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溪
“策劃”是指針對未來要發(fā)生的事件作出當前的決策,從策劃這個意義引申而出的新聞策劃就是新聞報道計劃,包括確定報道主題、制定宣傳方案,研究報道方式,預測達到的宣傳效果等。如何進行新聞策劃,提高宣傳質量,本文進行了思考與探索。
一、新聞策劃的概念
“新聞策劃是媒介依據(jù)客觀存在的新聞事實,而對報道活動進行統(tǒng)籌安排、周密部署,提煉報道主題,確定報道重點、角度,選擇報道方式、途徑的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過程?!雹俚?。新聞策劃,應該是新聞傳播媒介在向外傳播報道過程中,對新聞傳播主題、內容、方式、時間及傳播效果等全面的規(guī)劃和合理安排。它包含了幾個基本點:以已發(fā)生或正發(fā)生或可預知的新聞事件為前提;以整個新聞傳播過程為規(guī)劃對象,所涉內容包括重大事件、突發(fā)性事件、階段性報道等;策劃通過對傳播效果的檢驗,隨時進行調整。策劃應具有規(guī)劃、創(chuàng)新、系統(tǒng)性等一系列特點。1998年7月,湖南發(fā)了歷史上罕見的洪澇災害,如何全方位、多角度、快捷而權威報道汛情,展示全省人民抗洪救災重建家園的優(yōu)秀事跡,這是湖南經濟電視臺高層策劃班子抗洪報道戰(zhàn)役期間著力要解決的問題。在策劃班子指揮下,一系列戰(zhàn)役性報道得以產生。6 月上旬,《經視新聞》推出系列報道《重走抗洪路》,這是湖南 98 抗洪最早的一批報道,也是經視對 98 抗洪作出的第一反應。戰(zhàn)略性報道《將星閃耀洞庭》,逐一推出文國兵等將軍的專訪報道,從另一重要的方面反映洞庭湖 98 抗洪工作的重要性與艱巨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危水位下的持久戰(zhàn)》將平時湖區(qū)名不經傳的“子堤”成為人民保衛(wèi)家園的“生命線”這一新聞事件充分予以報道,推出了“空中看子堤、抗洪將士看子堤”等系列有關子堤報道,將子堤重要性、抗洪嚴峻性、軍民抗洪的決心透過具體化的子堤表現(xiàn)出軍民眾志成城抗洪的堅強意志,從而挖掘出新聞事件的真正內涵。在大型抗洪戰(zhàn)役“決戰(zhàn)”、“總決戰(zhàn)”等各階段,經視以圍繞主題、提前部署、層層推進為原則,多層次、多視角、多方位信息整合,在宏觀報道方面,推出《今日綜述》,全面報道當天的雨情、汛情及抗洪工作全貌,使觀眾對整體情況一目了然;在重點報道上推出《今日關注》等欄目,將每天報道要點醒目推出;《決策指示》等欄目對抗洪搶險高層決策層的工作安排、戰(zhàn)略決策部署進行突出報道;《前方書箴》欄目前方記者向觀眾傳遞富有情感的報道,直觀而貼切。98 年湖南抗洪災報道經視策劃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在題材上由事件性新聞的抓取到背景的發(fā)掘,由動態(tài)反映到特寫,再到深度專題報道的制作,脈絡清晰,共播出3000多條有關報道,組成一副壯美的98湖南軍民抗洪圖。通過此次重大戰(zhàn)役,《經視新聞》經受住了一場嚴格的考驗,再次奠定了湖南經濟電視臺在湖南電視界的強勢品牌地位。湖南經濟電視臺,1996年剛剛成立、原本影響力有限的電視臺,憑借著新聞策劃,突出主題報道,唱響抗洪主旋律,抓住群眾當前關心的、政府關心的抗洪大事很好地進行了宣傳報道,既有水情又反映了人情,做到了上傳下達,信息互通。
二、新聞策劃的優(yōu)點
一是有利于準確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新聞媒體的第一職責,也是新聞工作的根本任務,怎樣把握好輿論導向?所謂導向,就是要把人們的思想言行引導到一定的方向與目標上來。新聞輿論導向的實質,就是要求廣大新聞宣傳媒體站在黨性和黨的政治與政策立場上,對社會公眾輿論進行導航,用黨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來統(tǒng)一各層次群眾的思想。我們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最根本的就在于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這就要求我們要有“四個”意識,堅持以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堅定不移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弘揚主旋律,站在黨的立場上來看問題。廣播電視作為現(xiàn)代化的傳播工具,傳播速度快、范圍廣、影響深遠,容不得新聞工作者有任何的閃失,宣傳報道出問題,就會給黨和政府捅漏子,給黨和人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通過新聞策劃,就有一個對素材進行遴選取舍的過程,對素材所反映的主題與事物本質有一個導向上的把握。對于題材重大以及黨政工作中的重點、難點、痛點、堵點、熱點等問題通過策劃使新聞報道聚集到主題上。在思想上取得共識后,哪些能報,哪些不能報,采取什么方式報,如何處理正面與負面報道的關系,這些都是全局一盤棋,都得通盤考慮,要經過深思熟慮才行。而對于配合中央、省委委政府的重大宣傳,如重要會議的召開、兩會報道的策劃,首先以報道的指導思想先行,經過精心策劃、組織,就能保證在素材的選取上不出偏差,而在報道形式與角度上加以重視、出新,又能確保正確的輿論導向。比如 2020年1月突然爆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工作、生活的節(jié)奏,也是當時觀眾關注和熱點問題,在這個敏感問題上,新聞媒介如何宣傳非常重要。導向不能出現(xiàn)偏差,而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嚴格掌握宣傳口徑,努力作好引導工作,傳遞正能量,將群眾的思想引導到搞好工作上來,引導到復工復產上來,維護好社會的穩(wěn)定團結,為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好務,這就充分發(fā)揮出媒體的輿論導向作用。
二是有利于獨家新聞采制、新聞時效的爭取與極大地放大新聞價值。新聞事件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是不以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是稍縱即逝的,與文藝節(jié)目不同,新聞有其不可預見性。你無法主動策劃新聞的發(fā)生,而能抓取隨機的新聞事件則是一件很幸運的事,但是真正要做到抓到獨家新聞,還得認真策劃、精心準備。2001年7月4日,湖南經濟電視臺新聞中心接到群眾舉報,稱嘉禾縣一中在 2001年高考中極有可能發(fā)生集體舞弊事件,5日、6日,湖南經視記者赴嘉禾進行暗訪,發(fā)現(xiàn)情況屬實,拍下了大量素材,為了不影響全國高考工作,策劃組決定在高考結束后安排播出。7 月9日,《經新聞》高考連線報道披露了嘉禾高考集體舞弊事件,播出后引起社各界重視。震驚全國的嘉禾高考舞弊丑聞就這樣被揭露出來了。湖南省教委與監(jiān)察廳組成聯(lián)合調查組赴當?shù)亓私馇闆r,查出此次該點涉舞弊考生多達 203人。對在此案中負有重要責任的19 人作出處理,教育部新聞發(fā)言人就嘉禾一中高考考場混亂問題發(fā)表談話,強調各地要嚴肅查處高考違紀舞弊案件,確保高校招工作秩序良好。湖南經視成為全國首家報道嘉禾高考舞弊案的媒,之后,全國各級媒體蜂擁而至爭相報道,但是,搶占先機則把握了發(fā)獨家報道的主控權。
三是有利于團隊的協(xié)同配合整體作戰(zhàn)。精心的策劃是一個強大和系統(tǒng)的工程,組織協(xié)調機構必須堅強有力。湖南廣播電視臺策劃組織實施了大型直播活動《連線紅土地》,2019年6月13日,該活動在中國共產黨長沙歷史館啟動,從中共湘區(qū)委員會舊址出發(fā),歷經中國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瑞金、中國紅軍長征出發(fā)地于都、古田、長汀、瀏陽等地,行程逾幾千公里,進行連線直播13場。從故事選題、主題等都是由臺領導親自掛帥,提前搭班子拿出策劃方案,再進行具體而周密的分工、統(tǒng)一協(xié)調,順利實現(xiàn)了各層面的策劃意圖。該節(jié)目盡展湘閩贛三省紅色革命老區(qū)光輝歷史,謳歌紅土地上的光輝業(yè)績,記錄展示紅土地上翻天覆地的變化,傳承紅色文化,突出了大規(guī)模、多體裁,多點連續(xù)性,形成了強大的報道攻勢與視覺沖擊力。由湖南衛(wèi)視與湖南經視、都市、芒果TV等主流媒體臺網(wǎng)聯(lián)動,這樣大規(guī)模的報道,牽涉部門廣,人員多,沒有精心的策劃與組織是不可能達到良好宣傳效果的。
三、如何進行新聞策劃
一是進行前期調查研究,匯總分析足夠的信息,做到心里有底。新聞策劃在收集報道需要的資料時,應比較其他媒體對同類事件有無報道,然后對其進行合理的篩選和分析,對需要報道的事件做整體全方位的研判,這就是要作到事前下足功夫,事前策劃好該宣傳什么,對事物涉及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背景情況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實現(xiàn)新聞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fā)。
二是根據(jù)需要報道的新聞類型與媒體特色,制定最能接受事物本最有沖擊力、最有希望達到預期目標的策劃方案并落實組織實施,要出新出奇。策劃方案可包括以下情況:目標;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的新聞;主題;重點內容;結構與數(shù)量;報道選擇;版面安排;傳播效果預測;擬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分析總結等。好的策劃方案制定了,關鍵還取決于落實協(xié)調,包括意圖貫徹實施、統(tǒng)籌調度、整體協(xié)同配合等各方面工作。
三是效果檢驗與調整。制定的策劃方案也許很理想,但客觀現(xiàn)實是千變萬化的,新聞源不斷顯現(xiàn),許多突發(fā)性的事件使原有的新聞價值體系被不斷地打破與重新調整,因而策劃也是一個動態(tài)調整的過程。我們要根據(jù)不斷更新反饋的信息,實時調整宣傳報道方案,宣傳效果達到更佳。
注釋:
①陳瑞呂:《我看新聞策劃》,《新聞記者》199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