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大地》成名對妙講中國故事的啟示

        2020-12-09 14:21:43
        文化與傳播 2020年6期
        關鍵詞:賽珍珠鄉(xiāng)土大地

        賽珍珠(Pearl S. Buck)的長篇小說《大地》(The Good Earth),生動描繪了民國初期淮北農村的生活,1931年在美國一出版便獲得巨大成功。美國當時正深處經濟大蕭條的泥沼,更為不利的是,美國普通讀者對中國知之甚少而且也不感興趣①賽珍珠在其《我的中國世界》第102頁、彼得·康在其《賽珍珠傳》第148頁都表達了類似觀點。,即使他們少得可憐的中國知識也只不過是些“裹腳”、“長辮子”和“傅滿洲”之類的偏頗之見。然而就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中,《大地》居然獲得了連作者也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1]。小說出版的翌年便獲得了著名的普利策獎,為賽珍珠1938年獲得諾貝爾獎奠定了基礎。對于《大地》的成功,美國評論界的贊揚主要集中在“小說對中國人的刻畫方法:它竭力避免對人物進行臉譜化處理……書中找不出我們通常稱之為‘東方式’的特征”[2],“刻畫準確,如數家珍地再現了中國農民的生活及其風俗習慣”[3]。作為《賽珍珠傳》的作者,彼得·康認為,《大地》之所以獲得成功,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賽珍珠是講故事的高手”,二是《大地》聚焦土地,而“農民在土地上掙扎的故事格外能引起大蕭條年代美國人的共鳴”,三是小說所歌頌的儉樸也是“傳統(tǒng)的美國品德”[4]。這種觀點不無道理,但可惜的是,該書作者并未對其展開論述。姚君偉指出,“這部作品自身具有經典性……內涵的豐富性、理念的創(chuàng)新性、主題的普世性和審美創(chuàng)造性”使《大地》成為文學經典[5]。我們知道,文學經典的形成是一個建構過程,僅靠文學作品內在的“經典性”是不足以完成作品經典建構的。不過,毋庸置疑,《大地》的成功即使在80多年后的今天也是不容否認的。那么,一位美國作家講述的中國故事是如何獲得成功的?探索《大地》成功的原因不僅在學術上很有必要,而且對目前中華文化走出去具有諸多啟示意義。本文將從小說的主題、主要人物以及所描繪的時代三個方面予以分析。

        一、《大地》的主題——大蕭條時期的異域“美國夢”

        《大地》主要描寫王龍如何通過不懈努力從貧苦農民成為富甲一方的地主,這樣的主題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本土作家的鄉(xiāng)土小說截然不同。那時的中國鄉(xiāng)土小說,在《中國現代小說史》的第四章“從昏睡到覺醒的農民形象”中有如下論述:

        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的整個時期,中國社會處于長期的動亂之中……時代的艱難,農民的苦難,激起了有正義感的作家們的憤怒,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寫出了農民在水深火熱中的呼號、掙扎和覺醒。這個時期農民形象的意義主要在于對黑暗統(tǒng)治的暴露和控訴。這方面作品有王魯彥的《屋頂下》(1933年)……假若說上述農民形象主要還是在痛苦中的掙扎者,那么這個時期的另一類形象,則是在掙扎中的覺醒者。描寫這類形象的作品有茅盾的《春蠶》(1932年)……等[6]。

        上述小說出版于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幾乎都聚焦農民為生存而拼搏、掙扎的艱難生活,但沒有一篇像《大地》那樣講述貧苦農民憑借勤勞而發(fā)家致富的故事。我們不禁要問,同樣是描寫民國初年的中國農民,為什么賽珍珠與中國本土作家在小說的主題上迥然不同?

        “在追溯中國鄉(xiāng)土小說之源時,想必現代文學史家都不會否認魯迅小說是其發(fā)端……魯迅開創(chuàng)的現代鄉(xiāng)土小說模式,是‘五四’鄉(xiāng)土小說及其后重要鄉(xiāng)土小說作家和流派的被模仿式;魯迅開掘的現代鄉(xiāng)土小說母題是可不斷播撒拓展但不可超越的母題[7]?!薄棒斞甘钦驹凇逅摹瘑⒚芍R分子的立場來寫鄉(xiāng)土的,其全部鄉(xiāng)土小說都滲透著對‘鄉(xiāng)土人’那種無法適應現代社會與文化變革的精神狀態(tài)的真誠而強烈的痛心和批判態(tài)度[8]?!睋Q句話說,魯迅“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嚴峻冷靜的態(tài)度,挖掘著中國老一代農民的痛苦靈魂[9]。”可見,對于筆下的“鄉(xiāng)土人”,魯迅作為中國鄉(xiāng)土小說源頭其態(tài)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既然“鄉(xiāng)土人”“不幸”、“不爭”,中國本土作家的筆下就不大可能誕生《大地》主人公王龍式的人物。

        與中國鄉(xiāng)土作家不同,賽珍珠是美國傳教士的女兒,盡管早年在中國鄉(xiāng)村的生活使她對農村有了深入的了解,但她畢竟是身處中國社會卻又游離于中國社會之外的美國作家,中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中國小說界不大會左右她對中國農民的書寫,因而她會完全按照自己對中國農民的認識來構思她的小說。《大地》中的王龍從最初的貧苦農民,經過多年的辛勤努力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這樣的主題以及賽珍珠的美國作家身份,不禁讓人想起了“美國夢”。

        《大地》出版的同一年,《美利堅史詩》一書出版并首先提出了“美國夢”這一概念[10]。

        無論與生俱來的社會地位如何,“美國夢”是每一個人對于更好、更深刻、更豐富人生的美好愿景。這個夢想一直承栽著在經濟上飛黃騰達的機遇,但它同樣(或是更傾向于)包含著我們打破社會等級或是風俗習慣的不公正限制,將自身能力擴展到極致的機會。與之相伴的,是追尋更好生活物質條件、緩解日常生活中的疲憊與焦慮的愿望[11]。

        “美國夢”盡管是亞當斯提出的,但它所承載的精神和追求,并非始于亞當斯或者1931年,而是蘊含在1620年乘坐“五月花號”到達北美的首批英國移民,以及其后三百多年間一代代移民和美國民眾的開疆拓土和不懈奮斗中。亞當斯從美國民眾錯綜復雜的精神和物質追求中,提煉出“美國夢”這一概念,無疑高度概括了美國人民珍視公平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也讓那些在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蕭條中苦苦掙扎的美國民眾有了些許的精神寄托。既然《大地》與《美利堅史詩》是同一年出版的,因此賽珍珠在撰寫《大地》時“美國夢”這一概念還尚未出現。不過十分湊巧的是,《大地》里中國貧苦農民王龍的奮斗歷程,正好對亞當斯剛剛提出的“美國夢”進行了形象的詮釋和生動的展示。盡管《大地》的故事發(fā)生在遙遠的中國,主人公所遭遇的種種磨難美國普通讀者或許不一定經歷過,但生活的艱辛所留下的苦澀應該是相似的。王龍歷經磨難后成了富甲一方的顯赫人物,這不正是懷揣“美國夢”的美國讀者在經濟大蕭條的慢慢長夜中所殷切期盼的嗎?雖然《大地》所展示的是異域的“美國夢”,但這部小說仍然讓身處經濟大蕭條泥潭而且前途未卜的美國讀者看到了一線曙光,因為“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可能忽視‘美國夢’在過去這八十年間對于美國及其人民所產生的巨大影響。與宗教等其他強大的信念力量非常類似,‘美國夢’已經在美國人的日常生活深深扎根了,不僅塑造了選擇篤信它的追夢者們的世界觀,更影響著他們的決策和行動[12]。”

        在美國讀者眼中,《大地》是“美國夢”的生動詮釋,但小說的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卻并不知道她正在為亞當斯的“美國夢”準備腳注。這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首先,《大地》創(chuàng)作時“美國夢”的概念尚未提出;其次,長期僑居中國的賽珍珠并未感受到經濟大蕭條所帶來的切膚之痛,甚至“當時并不怎么注意到這件事[13]?!弊詈?,小說的“素材隨手可取,人物都是我極為熟悉的”[14]。可以說,賽珍珠對小說主人公命運的描寫基本上以她對中國農民的深入了解為基礎,并未受到外界的明顯影響?!?980年美國麥克米倫公司出版的《20世紀美國文學》一書則明確指出:‘《大地》所表現出來的文字上恰如其分的和諧,細節(jié)的真實性,史詩般的結構和帶普遍意義的主題,達到了完美的境地[15]。’”此外,《大地》的故事是中國的,但卻是用英語撰寫的,因此賽珍珠的目標讀者無疑是美國人。賽珍珠自幼生活在中國,即使在創(chuàng)作《大地》時也身處中國,但她始終是中國社會的“邊緣人”;與此同時,她自幼僑居中國,直到創(chuàng)作《大地》時仍然是美國社會的“邊緣人”。這種雙重“邊緣人”的特殊身份,使賽珍珠在觀察和描寫中國農民時,采取一種超然的態(tài)度,幾乎不受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讀者喜好等外在因素的影響。或許正因為如此,賽珍珠筆下的人物才真實可信、栩栩如生,反而吸引了無數的美國讀者。這也就是說,《大地》獲得巨大的成功,就在于它在一個恰當的時機向美國讀者講述了他們內心所期待的故事,盡管這個故事是異域的“美國夢”。

        二、《大地》的主要人物——農民

        《大地》以民國初年為歷史背景,以淮北貧苦農民王龍的頑強拼搏和發(fā)家致富為主線,塑造了以王龍和阿蘭為核心,包括農、商、兵、匪各色人等的人物群體。賽珍珠為什么將農民作為《大地》的人物主體,她在自傳《我的中國世界》中沒有解釋,即使她的傳記作家彼得·康在《賽珍珠傳》中也沒有明確說明?!洞蟮亍芬灾袊r民為主要人物,不是作家興之所至,而是有其深刻的生活體驗和認識基礎。賽珍珠是美國傳教士的女兒,成長于中國社會之中卻又游離于中國社會之外,或許正是她這種獨特的身份和生活閱歷,使她對中國社會主要階層的特點和社會潛能有著超乎尋常的準確認識。她說,“這一段的中國生活,使我強烈感受到,中國農民具有強大的力量。他們的心地善良,其精明智慧,令人吃驚,又令人愉快。他們說話超然調皮,簡明扼要。他們出于一種深沉和天生的世故,對生活采取一種直接了當的態(tài)度。我覺得,占中國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農民是人類的優(yōu)秀分子,然而,他們由于目不識丁而不被人注意,這簡直是人類的一大損失[16]。”但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我們年輕的中國知識分子和激進分子中間,那種腦力勞動者對體力勞動者的蔑視遠遠超過了他們的父輩。我多想讓他們知道農民是值得尊敬的啊!我想告訴他們,雖然那些農民目不識丁,但他們絕非無知,他們對生活的了解,他們的智慧和懂得的哲理至少比這些年輕人多得多,也毫無疑問地超出了許多老學究[17]?!笨梢?,賽珍珠對中國農民的態(tài)度,早已超越了同情,已經上升到欣賞、尊敬的程度。

        此外,《大地》出版后賽珍珠與以江亢虎為代表的部分旅美中國知識分子圍繞這部作品所展開的爭論,更加明確地表達了賽珍珠對中國農民的態(tài)度?!洞蟮亍烦霭婧蟛痪茫诿绹髮W任教的江亢虎在《紐約時報》上撰文責難《大地》。他說“與其說賽珍珠是一位肖像畫家,不如說她是一位諷刺畫家”[18],即賽珍珠在《大地》中對中國社會做了扭曲性的描寫。對此,賽珍珠立刻在《紐約時報》上撰文予以回應。

        令我更感興趣的是蔣教授①此處“蔣教授”即江亢虎教授,系該書譯者誤譯。信中所表露的觀點。我對他這種觀點簡直太熟悉了,而且一直為此感到悲哀。他說他們——指中國平民百姓——或許占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但‘他們’根本不能代表中國人,我不禁要問,如果一個國家的大多數不能代表這個國家,那么誰能代表呢?但我知道蔣教授想說些什么,即中國還有像他那樣的人。這些人想讓他們這樣一些為數不多的知識分子代表中國人,他們想讓那早已消逝的歷史,讓那些死者的畫像,讓古老的古典文學代表廣闊而豐富、悲哀又歡快的中國人生活。誠然,那些東西很有價值,并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但它們僅僅代表了顯示官階的頂戴②賽珍珠之所以說“它們僅僅代表了顯示官階的頂戴”,是因為江亢虎發(fā)表于《紐約時報》批評《大地》的文章,以西方學派的畫家為一位九品官員畫肖像畫為引子,指出肖像畫雖然十分逼真,但帽子頂端表示官階的頂戴沒有畫上,他的臉也被畫成了半邊黑半邊白。對這樣的肖像畫,不僅那位官員勃然大怒,就是江亢虎也覺得不能接受。江亢虎筆鋒一轉接著寫道:“當我讀到賽珍珠小說中的中國人物時,也產生了幾乎同樣的感覺。她對中國的描繪按她自己的觀點,也許是忠實的,但她實際上把中國畫成了半邊黑半邊白,顯示官階的頂戴當然沒有畫上?!保ㄒ娰愓渲? 我的中國世界[M].尚營林等譯. 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1991年版第312頁)[19]。

        《紐約時報》在刊載賽珍珠上述回信的次日刊發(fā)評論,明確反對江亢虎的觀點,而對賽珍珠的觀點予以充分肯定。

        賽珍珠不僅對中國農民的特點有準確的把握,而且對那個動蕩年代里農民的社會潛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她說,“如今,我能看得出來——當然大家都能看出——國共兩黨誰也難以很快取勝,因為在歷史上只有知識分子與農民結合起來時,事業(yè)才有成功的希望[20]。”能認識到這一點,對一位傳教士的女兒而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正是由于對中國農民的優(yōu)秀品格和對其巨大社會潛能的深刻認識,賽珍珠在《大地》中選擇農民作為小說的人物主體也就不足為奇了。

        反觀同一時期中國作家筆下的人物,盡管一些作家在其短篇小說中也以農民為主要人物,如茅盾的《春蠶》《秋收》和《殘冬》,葉紫的《豐收》、葉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等,但上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中國小說,尤其是著名的長篇小說,還尚未將占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作為主要的描寫對象。作為美國作家,賽珍珠比中國作家更早地將中國農民作為長篇小說的主人公予以刻畫,這或許是《大地》一舉成名的重要原因之一。從賽珍珠的信件以及美國主流媒體《紐約時報》對江亢虎和賽珍珠信件的評論來看,美國人想了解的中國,不是像江亢虎那樣的知識分子所“代表”的中國,也不是江亢虎所謂的祖先肖像中的“頂戴”所代表的過去的中國,而是由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所代表的真實的中國[21]。因此,在美國讀者的心目中,真實再現中國社會的小說自然不能不描寫農民,那么賽珍珠將農民作為其小說的主要人物顯然符合他們的閱讀預設,從而為《大地》在美國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三、《大地》所描繪的時代——當代

        《大地》并沒點明故事發(fā)生的年代,但從小說開端剃頭匠的一句“The new fashion is to take off the braid”(譯文:“時興的是剪掉辮子?!保﹣砜碵22],故事始于民國初年。作為作家,賽珍珠有權為自己的小說選擇任何時代作為故事的背景,不過她為《大地》選擇的卻是民國初年,而非在西方世界更具影響力的古代中國。我們認為,作家的這個選擇可能并非無意為之,不僅有多重考慮,同時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大地》出版于1931年,當時的中國軍閥割據、社會動蕩、民不聊生;再加上國外列強明搶暗奪,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也正是因為中國多年來積貧積弱、任人宰割,國際聲譽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在那些對中國稍有了解且無敵意的西方普通大眾眼中,這個遙遠的國度如果還有什么值得關注的話,就是她早已塵封于歷史的古代文明。因此,準備向上述西方讀者講述中國故事的作家,就面臨著艱難的抉擇:再現中國古代文明,或許能調動西方讀者的興趣,但這些小說家卻缺乏真實的生活體驗,因此也就不易讓自己的作品充滿生機和感人的力量;如果描寫滿目瘡痍的現代中國,西方普通讀者會感興趣嗎?創(chuàng)作《大地》之前,賽珍珠或許就有這樣的苦惱。不過,她以自己的耳聞目睹為素材,在《大地》中描繪了一幅現代中國苦難深重但人民自強不息的生活畫卷,并出乎預料地獲得了巨大成功。

        賽珍珠做出上述選擇應該是有多重考慮的。首先,賽珍珠自幼生活在中國,對當代中國有身臨其境的了解,對現實生活的酸甜苦辣有真實情感體驗,比起她從書本和民間傳說中所了解的古代中國,前者更加生動鮮活,更能激發(fā)作者的創(chuàng)作熱情。其次,她對當代中國和古代中國的態(tài)度存在明顯差異,這可從賽珍珠在《紐約時報》上那段話清楚地看到,即在古代中國與當代中國之間,賽珍珠更傾情于“豐富、悲哀又歡快”的當代中國。

        賽珍珠為其《大地》選擇當代中國作為時代背景不僅不是無意之舉,而且還是明智之舉??v觀賽珍珠幾十部中國題材小說,影響較大的多部作品都是反映當代中國的,這可以從國內出版的幾部重要的美國文學史或相關辭書得到證明?!睹绹膶W詞典·作家與作品》指出,賽珍珠的“作品主要以長篇小說為主,主要發(fā)表于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23]”,其后所列舉的小說都是反映當代中國的。反觀賽珍珠后期出版的一部虛構歷史小說《慈禧太后》(Imperial Woman), 或許能從側面進一步說明上述問題。賽珍珠的傳記作者彼得·康認為,這部小說是“她最好的小說之一[24]?!边@種觀點或許是傳記作者的溢美之詞,事實并不一定如此,因為彼得·康并未提供《慈禧太后》的銷量和評論界的觀點,而且?guī)撞恐匾膶W史也持不同觀點。《20 世紀美國文學史》在介紹賽珍珠時,主要聚焦她的著名代表作《大地》,但也指出:“《帝國的女皇》①這是賽珍珠小說Imperial Woman的另一個譯名。其后引用的《美國小說發(fā)展史》將其譯為《帝國婦女》。(1956)……等,但內容比較陳舊,觀點也落后保守,甚至偏激[25]?!薄睹绹≌f發(fā)展史》指出:“……《帝國婦女》大都是以陳舊、敵視的情緒來進行描寫的,從中反映出珀爾·布克②珀爾·布克即賽珍珠。女士的立場[26]?!薄睹绹膶W詞典·作家與作品》在介紹賽珍珠的重要作品時并未提及《慈禧太后》,則以無聲否定了彼得·康的觀點。

        當然,一部小說的成功與否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時代背景只是其中之一。無獨有偶,美國另一位作家Malcolm Bosse(1926-2002)以中國為題材的兩部小說的不同命運似乎不能不讓我們思考。The Warlord(1983)和 The Examination(1994)均以中國為題材,前者描寫現代中國,后者描寫明代四川一位書生赴京趕考,盡管故事曲折感人,但前者在美國讀者中的影響要大得多③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lcolm_Bosse 獲取時間:2018-11-27。既然是同一位作家的作品,這兩部小說不同的命運不能說與其不同的時代背景無關。

        四、啟示

        《大地》出版后獲得巨大成功,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本文僅從小說的主題、主要人物的選擇、時代背景的確立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分析顯示,賽珍珠在上述三方面的抉擇上,或有意為之,或順其自然,但從其結果看,她的做法無疑是非常明智的。賽珍珠是美國作家,在中國的國際聲望處于低谷的不利時期,她向其同胞講述中國故事并獲得巨大成就,這無疑對當下中華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我們知道,中華文化走出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其成功有賴于我們在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上作出的明智決策?!洞蟮亍返某晒o我們的啟示至少有如下三點。第一,賽珍珠在主人公命運的安排上,并未像她的同輩和后輩中國作家那樣,讓飽受天災人禍的王龍走上推翻舊制度的革命道路,既與賽珍珠對社會革命一直持有懷疑態(tài)度有關,更重要的是她或許清楚,在對待社會革命這一問題上,美國的普通讀者與她持有大致相似的態(tài)度;此外,王龍起初窮困潦倒最終富甲一方,故事的發(fā)展十分契合美國讀者的共同追求——美國夢??傊骷覍ν觚埫\的安排,完全符合美國讀者的閱讀期待。第二,賽珍珠基于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清醒認識,將她認為真正代表中國、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五的農民作為《大地》的主要人物,這就告訴我們,反映中國社會中的“大眾”而非“小眾”的作品,更有可能激發(fā)對中國知之不多的國外廣大讀者的興趣,畢竟只有透過這些“大眾”,外國讀者才有可能對并不熟悉的中國社會有一個更加接近真實且相對整體性的把握。第三,賽珍珠雖然清楚古代中國比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更讓人肅然起敬,但前者塵封于歷史,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生機,而后者盡管滿目瘡痍但卻觸手可及、鮮活生動,更容易引發(fā)當代讀者的閱讀興趣。雖然歷史不能假設,但如果我們設想一下,當年賽珍珠真如部分中國知識分子所期望的那樣,將關注的目光聚焦在“更加文明”的中國知識分子,尤其是曾留學國外的一小部分知識分子身上,或者將她的讀者帶回到燦爛但卻遙遠的中國古代,或者讓王龍這樣一位目不識丁的農民去探索中國社會未來的發(fā)展道路,《大地》必將失去自身所擁有的真實、豐富和生動而不為美國讀者所喜愛。

        《大地》是美國作家賽珍珠講述的中國故事,它的成功除上述三方面的原因外,作家的特殊身份對妙講中國故事也不無啟示。目前,中華文化走出去戰(zhàn)略主要由國內學者而非英美等西方學者主導,身份的差異往往使相關研究者忽視這一戰(zhàn)略實施過程中一些看似細微,實則影響重大的問題。中華文化走出去的目標受眾主要是西方讀者,他們的閱讀需求、閱讀期待、審美情趣等,西方學者與中國學者的把握往往不盡相同。這些差異難免不造成中國學者以國內讀者的閱讀需求、閱讀期待、審美情趣等替代西方讀者相關方面的情況。因此,充分認識中國故事講述者的身份特點,發(fā)揮優(yōu)勢,彌補劣勢,中國故事才有可能得到國外受眾的認可和歡迎。

        猜你喜歡
        賽珍珠鄉(xiāng)土大地
        親近鄉(xiāng)土
        科教新報(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大地之歌
        中國慈善家(2022年3期)2022-06-14 22:12:14
        賽珍珠:我在鎮(zhèn)江有個家
        華人時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3:00
        鄉(xiāng)土中國
        鎮(zhèn)江高等專科學校賽珍珠研究所簡介
        賽珍珠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我校召開
        21世紀中國賽珍珠研究述評
        大地之燈
        文苑(2018年22期)2018-11-19 02:54:26
        大地黃好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32
        裂開的大地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18禁|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ⅴ| 日本一级三级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亚洲第一女人天堂av|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少妇| 痉挛高潮喷水av无码免费| 免费的一级毛片|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成熟人妻换xxxx| 久久99热久久99精品| 国内成人精品亚洲日本语音|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成午夜福利人试看120秒|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 婷婷激情五月综合在线观看| 桃色一区一区三区蜜桃视频| 最新日本一道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高潮刺激叫喊视频 | 国产一区二区黑丝美胸| 午夜免费福利小电影|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四虎| 免费观看人妻av网站| 熟妇激情内射com| 一级毛片不卡在线播放免费| 黄片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欧美亚洲日韩国产人成在线播放| 无码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 | 一边做一边说国语对白|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精品久久久无码不卡| 亚洲av少妇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宅男|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2019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