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偉 攝影/郝 麗
從小到大,我特別喜歡吟唱《讓我們蕩起雙槳》,無論在哪里,唱著唱著,就有劃動小船、推開波浪的沖動。后來慢慢知道,“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huán)繞著綠樹紅墻……”正是北海公園的真實寫照。
北海公園是遼、金、元、明、清五個王朝的“皇家禁苑”,東鄰景山,南瀕中南海,北連什剎海。公園現(xiàn)設(shè)有東、北、南、西南四個門,分海東、海西兩岸景區(qū)。海東主要景點有團城、瓊島、畫舫齋、濠濮間、先蠶壇,海西主要有西天梵境、九龍壁、快雪堂、闡福寺、五龍亭、小西天等。
雖然從小就惦記著到北海公園劃船,工作之后也多次到北京出差,卻一直沒有機會到北海公園流連。這次疫情,諸多不便中反而給了自己一次又一次探訪北海人事風(fēng)物的機會。由此我也發(fā)現(xiàn),北海包容兩岸的地形特點,最經(jīng)濟的游覽路線是南門進、西南門出。
進入南門,左手是團城,對面是瓊島上的白塔。團城的承光殿供奉著用整塊玉雕琢的白色玉佛像,佛像面容慈祥,光澤清潤,左臂留有一刀痕,是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略北京時留下的罪證。團城下,穿過“積翠”彩繪牌坊,踏上建于元初的永安橋,走到“堆云”彩繪牌坊下,再向前就到了白塔腳下。
為什么叫白塔呢?因為塔是白色的,也因為塔前寺稱白塔寺。
塔是一種宗教建筑,在近2000年的沿革和發(fā)展中,逐漸形成各個時代和派別的風(fēng)格。北海的白塔,就是覆缽式風(fēng)格,是藏傳佛教(又稱喇嘛教)一種獨特的建筑形式。主要特點是,臺基與塔剎造型講究,高大基座上安置一個巨大的圓形塔肚;塔身蘊含著深厚的佛教內(nèi)涵;塔脖子和塔剎象征著佛的頭部;上豎一根長長的塔頂,上刻許多圓輪,再安置華蓋和仰月寶珠。這種塔是一種實心建筑,可以用作舍利塔,還可作僧人墓塔,供崇拜之用。主要流傳于西藏、青海、甘肅、內(nèi)蒙古等地區(qū)。
順治八年(1651年),當(dāng)時藏傳佛教格魯派第四代轉(zhuǎn)世靈童請求在北海廣寒殿的廢址上建藏式喇嘛白塔,在塔前建“白塔寺”。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為永安寺。依山勢而筑的主要建筑有法輪殿、正覺殿、普安殿、配殿、廊廡、鐘鼓樓等。正覺殿前,建有“滌靄”“引勝”“云依”“意遠”四亭。當(dāng)年帝后們游園后,常來此燒香拜佛。
從瓊島出來,在東門的陟山橋頭有一座緊貼半月城城墻的彩色牌坊,叫陟山橋智珠牌樓。雖說北京的牌樓很多,但智珠牌樓獨具特色。一是沒有匾額,代之以五層平行的額枋。頂層額枋兩側(cè)挑出垂柱花板,共同承載上面的斗拱。二是特殊的四跳“云頭如意斗拱”。倘若您站在半月城城臺上平視智珠牌樓,一層層堆疊起來的如意斗拱,會讓您瞬間對“目不暇接”有更直觀的理解。如意斗拱之下,花板的外側(cè)還附有一排垂花,給您感官上的沖擊。這種被稱為“網(wǎng)狀斗拱”的多層“如意斗拱”牌樓并不多見。三是獨特的“戧石”。北京風(fēng)沙較大,偌大的牌樓為了長期立在地面不倒塌,除了必要的基礎(chǔ)埋深,還必須有戧柱作為支撐,每根戧柱下還有一塊大石頭托頂作為支撐點,這塊石頭就叫“戧石”。一般的牌樓,也就是一坨大石頭?,F(xiàn)在仿造的牌樓,因為是鋼筋水泥結(jié)構(gòu),所以戧柱、戧石都不怎么用了。但是智珠牌樓的戧石做法十分考究,工匠成功地運用石制的神獸作為戧石露出地面以上的造型,不僅美觀神秘,而且神獸彎曲的腹部要比普通的條石更能緊密地夾住戧柱,使其更加牢固穩(wěn)定。
乾隆自謂“園林之樂,不能忘懷”,用30年的時間把江南園林的精華、文人寫意、山水園林引進皇家宮苑。僅在北海就有靜心齋、畫舫齋、濠濮間、快雪堂等“園中之園”。更令人感動的是,乾隆為其生母在頤和園建造蘇州街,在紫禁城建造壽康宮,在北海建造萬佛樓和小西天;聽太后建議,改太素殿為闡福寺,孝治天下,堪為人表。
闡福寺原是明代的太素殿。乾隆年間改為先蠶壇的蠶館。后根據(jù)皇太后的建議重建為喇嘛廟,賜名為闡福寺。闡福寺的大佛殿曾和萬佛樓、小西天極樂世界并稱北海公園三大高樓。現(xiàn)在大佛殿只剩下遺址了。
小西天是1770年乾隆為慶賀母親八十壽辰建造的。小西天的主體建筑為極樂世界,是方亭式宮殿建筑,殿四面窗扉、楠扇細鏤花紋,殿內(nèi)高處懸掛金匾,上書乾隆御筆“極樂世界”。殿四面環(huán)水,有橋可通,東西南北各有琉璃牌坊一座,四角各有一座小方亭,正南面有一道月牙河,上架一座雕欄石橋,整體建筑 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快雪堂是乾隆真正為自己建造的一座藝術(shù)館。乾隆四十四年,皇帝得到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臨摹晉代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石刻。為了更好地收藏石刻,他命人增建了金絲楠木殿,取名為“快雪堂”。實際上快雪堂只是這座皇家三進院落的最后一進,前兩進分別為澄觀堂、浴蘭軒,是一座精巧別致,玲瓏剔透的園中之園。真正有意思的是,澄觀堂匾額下還有一塊匾,色彩比較暗,寫著“樂意靜觀”,不注意就會疏漏過去。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入北京,曾在澄觀堂設(shè)立了聯(lián)軍司令部,把萬佛樓的10000 多個金佛及市內(nèi)其他寶物洗劫一空。現(xiàn)在,快雪堂已經(jīng)改為書法博物館,除了《快雪時晴帖》外,還有眾多書法名家的書法石刻。
從快雪堂出來南行到湖濱,一定要到五龍亭走走。五龍亭建于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中為龍澤亭,左為涌瑞亭、浮翠亭,右為澄祥亭、滋香亭,原是帝后及近臣垂釣賞月的地方。1900年八國聯(lián)軍侵京曾破壞欄板、柱子。站在五龍亭,憑欄遠眺,水窮處,是國家大劇院,您看到的是一片新天地。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門票:10 元 聯(lián)票:20 元
淡季(11月1日——3月31日):門票:5 元 聯(lián)票:15 元
北門:乘13、42、107、111、118、612、701 路在北海公園北門下,乘地鐵6 號線北海北下。
南門、西南門:乘5、101、103、109、124、128、專1、專2 路在北海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