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第七中學,吉林 通化 134100)
引言:針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來講,高中屬于關鍵時期,該階段學生面臨著較多的課業(yè)和較大的升學壓力,并且各個學科對于知識架構構建的需求都不同,特別是數學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自主探究能力,是高中學習中的一大難點科目。在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對信息技術進行靈活運用,進而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基礎。
在以往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因為硬件資源有限,教師只能通過黑板、粉筆、書本、教師制作的簡單教具,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講解[1]。學生每天都面對黑板,長期以往會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和抗拒的心理。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普及,在很大程度上使課堂的教學工具得到了豐富,經過各種形式的教學工具,使學生的視覺疲勞得到緩解,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把知識點展現給學生們。多媒體課件,主要是指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動畫、圖像、文字、音頻、視頻等,結合教案,設計開發(fā)制作知識點,最終形成課件。并利用投影儀,把課件投影在大屏幕上。這樣的教學模式和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展現給學生的知識形式變得更加多樣化,不僅有文字表現,還有圖像表現、動畫表現等等。并且,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可以節(jié)省教師的板書時間,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
例如,在講解“空間幾何體”時,在以往教學過程中教師基本上都是利用畫圖或者是實物展示的形式,指引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進行觀看。通過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教師可以充分利用3D 建模軟件,把空間幾何體結構呈現給學生。在3D 建模軟件中,空間幾何體可以進行360 度旋轉,以便于學生對空間幾何體的結構進行觀察,并且也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有很多學生都是因為教師教學模式不恰當進而對數學學習喪失興趣,對教師課堂上講解的知識也不予理會[2]。而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調動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數學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教學情景,進而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利用教學情景來對新知識進行導入,使學生可以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時,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不要過于幼稚,可以創(chuàng)建一些具有故事性的情景、問題式情景、啟發(fā)式情景。此外,教師需要設計適合多人進行的情景,盡可能指引全班學生參與其中,進而有效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解“概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設計動畫類的問題情景:計算機畫面中的一個硬幣在被扔出去以后,隨機出現正面和反面的一個小動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把該動畫先播放給學生,進而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力。緊接著,教師可以拿出一枚硬幣,并投擲出去,向學生進行提問:硬幣落地以后是正面還是反面?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還可以為后續(xù)的學習活動做好鋪墊。
在以往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的教學目標都是為了應付老師,使學生可以順利的度過高考進入好的大學,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都側重于講解知識給學生,講解常考例題給學生,從而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3]。而實驗教學,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能力。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把理論知識和實踐進行融合。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部分實驗教師不方便操作,這時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實驗教學。利用虛擬實驗,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意識到理論和實踐之間的聯系。
例如,在講解“隨機事件的概率”時,教師都是指引學生多次進行同一件事情,并對所有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對計算機事件隨機概率進行計算。在該過程中,教師和學生需要進行多次實驗,很難操作。這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組織學生進行模擬實驗。通過計算機模擬實驗,可以在短時間內對上萬次的實驗結果進行得出和統計分析,進而加深學生對該部分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可以學會利用隨機概率知識點對實際生活問題進行解決。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有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根據教學內容,對信息技術進行靈活運用,進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此外,在應用信息技術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不要盲目的進行應用,可以把信息技術教學和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融合,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