其基礎上構建起多維度視覺空間,將設計者的個人理念、創(chuàng)新思維以視覺語言形式加以充分展示,并為著裝者與觀賞者預留出充足的個人聯(lián)想空間,賦予服裝設計更多的可能性。其主要設計原理為,以各處設計點、線條、顏色、幾何圖形的變化為核心要素,充分利用斜線、虛實、對比等設計關系,賦予原有平面靜止設計形態(tài)以高度視覺律動能力。例如在2018年克里斯汀·迪奧秀場上,創(chuàng)意總監(jiān)Maria Grazia Chiuri從相關超現(xiàn)實藝術畫作中汲取設計靈感,在相對單調的黑白色服裝設計色彩基礎上添加了豐富的圖案視錯覺設計元素,營造多維幻象。
(二)形象同構
在合理應用圖案視錯覺理念的基礎上,將現(xiàn)實世界中部分特定生物體(或是環(huán)境)的原有形象素材與著裝者自身的人體形象加以適當結合(基于特定邏輯準則),以形象同構為主要途徑,賦予服裝一定的趣味視錯藝術價值。例如上述艾爾薩·夏帕瑞麗所推出的Tromp Loeil套衫,便是將蝴蝶形象與人體形象加以組合。
五、結語
在服裝設計領域中,圖案視錯覺作為一項常見的設計理念與藝術手法,不但可以充分融合設計師的個人理念與藝術風格,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著裝者的人體比例與體態(tài)曲線,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因此應加大對圖案視錯覺的應用力度,以推動我國服裝設計領域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進程。
參考文獻:
[1]孫玉婷.淺談視錯覺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紡織,2014,(03):10-11.
[2]張祥愛,江冠成.淺析服裝設計中的圖案視錯覺[J].福建輕紡,2019,(06):33-35.
[3]李彩云,楊樹彬.視錯覺圖形在波普風格服裝上的應用[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6,2(08):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