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大化瑤族自治縣共和鄉(xiāng)中良小學,廣西 河池 530803)
朗讀是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模塊,也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一種渠道和方法,對于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必須要重視朗讀教學,立足學生實際選擇各種有效的方法對他們進行引導和訓練,以便使他們在讀書的同時感知各種語言文字的內涵、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等,從而不斷鞏固其語文基礎,為他們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小學生而言,朗讀活動可以有效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使其通過觀看、閱讀將相關的語言文字信息輸送到大腦,并通過思維運動進行感知和分析,然后在反復、多次的朗讀中更加全面、準確地領會相關語句的內在含義,有助于切實提高其理解感知力。與此同時,通過不斷朗讀各種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學生們會對各種詞語的應用、句子的結構、短語的搭配方法等產生深刻印象,進而將其轉化為自身的一種文化素養(yǎng),逐漸形成良好的語感。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是由豐富的詞句、精妙的寫法所構成的,所以小學生在長期的朗讀活動中會無意識地積累到各種優(yōu)質的寫作素材,并掌握各種遣詞造句技巧,繼而促進其寫作水平的不斷提升。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應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朗讀活動,并為他們預留充足的朗讀學習和積累時間,由此切實發(fā)揮朗讀教學的作用,輔助學生儲備豐富的寫作素材。
通過朗讀文章,小學生會結合具體的語句去想象其描寫的畫面,從而在抽象語句和形象思維的結合中切實感受各種自然風景之美,或是體會人物身上的精神之美,從而發(fā)自內心地通過朗讀去欣賞景物、評價人物,有助于增強其審美情趣,并在長期的朗讀積累中促進他們閱讀鑒賞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面對新的課文時,小學語文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們粗略讀一遍文章,借助工具書解決其中的生字,然后采用示范朗讀的方式為其演示具體的節(jié)奏、情感等,從而輔助他們掌握朗讀的要領。此時,教師可以先讀一句,然后要求學生跟讀,遇到比較長或是較復雜的語句時,語文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反復讀,直到其能夠準確把握該句的節(jié)奏和情感以后再開始下一句,當然,為了提高示范朗讀的專業(yè)性,小學語文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電教設備為學生播放課文的專業(yè)朗讀音頻,要求他們小聲跟讀,經過多次訓練之后再鼓勵其展示成果。
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切實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多媒體電教設備的幫助下組織配樂朗讀活動,以此來渲染氣氛,并促使學生在音樂輔助下傾注感情去朗讀課文,并由此增強其感知能力。比如,教師可以提前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與情感特點來選擇合適的音樂,并經過剪輯之后使其與課文的長度和朗讀節(jié)奏相適應,然后在課上播放出來引導學生朗讀,從而順利激發(fā)他們的興趣,使其在音樂情境中更加準確地把握朗讀的節(jié)奏、語調和情感,有利于不斷增強朗讀教學的效果。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還可以組織分角色朗讀活動,以此使學生將自己代入到具體的人物身上,通過親身演繹了解事件的發(fā)展過程、把握人物的性格和品質等,進而不斷提升其朗讀水平。例如,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指導學生們在小組中分配角色,然后熟記臺詞,并合作分析不同人物的性格、確定其說話語氣等,同時配合起來進行練習,之后再在班級中輪流表演,由此使學生們在分角色演繹的過程中完成朗讀任務,輔助其更加高效、準確地把握文本的主題和內涵,最終順利提高朗讀教學工作的質量。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調整個人的教學觀念,重視基礎模塊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各種技能,只有這樣才能發(fā)揮出本學科的教育價值,為其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有利的條件。鑒于此,語文老師在教學實踐中必須明確朗讀的重要作用,并在生本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利用各種科學的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使他們在形式多樣的朗讀學習活動中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繼而在潛移默化中推動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穩(wěn)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