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摘 要:在高中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要將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合二為一,在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之間形成一種動態(tài)平衡,促進概念教學的課堂構建,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概念教學 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 動態(tài)平衡
高中數學的概念教學是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數學概念,形成對數學基本的概括性認識,也就是說學生通過概念教學能夠了解概念的內涵,熟悉概念的表述。高中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既需要教學預設也需要課堂生成,預設與生成是課堂教學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預設表現了對文本的尊重,而生成體現了對學生的尊重。與此同時預設與生成還具有互補性,教學預設可以使得教學的過程具有邏輯性和提高教學的效率,課堂生成是要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的體驗過程并能提升教學效果。
1 概念教學的過程
高中數學的概念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熟知概念并能夠應用概念,而數學的每一個概念都有其背景,因此在教師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先從概念的背景引入,便于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之后運用大量的案例去分析概念的本質屬性,讓學生對于概念有了基本的認識,之后讓學生自己總結概念,同時其他同學予以補充,可以讓學生對于概念有了更加深入的認知。因此概念的教學過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從概念的背景引入概念;概念的形成過程;分析概念的內涵;概括概念并完善;對概念有了明確的認知;應用概念;形成系統(tǒng)的認知。
1.1 概念引入
在高中數學概念的教學中,學生學習一個新的概念,需要讓學生明白學習這個新的概念有什么意義和實際作用。因此在概念的引入過程中,教師應該設立一個合適的教學情景,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新概念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概念的引入過程中也要注意發(fā)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同時教學情景的設立要生動有趣,并能夠符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加深學生對于新的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感受到數學的魅力。
數學教學過程中的概念引入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從數學概念體系的發(fā)展過程中引入,另一類是從解決實際過程中的問題引入。從數學體系的發(fā)展過程中引入的,即許多新的數學概念都是由相類似的數學概念比較中形成的,案例:立體幾何中異面直線距離的概念,首先是由已知的異面直線公垂線的概念,然后可知垂足之間的線段長就是異面直線的距離。教師在進行異面直線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從相關的概念進行引入,比如距離,點與點的距離;點與直線的距離;直線與面的距離;點與面的距離等,通過對這些距離的思考可以總結出兩點:垂直和最短。從而啟發(fā)學生兩條異面直線是否存在最短的距離,如果存在如何確定最短距離,最后通過學生與教師的共同探討,如果兩個點的線段與兩條異面直線都垂直那么長度是最短的,由此可得異面直線之間距離的概念。同時通過不斷的探索也提高了學生的概括能力,同時也了解了距離的實質,讓學生對于距離有了一個系統(tǒng)的認知。
2 概念的形成過程
在高中數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概念的形成過程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方法和形成科學的思維,才能夠體現數學作為基礎學科的重要性,也能夠對學生終生的思維方式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教師在概念的形成階段的教學要注意實際案例的引用以及通過大量的案例讓學生學會分析、比較、綜合等相似的知識,從而概括出概念,發(fā)掘出概念的本質意義,從而可以靈活的應用概念。案例:關于“概率的頻率定義”的教學引入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頻率的隨機性和穩(wěn)定性,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實驗,比如:投幣看正反,撲克牌的花色分布,紅白黑抓小球的顏色等,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感受到概率頻率的隨機性和穩(wěn)定性,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概率的頻率定義,也能將此更好的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
3 課堂留白促進課堂生成
教學預設是對將要講授的教學知識進行預設,可以提高教學的課堂效率,而且傳統(tǒng)的教學板書一般只包括預設的內容,至于教學內容的擴展是否在板書上就不在教師的考慮范圍之內,又因為每個學生都是差異的個體,教學預設不能顧忌到每一個學生,因此教學預設不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教學的課堂留白是十分必要的。教學的課堂留白設計是根據每節(jié)課教學的情況,學生的接受情況以及教學內容的拓展等來設計的,要注意的是課堂的留白設計要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體驗感和增加課堂教學的開放性。
通過這個趣味思考和課堂留白的設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完成的,只有平衡好教學預設與課堂生成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做到更好地服務學生,使得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思維。
課題名稱:預設與生成理念在高中數學概念教學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TJYYB2017017。
參考文獻:
[1] 謝姚平.對高中數學教學中預設與生成的思考[J].中學數學.2019(06).
[2] 嚴勇.高中數學課堂重在預設,巧在生成[J].數學教學通訊.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