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江蘇 南通 226000)
胎盤植入屬于產科急癥,其通常由各種因素致孕卵著床的底蛻膜缺陷,導致絨毛侵入或穿透子宮肌層引產時及產后大出血引起。近年來,臨床上剖宮產及人工流產等宮腔內手術數量增加,胎盤植入發(fā)病率也隨之上升,成為威脅孕產婦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1]。治療胎盤植入,傳統(tǒng)子宮切除方法會影響婦女身心健康,近年來臨床上開始使用保留子宮的保守治療方法。本文分析剖宮產術中胎盤植入的術中護理要點,以我院收治的54例植入性胎盤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具體情況如下。
以我院2017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54例植入性胎盤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手術中針對患者不同情況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分析不同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的臨床效果。此次研究中患者年齡21~42歲,平均(26.7±2.8)歲,所有患者均為胎盤植入,其中49例為前置胎盤,30例為前次手術后子宮瘢痕。
1.2.1 術前準備
護理人員術前向患者耐心講解相關疾病知識、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等,以緩解患者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颊哌M入手術室后,首先建立2條外周靜脈通道(避免末梢血管),頸內行深靜脈穿刺,監(jiān)測患者中心靜脈壓。對于胎盤植入面積大的患者,術前經由醫(yī)務科聯(lián)合檢驗科、輸血科、婦科、手術醫(yī)生、麻醉師、手術護士、兒科醫(yī)生及助產士進行病情討論,建立相關治療搶救方案以及確定搶救小組成員,以便術后出現(xiàn)突發(fā)情況時及時進行搶救。準備好子宮切除術中需要的器械及急救物品,包括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纖維蛋白原。做術前血交叉。調節(jié)手術室溫度,以20~25℃為佳,濕度控制為40%~60%。
1.2.2 基礎護理
密切觀察孕婦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尿量、尿色變化及孕婦宮縮情況、陰道流血量,患者陰道流血量觀察通過臀下墊聚血盆方式。針對術前較為焦慮及緊張的患者講解相關疾病知識、減少患者內心負面情緒,提高其治療配合度。針對胎盤植入面積較大,出血量較多患者應使用產科搶救應急預案,進行搶救小組成員分工。以專人負責添加手術臺上相關物品,添加后做好準確記錄;小組成員遣專人進行患者液體復蘇,根據情況進行適當靜脈輸液,注意纖維蛋白原溶解情況,確認已溶解后輸入,輸入液體均經過液體加溫儀調整為合適溫度及壓力,以醫(yī)囑及病人生命體征為依據輸入血液、冷沉淀及纖維蛋白原等膠體晶體液。手術中應記錄并統(tǒng)計患者出血量,記錄好患者紗布縫針增加情況及輸血情況。按醫(yī)囑進行動態(tài)血小板、凝血酶原時間、D一D聚體及血常規(guī)等指標記錄[2]。避免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出現(xiàn)。遣小組成員輔助檢驗科及輸血科等科室聯(lián)絡。根據實際情況準確估計敷料及紗布上的出血量。
1.2.3 預防低體溫及感染
監(jiān)測患者體溫,手術室內溫度穩(wěn)定為23℃,輸液溫度為36~37℃,沖洗液溫度為38~40℃。手術中手術參觀人數控制在合理數量內,避免手術中人員頻繁進出。護理人員應注意患者手術中體溫變化情況,及時遮蓋患者身體,以保持患者體溫。護理人員應遵醫(yī)囑與術前0.5~1小時給予患者抗生素,若手術時間超過3小時,則增加患者抗生素使用次數。給予患者高流量氧氣吸入。
本次研究中23例患者使用球囊壓迫,17例患者使用B-Lynch壓迫縫合術,8例患者使用雙側子宮動脈栓塞木,4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均康復出院。6例患者綜合治療后仍無法控制出血采用全子宮切除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康復出院。
胎盤植入易出現(xiàn)產后感染及出血癥狀,嚴重威脅產婦生命安全。臨床上采取子宮切除術具有較好療效,但會給患者身體及心理造成傷害,許多年輕產婦往往還有生育要求,子宮切除術會給其造成終身遺憾[3]。因此,保守治療方式近年來開始運用于胎盤植入治療中。
胎盤植入多發(fā)于剖宮產術中,其發(fā)病原因多樣。胎盤植入難以預測,往往在手術實施中才發(fā)現(xiàn)。患者出現(xiàn)胎盤剝離出現(xiàn)困難時,強行剝離胎盤,易導致子宮穿孔、子宮大出血等癥狀出現(xiàn)。臨床上治療胎盤植入治多采取子宮切除方法。胎盤植入面積較小時,可選擇保留子宮的保守治療方法。植入面積較大時,使用保守治療,容易引發(fā)患者大出血,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本文研究中23例患者使用球囊壓迫,17例患者使用B-Lynch壓迫縫合術,8例患者使用雙側子宮動脈栓塞木,48例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均康復出院。6例患者經過綜合治療后出血未得到控制采用全子宮切除術,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康復出院。因此,臨床上進行剖宮產手術時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手術方式及針對性護理,確保母子生命安全。
綜上所述:臨床上進行剖宮產手術時需要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手術方式及針對性護理,確?;颊呱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