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市兒童福利院慈愛學校,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培智學校對于學生的知識的教學相對更側重直觀感受,而并非理性的邏輯思考。語文學科自身存在豐富的內(nèi)涵及外延,同時也是學生生存和發(fā)展所必須掌握的基礎語言學科。傳統(tǒng)的培智語文教學較為死板,照本宣科、盲目講解,所以無法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因此語文教學務必用心、講究技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當前仍有一部分培智學校依然是沿用傳統(tǒng)的課程體系,其相對于現(xiàn)代實際生活間存在明顯差距,很難與當前培智兒童的身心特點和發(fā)展需求相匹配,所以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每個人之間都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培智兒童也不例外。當前我國大部分培智學校教師都是以集中教學為主要教學模式,對每個班級中的學生按照水平年齡以及智力等因素進行分層教學,但沒有充分考慮孤獨癥、自閉癥、多動癥等不同癥狀培智兒童所存在的差異之處,對其使用相同的生活語文教材和教學措施,導致分層教學模式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也無法真正實現(xiàn)個別化教學,無法讓培智兒童真正走出課堂,僅局限于應用語文教學進行教學,無法從生活中學習,無法做到邊玩邊學。單一、生硬的教學措施對于我國培智學生的語文教學效果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
當前我國培智學校的生活語文教師一部分是由普通小學調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是從培智教育專業(yè)畢業(yè)的。專業(yè)特教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及深厚的專業(yè)知識理論,所以通過專業(yè)特教教師的教學,可以讓培智兒童在生活語文方面的學習需求得到較好的滿足,但部分非專業(yè)教師自身缺乏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很難嚴格遵循科學教學理念,堅持從培智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及具體情況入手,通過生活語文教學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而是側重進行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因此教學效果不理想。
培智學校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要對教學理念進行革新,以更好地調動培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更快更好地實現(xiàn)相應的教學目標。所以培智學校必須要結合實際情況構建多樣化的激勵機制,注重本校教學資源,引導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創(chuàng)新,并側重培養(yǎng)培智兒童的生活自理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準確把握自己的教學目標與方向。除此之外,培智學校還需要定期為教師安排相關進修及培訓活動,確保培智教師的特殊教育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為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學工作的可靠、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培智教師還需要不斷總結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對象的不同確定最為合適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合理把握和應用不同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學生構建相應的教學計劃與措施,切實提升教學水平與質量。
培智學校在進行分班時普遍是按照學生的智力、適應行為能力及年齡等進行分班,但是因為不同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差異逐漸加劇,導致分層教學很難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所以為了能夠確保培智學校的生活語文教學活動得到有效落實,教師必須要充分了解各培智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差異之處,并結合學生的適應行為能力、接受能力、智力水平及年齡等各方面因素,尋找此類培智兒童的相近發(fā)展區(qū),并針對性地編寫最為合適的教學材料,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對教學材料進行修改和完善,落實分層教學。除此之外,還需要將中度智力障礙學生與重度智力障礙學生分離,進行合理編班,并合理選擇最佳的教材內(nèi)容與教學方法,盡可能實現(xiàn)教學模式的最優(yōu)化發(fā)展。
當前多媒體設備等信息技術教學措施在教育行業(yè)得到廣泛應用,所以培智學校的生活語文教學也應當主動接受和應用各類先進教學設備與措施,通過各種教學資源的積極整合,使得生活語文能夠與現(xiàn)代化教學措施合理結合,不僅可以讓生活語文的教學內(nèi)容更為直觀、形象和開放,還可以讓教師的教學資源與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借助多媒體等信息化措施,使得培智兒童可以置身于生動的語文教學情景中。在其中增加與實際生活密切聯(lián)系的相關元素后,可以讓學生對于生活語文相關的應用及遷移能力得到顯著提升,通過人機、師生及生生之間所形成的有效互動,充分調動培智兒童的學習興趣,使得其學習更為積極主動,讓生活語文的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例如在學習《收藏衣服》相關內(nèi)容時,可運用多媒體設備先為學生展示不同類型的衣服,讓培智兒童對衣服的類型有所了解,隨后再通過學生較為喜愛的動畫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生字詞,并以動畫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漸學習收拾和整理衣服,幫助其掌握收藏衣服的技能,提升其生活自理能力。
培智學校的教學對象是培智兒童,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側重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和生活自理能力。由于不同培智兒童自身的智力、適應行為能力及年齡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教師必須要明確自身在生活語文教學方面的不足并采取相應措施扭轉。要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開展教學,并做到寬容和耐心。要加強教師資源建設,不斷提升教學質量;結合培智兒童具體情況對教學班級進行合理調整,并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整合與利用,強化語文與生活間的聯(lián)系,讓培智兒童逐漸成長為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