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孝靜
(江蘇省盱眙縣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江蘇 盱眙 211700)
小兒氣道異物臨床主要依靠病史、主訴、癥狀體征等進行判斷,影像學檢查也是提供診療信息的重要手段[1]。X線檢查雖然臨床較為常用,但其對半透明、透明物體診斷成像清晰度較差,診斷效果一般[2]。多層螺旋CT近年來越來越受到臨床重視,成像效果良好,同時結合相關多維度、多平面、最小密度投影的計算機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和成像技術使得成像更加全面。本研究納入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例小兒氣道異物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入組對象探討多層螺旋CT檢查對小兒氣道異物的診斷作用。詳細情況如下報道。
納入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例小兒氣道異物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入組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5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患兒6例,女性患兒4例,患兒年齡范圍6個月~12歲,平均年齡為(3.4±0.8)歲。對照組男性患兒7例,女性患兒3例,患兒年齡范圍5個月~11歲,平均年齡為(3.2±0.6)歲。兩組間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納入標準:(1)患兒臨床診斷為小兒氣道異物。(2)患兒家屬簽署本研究知情同意書,愿意承擔相關風險并積極配合研究工作。排除標準:(1)合并合并氣管腫瘤、肺炎、肺氣腫、肺不張的患兒。(2)合并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或其他具有高度傳染性的傳染性疾病尚未控制且的患兒。(3)合并白血病、淋巴瘤等腫瘤性疾病的患兒。(4)合并其他嚴重的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或嚴重的皮膚疾病患兒。
對照組采用X線檢查,研究組采用多層螺旋CT檢查。X線檢查時所有患兒的檢查由同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影像科醫(yī)生進行,采用胸部后前位攝片的方法,并嚴格控制拍片的電流、電壓、曝光時間等。多層螺旋CT檢查時所有患兒的檢查由同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影像科醫(yī)生進行,采用仰臥位,嚴格控制拍片的電流、電壓、層厚、螺距、重建間隔等。對于檢查過程中不配合的患兒應充分和家屬溝通并實施鎮(zhèn)靜藥物處理。所有患兒隨后進行支氣管鏡檢查明確診斷。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兒診斷準確率和誤診率,并進行氣道異物分型。氣道異物分型標準為:定義停留在頸段或胸段隆突處氣管為Ⅰ型氣道異物;停留在支氣管內(nèi)為Ⅱ型氣道異物;停留在肺邊緣處為Ⅲ型氣道異物。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P<0.05表示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
研究組患兒Ⅰ型氣道異物1例,Ⅱ型氣道異物3例,Ⅲ型氣道異物1例。對照組患兒Ⅰ型氣道異物2例,Ⅱ型氣道異物2例,Ⅲ型氣道異物1例。
研究組患兒診斷準確率和誤診率分別為94.00%和6.00%,對照組患兒診斷準確率和誤診率分別為64.00%和36.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兒氣道異物是小兒急診科常見危重癥,及時的診斷和處理對于患者生命安全意義重大,延誤診治會加重患者病情并危及生命[3]。該病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劇烈嗆咳、呼吸困、紫紺、面色發(fā)白、發(fā)熱等。及時診斷和治療對于患兒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氣道內(nèi)異物在滑動過程中可能導致咽喉水腫、氣道黏膜破損、心臟負荷加重、肺氣腫、窒息等[4]。雖然X線檢查常用于氣道異物的診斷,但誤診率較高[5]。多層螺旋CT檢查通過結合先進的影響學成像技術和計算機分析方法,大大提高了針對的效果和準確性。本研究納入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例小兒氣道異物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入組對象探討多層螺旋CT檢查對小兒氣道異物的診斷作用。結果表明。相比X線檢查多層螺旋CT檢查患兒診斷準確率高,誤診率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多層螺旋CT檢查對小兒氣道異物的診斷作用明顯,值得臨床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