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玲
龍口市龍礦學校,山東 龍口 265700
初中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性時期,是學生認知逐漸拓展深化的重要時期,是人三觀確立、人格塑造的基礎時期?,F(xiàn)存在的主要問題就是初中生由于對道德認知淺薄,法律意識淡薄,而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犯罪,例如打架、校園霸凌、盜竊、持刀等等,學生對于自己行為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后果知之甚少,甚至于產生一種正義凌然的錯覺,這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對學生的未來人生造成不可磨滅的負面影響,甚至于影響社會的未來發(fā)展。這一情況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就是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還處于發(fā)展階段,還沒有實際的發(fā)揮作用,產生引導效果,因此,需要結合具體的目標,確定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具體優(yōu)化對策,具體優(yōu)化操作。
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內容相對較為抽象,較為枯燥,照本宣科,學生無法正常理解,教學的效率以及教學的質量無法保證,同時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會相對松散,以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都不,需要實際的優(yōu)化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式。通過創(chuàng)設道德與法治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從實際的環(huán)境以及場景中感受到教學內容的具體含義,例如在進行保護環(huán)境教學前,教師安排學生對比性表演,通過各種模具替代,一組表演破壞花草,亂扔垃圾等行為;一組表演保護環(huán)境,種植花草,不踩踏草坪,以及保護小動物等行為,讓學生在觀看表演之后,討論這兩組行為分別會造成的影響,以及這兩組行為哪種是合理正確的,逐步的引導學生了解保護環(huán)境的概念,保護環(huán)境的價值,以及保護環(huán)境的具體行為,再讓學生反思自身的行為,對于能夠實現(xiàn)保護環(huán)境的繼續(xù)進行,對于不符合保護環(huán)境理念的及時糾正,及時停止。該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直觀的理解教學內容,直觀的感受各種行為,各種言辭產生的影響以及展現(xiàn)的效果,能夠更好的、更加具體的引導學生改正自身錯誤的觀念以及行為,實際的提升自身的修養(yǎng),強化自控能力。
提問教學法能夠大大的強化學生參與感,以及讓學生能夠不斷的思考,處于一個思維活躍的狀態(tài),能夠保證課堂的集中力,能夠保證對于知識吸收的效率以及對于知識理解的深度。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提問教學法的具體操作為:教師根據(jù)具體的教學內容,提前安排好提問的大致時機,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問題拋出,讓學生探討,進而引出后續(xù)具體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深度,逐步的深化問題,讓學生能夠逐步的適應,能夠在不斷的分析探索中得出答案,理清知識內容體系,以及知識內容的具體價值等,例如在依法治國內容教授時,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淺顯易懂的法律知識來加以提問,逐步的引導學生理解依法治國,再讓學生分析依法治國基本內容的存在意義和價值,以及其內容的具體含義等,再深入的分析依法治國對于我國的重要性等,讓學生能夠全面的理解以及掌握依法治國相關知識。在此過程中還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能夠提出存在的疑問,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探討,加以指導,讓學生能夠在思考過程中逐步的解決自身存在的疑惑,或者通過與其他學生共同分析探討來解決問題,讓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更為活躍,內容更為豐富,學生學習更為積極。
家庭對于初中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是不可替代的,家庭的觀念、家庭的處事方式、行為習慣等,都會隱射到學生身上,會在學生的行為舉止、言辭態(tài)度中展現(xiàn)出來,因此,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質量,需要緊密的聯(lián)合家庭教育實施。學校能夠安排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時間以及空間極為有限,學生能夠掌握的相關知識也偏向于理論化,這不利于學生的行為糾正、學生的觀念端正,因此,教師需要積極主動的聯(lián)系家長,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能夠及時的向家長反映學生的心理、思想等方面的變化,讓家長及時重視。同時在于家長溝通過程中,需要及時的給予引導意見,讓家長能夠實際的操作,能夠發(fā)揮作用,同時教師也能夠從家長反饋的信息中了解學生的狀況,學生的難點以及學生的想法,及時的調整教學方式,讓教學進展更為順利。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研究價值在于,能夠優(yōu)化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發(fā)揮具體的作用,保證實現(xiàn)新課改背景下對于學生思想、觀念、法律思維等的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為未來社會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推動社會的進一步壯大,推動社會環(huán)境氛圍的進一步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