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韜敏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物理教師越來越重視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讓學生走出課本,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诖?,本文探究了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措施,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 ?生活化教學
一、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現狀分析
1.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環(huán)境不理想
初中物理是基礎學科之一,學生能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來分析物理原理,使學生從本質上認識物理知識。物理是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息息相關,但是在中考的壓力下,很多教師都放棄了物理實驗課程,轉而專攻理論課程,導致教學方式呆板,學生只會學習而不會運用。事實上,適當的實踐課程可以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科的了解,如光的色散、平面鏡成像和重力等知識都需要學生進行實際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
2.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設計不夠完善
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不僅要求教學目標、教學任務和教學方法要生活化,教師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課后作業(yè)布置也需要生活化。教師運用生活化課程導入,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大部分課堂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都以問題、圖片、復習上節(jié)課知識內容等方式為主,生活實例、時事熱點等導入素材則被忽略。同時,學生的物理作業(yè)以書本文字作業(yè)為主,以練習冊、卷子等進行反復練習,所以學生會逐漸產生不耐煩心理,對物理學習失去興趣。此時,教師將課后作業(yè)生活化,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鞏固物理知識。
二、初中物理課堂生活化教學的應用措施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構建生活化初中物理課堂
初中物理學科與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可以收集現實生活中的一些案例,精心設計生活化教學情境,恰當地導入新課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大氣壓強》時,首先,教師可以提供一個有裂口的吸管、一杯帶有顏色的飲品,設計問題:“在用吸管喝飲品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物理現象,誰愿意說說自己的看法呢?”然后,教師可以參照學生的發(fā)言,要求學生進行相關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幾乎無法喝到飲品。于是,教師繼續(xù)提問:“你們知道喝不到飲品的原因是什么嗎?”這時,學生會仔細觀察實驗裝置,發(fā)現吸管上的裂口,教師自然而然地導入了大氣壓強的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的教學導入方式能讓學生切身體會到物理學科的實用性與實踐性,激發(fā)學生的物理探究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讓學生“樂”學,并能通過動手操作感受物理學科的獨特魅力。
2.設計生活化探究實驗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自主探究學習模式更加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動能力,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積極意義。如在教學《物體的浮與沉》時,教師可以設置實驗,在盛滿水的水杯中放一枚雞蛋。在實驗之前,教師讓學生預測結果,大多數學生認為雞蛋會沉入杯底,但是經過實驗可知,雞蛋在水杯中呈現懸浮狀態(tài)。這一實驗現象超出了學生的認知范圍,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影響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因素是什么”這一問題,組織學生自主試驗和觀察,總結出其中的物理規(guī)律。經過試驗和觀察,學生最終得出物理的浮沉和液體之間的密度大小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教師把初中物理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是推動課堂教學生活化的有效途徑。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不可能引導學生一一分析生活領域中的物理原理,所以教師需要延伸課堂,讓學生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適當地在生活中找到物理原型,拓寬教學范疇。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師要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綜合素養(yǎng),重視實踐生活化的教學理念,帶著生活化的理念設計教學內容,并且鼓勵學生帶著生活化的視角和思維學習這門學科。此外,物理教師要搭建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平臺,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多有利的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更大的進步,提高他們的物理學科學習成效感。
參考文獻:
[1]秦娟娟.淺談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開展[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
[2]姜芳.關于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8(11).
[3]黃英霞.淺談生活化的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如何開展[J].學周刊,2018(19).
(作者單位:江西上饒婺源縣梅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