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美鳳
【摘要】目的 研究老年人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社區(qū)衛(wèi)生管理與護理干預的效果,討論社區(qū)健康管理及護理策略。方法 選擇2019年1月~2019年6月前來就診的老年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隨機選取46例,分為A、B兩組,每組23例。A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B組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基礎上加強社區(qū)衛(wèi)生管理,對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以及患者的自我效能進行對比。結果 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均較前改善,其中B組患者的改善情況好明顯好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要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老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管理上,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加強社區(qū)衛(wèi)生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改善和控制患者血壓、血糖情況,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高血壓;糖尿病;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2..02
慢性疾病是指發(fā)病隱匿、病因復雜或不明確、病程長、缺乏明確傳染性特征的一類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較為常見,其中高血壓、糖尿病是發(fā)病率相對高的慢性疾病類型,對患者的健康以及生活質量會造成較大的影響。臨床上對于慢性病的除了長期的用藥治療以外,患者的護理管理對于其病情穩(wěn)定控制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由于多數慢性病有著較長的治療周期,患者通常會選擇自行在家服藥,醫(yī)院對于患者整個治療過程的護理管理覆蓋較為有限。因此,社區(qū)衛(wèi)生健康管理工作在老年慢性病中的應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為了對老年人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社區(qū)衛(wèi)生管理與護理干預的效果進行研究,討論社區(qū)健康管理及護理策略,進行了本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9年1月~6月來本院就診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中隨機選取46例,隨機分為A組與B組。其中A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齡56~83歲,平均(65.12±7.82)歲;病程2~10年,平均(4.82±3.13)年;高血壓13例,糖尿病10例,其中同時患有兩病的患者有5例。B組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齡55~84歲,平均(64.19±6.18)歲;病程3~9年,平均(4.91±3.27)年;高血壓14例,糖尿病9例,其中同時患有兩病的患者有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II型糖尿病或高血壓的相關診斷標準,無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或重大疾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A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式,包括:
(1)根據患者臨床資料建立健康檔案。
(2)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向其說明糖尿病、高血壓疾病情況,發(fā)放健康知識手冊,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治療過程中需要關注的事項。
(3)對患者用藥進行指導,詳細說明服用藥物的方法、劑量以及時間等,并說明擅自改變藥量或增加藥物種類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
(4)對患者飲食、生活進行指導,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適當進行運動。尤其是對于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類食物的攝入。
(5)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心理指導,減輕其對疾病的恐懼、緊張等心理,幫助患者建立治療信心。
(6)囑患者定期進行復診。
B組在A組基礎上加強社區(qū)衛(wèi)生健康管理,主要包括:
(1)根據患者健康檔案對其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分析患者可能出現的健康風險或者影響其健康的因素,為后續(xù)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
(2)在健康檔案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對患者實施三級管理。一級管理:病情較輕(高血壓1級、低危;空腹血糖≥7.0 mmol/L、<8.0 mmol/L),危險因素較少的患者,每3周對患者進行1次訪問,監(jiān)測患者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同時對其進行健康教育。二級管理:病情較重(高血壓1級、中危,高血壓2級;空腹血糖≥8.0 mmol/L、<9.5 mmol/L),存在一定風險的患者,每2周進行1次隨訪,監(jiān)測患者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同時進行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對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進行統計評價。(3)三級管理。病情嚴重(除一、二級外其他所有患者),每周進行1次隨訪,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血壓、血糖控制情況;指導患者用藥,督促患者定期進行檢查;向患者及家屬指導慢性病日常自我管理、急性發(fā)作的應急處理方法,一旦發(fā)現有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3)聯合社區(qū)開展健康宣傳活動,通過利用社區(qū)內的宣傳欄進行健康教育,組織社區(qū)內開展健康講座或互動活動,使患者之間能夠相互交流病情和治療經驗,使患者在活動的過程中進行適當運動、保持良好心情。
上述護理干預及社區(qū)衛(wèi)生健康管理措施實施3個月,對比患者干預前后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以及自我效能評價。
1.3 評價標準
血壓控制情況:對比兩組干預前后血壓,分析其血壓控制情況。
血糖控制情況:對比干預前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紅蛋白、總膽固醇。
自我效能調查:以調查問卷形式進行,內容包括:(1)堅持運動;(2)按時服藥;(3)控制飲食;(4)控制情緒;(5)戒煙戒酒;(6)定期復診。每個方面共5道題目,每題根據患者依從程度分為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分別計3分、2分、1分??偡?0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此研究數據使用SPSS 21.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表示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血壓控制情況
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血壓控制情況均有所改善,B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好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血糖控制情況
兩組患者在進行護理干預后血糖控制情況均有所改善,B組患者的改善程度要好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在本次研究中,對B組老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加強了社區(qū)衛(wèi)生健康管理,通過更加貼近患者日常生活的方式來加強對其疾病的干預和控制,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血壓、血糖控制情況均較前改善,其中B組患者的改善情況好明顯好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B組患者的自我效能評分要明顯高于A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護理管理上,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加強社區(qū)衛(wèi)生干預能夠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效果,改善和控制患者血壓、血糖情況,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武麗娟.老年人高血壓及糖尿病社區(qū)健康管理與護理干預效果研究[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7(15).
[2] 胡家卿,王君麗.社區(qū)中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為管理方法及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