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娟
(成都新世紀婦女兒童醫(yī)院兒科,四川 成都 610015)
支氣管哮喘是兒科的常見病。該病可導致患兒出現(xiàn)咳嗽、胸悶等癥狀,影響其日常生活,甚至可影響其生長發(fā)育[1]。該病具有病程長、病情可反復發(fā)作等特點[2]。因此,如何有效地診斷該病患兒的病情和評估其病情的控制效果成為兒科臨床上關注的重點。有研究發(fā)現(xiàn),檢測支氣管哮喘患兒呼出氣一氧化氮(FeNO)的水平在評估其病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本文以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成都新世紀婦女兒童醫(yī)院收治的91例支氣管哮喘患兒及同期在該醫(yī)院接受健康體檢的90例健康兒童為研究對象,分析FeNO檢測在評價該病患兒病情控制效果中的應用價值。
選擇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期間成都新世紀婦女兒童醫(yī)院收治的91例支氣管哮喘患兒及同期在該醫(yī)院接受健康體檢的90例健康兒童為研究對象。將其中91例支氣管哮喘患兒作為觀察組,將其中90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觀察組患兒中有男患兒51例,女患兒40例;其平均年齡為(8.5±3.4)歲。對照組兒童中有男童49例,女童41例;其平均年齡為(8.6±3.3)歲。兩組兒童的性別及年齡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使用瑞典NIOX尼爾斯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系統(tǒng)對兩組兒童進行FeNO檢測。具體的檢測方法為:指導兒童靜坐休息10 min,排出肺內殘留的氣體。指導兒童含緊檢測儀配套的過濾器,快速吸氣,直至其吸氣量達到最大時停止吸氣,然后緩慢地呼氣,呼氣的時間以10 s為宜。在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指導兒童保持腭咽部完全閉合。兩組兒童均連續(xù)檢測3次,取3次檢測值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檢測結果。其中,對照組兒童僅接受1次檢測,觀察組患兒分別在入院時和治療結束后各接受1次檢測。
對比入院時觀察組患兒FeNO的水平與對照組兒童FeNO的水平,并觀察入院時及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兒FeNO水平的變化情況。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入院時,對照組兒童FeNO的水平為(14.03±6.03)ppb,觀察組兒童FeNO的水平為(38.16±12.09)ppb,二者相比,P<0.05。
入院時觀察組患兒FeNO的水平為(38.16±12.09)ppb,治療結束后其FeNO的水平為(22.61±10.57)ppb,二者相比,P<0.05。
近年來,支氣管哮喘的發(fā)病率不斷升高。該病是由T淋巴細胞、嗜酸性粒細胞、肥大細胞、中性粒細胞及氣道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與細胞組分共同參與所引發(fā)的慢性氣道炎癥反應,其特征為氣道呈高反應性及氣道重塑[4]。
有研究人員認為,對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FeNO檢測可有效地診斷其病情。其原因為:該病患兒氣道中存在的慢性炎癥反應可導致其氣道上皮細胞中誘導性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性明顯增強,在該酶的催化作用下其氣道上皮細胞可合成大量的NO。而且,隨著患兒慢性氣道炎癥反應持續(xù)時間的延長,其呼出氣中NO的含量將不斷升高[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入院時觀察組患兒FeNO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兒童,P<0.05。
目前,進行FeNO檢測在支氣管哮喘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已基本得到證實。但應用該檢測方法是否可評估該病患兒接受治療期間其病情的控制效果,臨床上尚未形成統(tǒng)一的結論。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治療結束后,觀察組患兒FeNO的水平明顯低于入院時其FeNO的水平,P<0.05。其原因為:在對患兒進行對癥治療后,其氣道的炎癥反應得到有效的控制,其氣道上皮細胞合成NO的機制被有效阻斷,故其FeNO的水平會明顯下降。這說明,對支氣管哮喘患兒進行FeNO檢測可評估其病情的控制效果。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患兒可出現(xiàn)FeNO水平明顯升高的現(xiàn)象,在接受有效的治療后其FeNO的水平可顯著降低。對該病患兒進行FeNO水平檢測可為臨床上評估其病情的控制效果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