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聰
(吳川市人民醫(yī)院 廣東 湛江 524500)
股骨粗隆間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發(fā)生在老年人群。原因可能是由于骨質疏松,在外力的作用下導致下肢突然扭轉跌倒,導致骨折,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嚴重的影響[1]。保守治療的時間比較長,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骨折愈合慢,容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加重疾病,治療的效果不佳[2]。手術治療可以幫助修復骨折部位,恢復髖關節(jié)的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討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要提高臨床效果,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采用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效果,以下為具體分析。
本研究共61 例研究對象,均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30 例采用股骨近端髓內釘內固定術治療的患者為常規(guī)組,另31 例采用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患者為研究組,所有研究對象均選自2018 年1—12 月。常規(guī)組患者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齡53 ~83 歲,平均年齡(72.35±3.23)歲。研究組患者男性19 例,女性12 例;年齡53 ~84 歲,平均年齡(72.29±3.46)歲。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X 線檢查以及臨床診斷確診為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知情,同意進行研究;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本研究。排除標準:患者合并其他部位骨折;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以及其他血液系統(tǒng)疾??;患者患有惡性腫瘤;患者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嚴重功能不全。比較年齡和性別,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P>0.05)。
在入院以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常規(guī)檢查,進行消腫、止痛治療。手術要進行無菌操作,對患者進行硬膜外麻醉。取仰臥位,對手術部位進行消毒,然后鋪巾,對患肢進行固定,健肢處于屈髖屈膝位,采用C 型臂X 線透視機進行牽引復位,復位完成之后再股骨大轉子上縱行切口,長度為5cm。然后將患者的皮膚和皮下組織切開,暴露臀中肌并分離,在大轉子頂端進針,導針要和股骨大粗隆的內側貼緊,保證導針進入髓腔沒有彎曲,然后對患者進行髓內釘內固定。
常規(guī)組:在擴髓之后置入合適的股骨近端髓內釘,在C型臂X 線透視機的引到下保證置入的位置良好,然后沿著股骨頸的方向將兩枚克氏針鉆入,置入髖螺釘和股骨頸螺釘,進行遠端鎖定,完成之后對傷口進行沖洗,放置引流管之后將切口進行縫合。
研究組:在患者的髓腔內插入直徑合適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將螺紋導針沿著股骨頸方向鉆入,深度在關節(jié)面下5mm 左右,然后將螺旋刀片打入之后所動,進行遠端鎖定,近端擰入尾帽,完成之后對傷口進行沖洗,放置引流管之后將切口進行縫合。
兩組患者在術后要注意進行抗感染、抗凝等治療。
(1)治療效果[3]:值術后6 個月對治療效果進行評價?;颊叩腍arris 評分提高程度>80%為顯效;患者的Harris評分提高程度為30%~80%為有效;患者的Harris 評分提高程度<30%為無效,記錄患者的例數(shù),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髖關節(jié)功能[4]:在治療前和治療后6 個月采用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對髖關節(jié)恢復情況進行評價,該評分滿分為100 分,分數(shù)越高表示患者的髖關節(jié)功能越好。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治療總有效率上,研究組(93.55%)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76.6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差異[n(%)]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arris 評分比較差異不顯著;治療后,在Harris 評分上,研究組(83.09±7.12 分)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72.08±6.33 分),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比較分析治療前后的髖關節(jié)功能變化情況(±s,分)
表2 比較分析治療前后的髖關節(jié)功能變化情況(±s,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 t P研究組 31 46.98±4.54 83.09±7.12 23.809 0.000常規(guī)組 30 47.63±4.76 72.08±6.33 16.909 0.000 t 0.546 6.375 P 0.587 0.000
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治療難度比較大,特別是對老年患者,長期臥床容易引起褥瘡、血栓等多種并發(fā)癥,影響疾病的康復。手術治療能夠對骨折進行復位,減少臥床時間,加快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5]。本研究主要探討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要提高臨床效果,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采用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效果。分析顯示,在治療總有效率上,研究組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治療后,在Harris 評分上,研究組患者顯著高于常規(guī)組,說明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原因可能是因為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的操作比較簡單,不需要進行擴髓,手術的時間比較短,出血量少。并且該術式置入的主釘為空心,置入的過程更快,還可以減少對其他周圍組織的損傷,加快骨折的愈合。除此之外,在近端還使用防旋刀片,減少針尖和遠端鎖定的距離,提高對骨質的壓緊作用,提高刀片周圍的松質骨密度,保留骨量,不容易出現(xiàn)旋轉,穩(wěn)固性高,避免螺釘松動[6]。還有其杠桿力臂比較短,能夠減少骨折端的應壓力和張應力,與生物動力學更接近,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
綜上所述,對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要提高臨床效果,改善髖關節(jié)功能,采用閉合復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內釘內固定治療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