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茜茜
【摘要】目的:研究肺結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結核桿菌采用不同檢測方法的臨床價值。方法:病例樣本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時間段我院收治的84例肺結核患者,收集其肺泡灌洗液,采用Xpert MTB/RIF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離心涂片法、960培養(yǎng)法,評估不同檢測方法的檢測結果。結果:評估不同檢測方法陽性率,Xpert MTB/RIF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高于其他方法(P<0.05)。結論:肺結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結核桿菌采用Xpert MTB/RIF法、改良抗酸染色法診斷臨床價值突出,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肺結核;肺泡灌洗液;結核桿菌
【中圖分類號】R52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1-0086-01
肺結核屬臨床常見慢性傳染性疾病,致病原因為結核桿菌感染。細菌培養(yǎng)是臨床診斷結核桿菌感染的金標準,其主要缺陷為診斷耗時較長,對診斷環(huán)境及生物安全性要求較高,敏感性偏低[1]。抗酸染色法、Xpert MTB/RIF法屬臨床診斷結核桿菌感染的全新技術,本次研究通過對我院1年時間內收治共計84例該疾病患者資料的研究分析,重點探討肺泡灌洗液中結核桿菌采用不同檢測方法的臨床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9年1月為本次研究起始時間,2020年1月為本次研究終止時間,研究樣本數(shù)量共計84例,全部患者經(jīng)影像學診斷、病理診斷、細菌學診斷,均符合肺結核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46例,女38例,年齡范圍為35-57歲,年齡均值為(40.21±5.04)歲。
1.2方法
全部84例患者均行Xpert MTB/RIF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離心涂片法、960培養(yǎng)法檢測結核桿菌感染情況,檢測前醫(yī)師依據(jù)患者病變部位選擇需灌洗的肺段,于患者肺段支氣管開口部位插入電子支氣管鏡,注入2ml利多卡因實施局部麻醉,注入5-10ml生理鹽水反復灌洗,收集肺泡灌洗液15ml。
Xpert MTB/RIF法:將消化液加入BALF中,比例設定為1:1(v/v),將試管蓋子擰緊,利用旋渦振蕩器持續(xù)振蕩約30s。于室溫環(huán)境中放置約15min,如混合液中無明顯可見顆粒物,可在檢測試劑盒被加入2ml混合液。利用Gene Xpert儀器對試劑盒實施自動檢測2h進而顯示檢測結果。
改良抗酸染色法:將BALF混合均勻,取0.3mlNaOH溶液(4%)與0.9mlBALF于旋渦振蕩器中混合均勻,將消化完成的BALF0.5ml加入4型Cy-tospin玻片離心沉淀儀器中,離心處理5min后將玻片取下,并于恒溫干燥設備中進行干燥處理及抗酸染色處理,利用油鏡檢查,并分析記錄檢查結果。
離心涂片法:10ml一次性無菌試管中加入5mlBALF,離心處理10min(3000g),將上層清液吸出并棄去。利用底部沉淀實施涂片處理,面積設置為10mm×20mm。利用恒溫干燥設備處理后加入石炭酸復紅染液處理10min,脫色處理1min(鹽酸酒精3%),利用美藍復染30s,水洗并干燥處理后利用油鏡進行檢驗。
960培養(yǎng)法:50ml一次性離心管中加入5ml混合均勻的BALF,加入2倍體積消化液處理,旋渦振蕩使其達到完全消化。靜置15min,加入PBS,取混合液45ml進行低溫離心處理,離心時間為15min(3000g)。棄去上層清液,并將沉淀中加入適量PBS,重懸后取懸浮液0.5ml,加入MGIT內部實施培養(yǎng),操作中需利用抗酸染色確認培養(yǎng)陽性管。
1.3評價標準
評估不同檢測方法陽性率指標。
1.4統(tǒng)計學方法
為確保數(shù)據(jù)分析計算結果準確,采用SPSS23.0軟件計算各類數(shù)據(jù),本次研究中計數(shù)資料為(%),檢驗方法為χ2,如P<0.05,則組間有差異。
2?結果
評估不同檢測方法陽性率,Xpert MTB/RIF法、改良抗酸染色法高于其他方法(P<0.05)。
3?討論
肺結核屬臨床常見慢性呼吸系統(tǒng)傳染性疾病,結核桿菌感染是其主要發(fā)病原因,早期診斷并采取針對性治療干預措施是臨床防治肺結核的關鍵,為此醫(yī)師需結合患者病情合理選擇診斷方案[2]。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Xpert MTB/RIF法、改良抗酸染色法診斷陽性率高于離心涂片法、960培養(yǎng)法,提示其診斷結核桿菌感染臨床價值突出。離心涂片法、960培養(yǎng)法屬肺結核診斷的常規(guī)方法,離心涂片發(fā)主要缺陷為陽性率偏低,培養(yǎng)法需要較長的培養(yǎng)周期,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疾病的診斷[3]。改良抗酸染色法利用玻片離心沉淀設備完成結核桿菌采集,經(jīng)多聚賴氨酸處理的玻片能夠減少結核桿菌在檢測過程的損失。BALF經(jīng)消化液處理能夠將聚集的結核桿菌分散,可為醫(yī)師觀察涂片營造良好條件。改良抗酸染色法離心操作中濾紙將液體成分吸收,有效解決了結核桿菌在液體中存在浮力對檢測結果的影響,且涂片面積較小,可促進結核桿菌濃縮。Xpert MTB/RIF法是近年來應用廣泛的新技術,該技術操作中利用巢式PCR技術,敏感性顯著提高,可降低非特異性擴增總量,有效區(qū)分非結核與結核桿菌,操作過程自動化,并能夠在封閉環(huán)境中完成,可最大程度上確保生物安全,提高診斷準確率。
由此可知,肺結核患者肺泡灌洗液中結核桿菌采用Xpert MTB/RIF法、改良抗酸染色法診斷臨床價值突出,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柯創(chuàng)宏,韓煥欽,楊天驕,等.高通量測序技術檢測支氣管肺泡灌洗液在嬰幼兒肺炎病原學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20,34(04):398-400.
[2]?陳石,陳靜,魏瑜,等.特發(fā)性肺纖維化患者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Napsin A、KL-6、SP-A、SP-D表達的意義及與肺功能相關性[J].臨床肺科雜志,2020,25(04):565-569.
[3]?蔣慧,邵樂健,楊樹坤,等.塵肺病患者肺泡灌洗液TNF-α、IL-10、Th1/Th2水平的臨床意義[J].職業(yè)與健康,2020,36(06):72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