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為中老年組,各36例。結果 超聲影像學檢查中,青年組超聲惡性征象比率明顯高于中老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關鍵詞】青年女性;乳腺癌;超聲影像;病理類型【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2..02乳腺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一旦發(fā)病就會嚴重影響女性正常生"/>
劉云
【摘要】目的 研究青年乳腺癌患者病理類型及超聲影像學特征。方法 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在女性乳腺癌患者中擇取72例,依據(jù)年齡分組,其中≤42歲為青年組>42歲為中老年組,各36例。結果 超聲影像學檢查中,青年組超聲惡性征象比率明顯高于中老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年組腋窩淋巴節(jié)比率明顯高于中老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年組ER、PR陽性比例少于中老年組,HER-2陽性比例高于中老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乳腺癌患者中,青年女性較中老年女性超聲惡性征象更高、侵襲性更強、預后更差。
【關鍵詞】青年女性;乳腺癌;超聲影像;病理類型
【中圖分類號】R73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2..02
乳腺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一旦發(fā)病就會嚴重影響女性正常生活。近年來,乳腺癌發(fā)病率仍呈上升趨勢,且發(fā)病年齡愈加年輕化,威脅著青年女性的生命健康[1]。所以對于乳腺癌來講,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降低致死率。臨床上主要通過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早期乳腺癌,同時評價腫塊良惡性。本次研究針對我院收治的72例乳腺癌患者開展,研究分析青年乳腺癌患者與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病理分型及超聲表現(xiàn)。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72例,依據(jù)年齡分組,各36例。青年乳腺癌組中,年齡24~44歲,平均(34.8±5.29)歲;中老年乳腺癌組中,年齡45~76歲,平均(60.84±6.24)歲。72例乳腺癌患者均知情同意,且符合臨床關于乳腺癌診斷標準。對比青年組及中老年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方法:72例乳腺癌患者均經(jīng)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診斷,采用高頻線陣探頭檢測,檢測頻率設置為7~13 MHz。超聲檢查時,患者需采取平臥位,并將雙側乳腺、腋窩暴露,以乳頭為掃描中心,對周圍乳腺進行扇面掃描,隨后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全面掃查乳腺,包括腋窩、乳頭及乳暈區(qū)[2]。掃查過程中,一旦發(fā)現(xiàn)腫塊,要進行多方位掃查。超聲檢查中對惡性腫塊的定義為:邊緣毛刺征、后方回聲衰減、微小鈣化灶、周邊高回聲暈環(huán)及淋巴結腫大。
1.3 病理學檢查
結合國際病理分期標準,本文采取T1-T4形式描述腫瘤體積及病灶累及范圍??蓪⑹中g過程中所見腫塊體積分為以下幾種:T0:未見原發(fā)腫瘤;T1:可見腫瘤最大直徑不超過2.0 cm;T2:可見腫瘤最大直徑超過2.0 cm,且不超過5.0 cm;T3:可見腫瘤最大直徑超過5.0 cm;T4:腫瘤累及胸壁或表皮[3]。
1.4 免疫組化
通過免疫組化方式檢測雌激素受體ER與孕激素受體PR及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2。ER與PR分成陰性組、陽性組,將患者腫瘤細胞核進行計數(shù)染色,若存在1%以上的細胞核染色呈陽性即為陽性組,若少于1%為陰性組。人體HER-2受體分為兩種表達形式,即陰性組與陽性組,陰性組包括0及+,陽性組包括+ + +及以上,若HER-2表達為+ +,需運用熒光原位雜交法判斷,若有擴增為陽性組,無擴增為陰性組[4]。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32.0軟件進行相關數(shù)據(jù)計算,計量資料均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均應用x2檢驗,P<0.05,表明文中應用數(shù)據(jù)有意義。
2 結 果
2.1 對比青年組及中老年組超聲惡性征象
超聲檢查結果表明,青年組乳腺癌患者超聲惡性征象比率高于中老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2.2 對比青年組及老年組腋窩淋巴結發(fā)生率
比較兩組患者腋窩淋巴結發(fā)生異常腫大概率可知,青年組發(fā)生腋窩淋巴結腫大風險高于中老年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
2.3 對比青年組及老年組免疫組化特征
比較兩組患者免疫組化特征,青年組中ER及PR呈陽性比例均少于中老年組,兩組數(shù)據(jù)間存在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青年組中HER-2呈陽性比例高于中老年組,兩組數(shù)據(jù)間存在差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 論
青年女性與中老年患者病理類型及超聲影像學特征有所不同,主要影響因素如下:青年女性新陳代謝能力較中老年女性強,體內(nèi)營養(yǎng)物質(zhì)較多,更有利于腫塊生長;青年女性卵巢功能較強,雌激素水平較高,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腫塊生長;青年女性乳腺組織更致密,不易發(fā)現(xiàn)腫塊;除上述幾種生理因素外,青年女性缺乏對乳腺癌的認知,沒有定期進行乳腺檢查;青年女性更易發(fā)生乳腺炎、乳腺纖維瘤,進行相關檢查時,可能出現(xiàn)漏診或誤診,進而延誤病情[5]。因此,要加大對青年乳腺癌的重視,掌握青年乳腺癌病理及超聲征象,這對于早期診斷、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此外,女性自身也要重視乳腺癌,定期進行篩查。結合本次研究結果可知,相較于中老年組,青年組在超聲檢查中,惡性征象比率更高,包括周邊高回聲暈環(huán)、后方回聲衰減、微小鈣化灶、邊緣毛刺征等;青年組腋窩淋巴結腫大比率明顯高于中老年組;青年組患者ER及PR陽性比例少于中老年組,HER-2陽性比例高于中老年組。
綜上所述,青年女性與中老年女性相比,超聲惡性征象比率更高,侵襲性更強,所以臨床要重視青年女性乳腺癌。超聲影像學征象對于早期診治乳腺癌來講,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 吳曉琴,鄒 麗,胡 慧,鐘潔愉,劉曉嶺,孫德勝,韋 偉.術前超聲造影聯(lián)合細胞學檢查判斷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狀態(tài)122例分析[J].臨床外科雜志,2020,28(01):49-52.
[2] 林鳴琴,莊淑蓮,楊 爽,曹君妍,張 婷,肖嘉哲.乳腺影像學報告及數(shù)據(jù)系統(tǒng)分類對肉芽腫性乳腺炎與乳腺癌鑒別診斷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裝備,2020,17(03):75-79.
[3] 付明剛,李龍均,高軍喜.乳腺浸潤性導管癌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BB與超聲造影特征的相關性分析[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20,34(04):347-350.
[4] 王 璐,史鵬麗,鄭繼慧,李偉杰,馬靈芝.青年女性乳腺癌患者臨床病理及超聲影像學特征分析[J].腫瘤研究與臨床,2018,30(03):169-172.
[5] 黃佩佩,朱張茜,陳艷梅,陳 斌.自動乳腺全容積成像與乳腺癌分子亞型的相關性研究[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9,48(05):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