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金
初中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活動的實踐可以促進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人才,這樣解釋的原因在于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引導者和教育者。從表面上看開展心理健康與德育教學活動是為了作為一種媒介溝通交流、實際應用。深層次來看卻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心靈,對思想境界進行提升的一個過程。而德育教育恰恰作為提升思想道德水平,凈化心靈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學生成長為德藝雙馨、全面發(fā)展的未來人才,是呈現(xiàn)良好教學成果的不二之選。
對一個學生來說,從小就開始進行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十分有助于增強其自信心以及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態(tài),自信心和樂觀的心理能讓學生健康成長。很多初中生學習知識的狀態(tài)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tài)。但是在初中課程中加入心理健康與德育教學就會使學生的心態(tài)變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的滲透能潛移默化地讓學生的心態(tài)變好,學習主動性變強,所以在初中日常教學中滲透進心理健康與德育教學是很有必要的。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數學校都只重視對學生進行教科書上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方面的培養(yǎng)關注較少。隨著新課標改革之后,學校才開始慢慢重視對學生的心理以及德育培養(yǎng)。在初中階段重視心理健康與德育教育,能有效地讓學生認識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培養(yǎng)正確的三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如果一個學生的心理比較健康并且德育思想較高,他也會更加認真地去學習,這對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是很有幫助的。
初中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要想良好的進行開展,就需要相應的方法和措施。首先需要做好的就是激勵策略,老師對于自己進行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的過程和結果,并沒有進行良好的記錄,缺少及時地反饋。而相對應的活動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活動數量較少。若想要良好地開展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我們首先就要解決這些問題。
在初中階段進行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都是弘揚傳統(tǒng)美德,比如說堅持不懈,勇敢、善良等等,以此來幫助學生樹立道德修養(yǎng)和精神品質,長大后為社會貢獻力量;但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社會負面信息與消極想法影響學生的心志,這就需要老師用德育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當一個老師能夠和他的學生更好地相處,和他的學生們在課后能像朋友一樣交流的時候,這個老師在進行上課教學的時候會容易得很多,學生們會更加配合這個老師的課堂,會更加尊敬這個老師,從而課堂的氛圍也會更好。當學生和老師的距離被拉近了的時候,開展教學活動會方便很多。所以老師應該不要過高抬高自己的位置,盡量親和地去和學生交流,樹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造出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這能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主動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試想一下,如果老師和學生的關系不好,學生們很討厭老師對老師反感,那么學生也就會隨之討厭這門科目,也就不會好好學習。所以老師和學生建立一個平等友好的相處模式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德育素質有著十分大的幫助。
在老師開展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給學生進行激勵是很有幫助的。這種激勵不是盲目去激勵,老師要把握一種尺度對學生進行鼓勵。在學生獲得成功時候,老師不能過分地夸贊學生,因為一味地夸獎會讓學生很驕傲,學生就會容易自滿,所以老師要適當地夸獎,然后指出學生存在不足的地方,并對其進行一定的鼓勵,讓學生繼續(xù)加油。還有當學生遇到挫折的時候,老師也應該適當地去 鼓勵學生,讓學生意識到其實自己也是優(yōu)秀的。老師掌握好激勵的適度性,能夠很大程度上優(yōu)化學生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學。
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的滲透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所以老師要把心理健康以及德育教育滲透進初中日常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得到全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