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吉祥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中學,新疆 阿勒泰 836099)
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幾方面:自信心不足:缺乏交際和合作技巧:受中國文化中某些觀念如“言多必失”,“槍打出頭鳥”以及“害怕丟臉”等觀念的影響。
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模式、提問技巧都會對課堂教學產(chǎn)生影響。如果教師教學風格沉悶、教學模式落后、提問難易失當,難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不關心、無法做答或不愿做答時,他們只好沉默。相反,如果教師教學模式新穎多樣、教學風格輕松愉快,深受學生喜愛,且教師善于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問題、適時拋出問題,課堂沉默根本無從說起。
學生認為自己的英語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從而選擇沉默,探究其深層原因是自信不足。自信即個人對自身能力,重要性,成功,價值的肯定程度。學生在課堂上的沉默行為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對外語學習,特別是對語表達不夠自信造成的。我們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沉默的學生,通過老師的引導,大都能夠準確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但由于他們對自己的口語不夠自信,所以不敢開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課堂討論和英語學習過程本身失去興趣。
盡管中國是一個崇尚集體主義的民族,但是,中國學生卻非常缺乏與人溝通與合作的技巧,特別在使用外語時,有限的外語水平,加上缺乏交際策略和技巧,導致課堂小組活動很難開展,從而使沉默成為英語課堂中的普遍現(xiàn)象。沉默的學生不善于應用、擴展、或傳遞所學的知識,因為知識的應用、擴展、或傳遞都與對話密切相關,而進行對話,就要求與他人合作,要求冒險,信任,接受,寬容他人。然而沉默的學生通常比較自閉,要想使他們參與對話,就必須鼓勵他們,給他們營造一個輕松、安全的對話環(huán)境。
中國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比較含蓄,擔心”言多必失“。中國學生從小接受的也是”多聽少言“,”填鴨式”的教育。學生在課堂上的沉默行為是其文化的反映,他們不善于也不習慣表達自己,即使有自己的想法,在權威(教師)面前也不敢說出來。沉默,在中國文化中,是安分守己的行為,具有積極的文化內涵。而且,中國文化崇尚尊師重教,絕對服從老師,不敢挑戰(zhàn)老師的權威,傷及老師的面子。說的主動權絕對掌握在老師手里;除非老師點名,否則不得發(fā)言,主動發(fā)言的學生被視為對老師的不敬。所以在課堂上,學生“保持抗默”是禮貌和規(guī)范的行為。第二,教學方式不和諧。一些初中英語教師認為初中學生處于打基礎的階段,其在課堂上往往強調聽、記、做筆記等,學生可參與環(huán)節(jié)較少,長期單向性的課堂模式,則容易出現(xiàn)課堂“無聲”的狀況。
很多學生表示英語課堂的沉悶氣氛讓他們感覺壓抑,希望可以早點下課結束折磨。而有些學生則表示學習英語實在是浪費時間,和自己所學專業(yè)不符,加上課堂氣氛沉悶,對英語產(chǎn)生厭惡感。面對這些情況,老師應該選擇自身和學生都較為感興趣的話題和課題,不斷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盡可能地利用一些有利于課堂互動的教材和PPT 或者短片進行授課,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不斷引導學生自行思考,改變沉悶的課堂氣氛,消除課堂沉默的現(xiàn)象。良好的師生關系,和諧的課堂氛圍,可有效改善英語課堂沉默的局面。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引導者、朋友的身份,主動與學生建立輕松平等的師生關系;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全面開導學生,讓學生知道積極的課堂表現(xiàn)并非是狂妄、出風頭的表現(xiàn),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只有這樣,才能拉近師生距離,消除學生的課堂焦慮感,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課堂沉默現(xiàn)象自然會有所改善。
學生之所以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沉默,多半是因為和老師缺乏交流,缺乏來自老師的鼓勵和支持。老師不僅僅要傳授知識,也要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將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不平等感降低,和學生做朋友,了解到學生對老師的需求和希望,降低學生的焦慮和自卑感,讓學生感覺到學習英語的動力和鼓勵。只要消除學生的焦慮感和自卑感,學生自然而然地就會愿意進行課堂交流。
學生在單獨面對老師的提問和交流的時候存在一定的焦慮和壓力,可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間進行交流和討論,有效消除壓力和焦慮,使小組討論變得比較輕松、愉快。在進行小組討論的同時,每個學生都將自己的觀點說出來,最終將小組成員的每個觀點融合,集合成小組意見,不僅可激活學生的思維,而且可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不用擔心回答錯誤會受責備或懲罰。
課堂沉默與教師教學能力、提問技巧有直接關系。教師教學教學方法豐富,提出的問題貼近生活實際、兼顧學生興趣愛好,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會產(chǎn)生較好的反響。
針對學生的課堂焦慮、從眾心理,教師可以通過多樣教學方法的運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以對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自信心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如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全英文授課,給學生提供英語表達示范;運用多媒體、圖片、視頻、故事進行情境教學,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消減其英語課堂恐懼;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以小組或團隊的形式聚集在一起,通過互助、合作學習實現(xiàn)共同目標,為學生提供更多參與學習、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加強教學互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信心;開展英語學習自主學習輔導,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提高英語水平。
綜上所處,改善課堂沉默是值得初中教師思考的問題。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象,教師應在不斷提高教學能力的基礎上,營造積極、和諧的教學氛圍,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互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