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銅仁市玉屏縣大龍中心幼兒園,貴州 玉屏 554001)
班級就像一個家,而班主任就如同這個家的戶主,承擔著建設班級、帶好班級的重任。班主任班級管理角色原版作為班級管理的“管理專家”。而現(xiàn)代教育意義上的班主任,其角色內(nèi)涵應該是豐富多元的。她是幼兒與家長、教師與保育員、學校對話的一座不可缺少的橋梁。幼兒園班主任工作與中小學的班主任工作有著本質(zhì)相同點,又有因教育對象和教育環(huán)境不同所具有的特殊性,既有對不同崗位教師的管理,又有對不同個性的幼兒的管理;既有對生活的管理,又有對教育教學的管理;既有對人的管理,又有對物的管理等。所以班主任是幼兒園班級管理的核心力量。班主任的素質(zhì)如何,直接關系到素質(zhì)教育的成敗。
如果說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班主任只靠已有經(jīng)驗,就可以一直把這個職務做好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每次接觸的幼兒、家長、老師都是不同的。所以班主任需要學習《幼兒園游戲化課程》《學前心理學》《幼兒園班級管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幼兒園教師專業(yè)標準》《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從而不斷的探索、研討、反思、嘗試,在學前教育理論知識和具備專業(yè)技能的情況下,更快地熟悉和了解幼兒。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行舉止,讓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才能練到“幼兒無小事,事事皆教育”的高超教育技能。
幼兒園班級管理中會出現(xiàn),保育員只負責打掃衛(wèi)生,孩子受傷或環(huán)境創(chuàng)設與我無關。教師只負責教育教學,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與我無關。班主任像“領導者”分配任務給“下屬”,當“下屬”落實不到位,班主任會以漠視姿態(tài)或者指責“下屬”行為。這樣一盤散沙又沒有凝聚力的家庭,又如何能夠溫馨和諧、團結(jié)奮進呢?所以班主任需要科學合理地處理好與教師、保育員之間的關系,這是幼兒園班級工作的一個關鍵。在與教師說話時以平等身份,利用線下、線上平臺一起學習《規(guī)程》《指南》《銅仁市幼兒園一日生活保教常規(guī)》等。讓彼此明白“教師和保育員是幼兒園班級管理的主要承擔者,肩負著對幼兒進行教育和保育的雙重任務”。讓大家的責任意識、核心意識、教育觀等有所提高。
1.要有沉穩(wěn)冷靜的自制能力
作為班主任除了要管理好自己的班級和幼兒,還要處理一些幼兒園、班級之間、家長之間的突發(fā)事件。所以幼兒園的班主任善于自我控制,保持冷靜、沉著的情緒。比如:姚老師在看護孩子過程中,藍藍頭上被撞了一個包。作為班主任要遇事不怒,不要先找問題,而是先找解決辦法。首先,用毛巾包裹冰塊,冰敷藍藍頭上的包。然后,向姚老師和孩子了解情況。最后,我注意調(diào)控自己的感情和言行,使幼兒在心境良好的情況下接受引導。向家長進行解釋,緩解彼此的情緒波動。對姚老師分享一些流鼻血、摔倒后、擦傷等如何處理。
2.懂得換位思考
俗話說:“想要家長支持工作,首先你得讓家長知道如何支持工作。要想家長換位思考,首先你得先學會換位思考?!北热纾捍蟀嚅_展《愛生課程》只有教具沒有學具,這個時候就需要利用家長資源。我把《小貓釣魚》的內(nèi)容分享在班級群里讓家長去復印或者自制一本。全班41 位家長都給孩子準備了。有的老師問:“你們班家長怎么這么支持?”我說:“作為班主任要了解自己的家長,針對不同情況的家長采取不同的溝通策略。要利用家長會等時間,告訴家長接下來我們將要做些什么、需要家長如何配合、孩子可以獲得哪些方面的發(fā)展等。但是不能每次都要家長去準備學具,老師也得通過各種渠道想辦法獲得學具。長此以往才可以獲得家長很好配合率。
3.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
全面、深入、正確的觀察是班主任了解、教育幼兒和家長的基本功。家長素質(zhì)決定著家庭教育質(zhì)量,決定著家園共育的橋梁是否能夠建立以及是否牢固。
案例:恒恒從未上過幼兒園,來園就經(jīng)常發(fā)生咬人、打人、推人情況。教師和家長進行溝通時,家長的第一反應:“老師,怎么會?我家孩子是最乖的,從來都不這樣”。這個時候我以教育理論為指導,不能產(chǎn)生任何的負面情緒,應在幼兒和家長面前始終處于最佳狀態(tài)。我分析家長的心理特點、科學育兒觀念等。幫助家長了解學齡前幼兒的生理、心理特點。從而讓家長知道孩子出現(xiàn)以上現(xiàn)象,有可能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出于一種自我保護。也有可能是孩子不太善于社會交往,家庭環(huán)境中沒有過多的社交環(huán)境和對象等。通過教育對策的分享,老師與家長溝通頻繁的出發(fā)點是什么。從而讓家長知道如何引導孩子。
若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無疑班主任便是這工程師隊伍中的“先頭兵”,若說教師是一棵棵大樹,班主任一定是其中綠蔭最濃、其下幼苗最茁壯的一棵。這是我們幼兒教師和作為班主任的幸福,讓我們一起追隨著這些小天使,讓我們學著傾聽、學著觀察,走進他們,繼而走“進”他們,和他們一起,用眼睛看著這個世界,用耳朵聽著這個世界,用雙手轉(zhuǎn)動著這個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