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和政縣虎家小學,甘肅 和政 731200)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表達發(fā)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簡單實用,思維導圖是指利用左右腦的機能,通過運用人們的記憶、閱讀思維規(guī)律,幫助人們大腦在科學邏輯方面發(fā)展平衡。激發(fā)大腦的潛能。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性質,進行有效的小學作文教學,讓學生激發(fā)大腦潛力,培養(yǎng)小學生寫作興趣及寫作能力。
(一)思維導圖有利于學生大腦發(fā)展。大腦的分工明確,左腦主要進行詞匯、數學、邏輯方面的管理,而右腦則進行思維、圖像、想象及整體意識等方面的管理。人進行采集活動都是右腦進行的,右腦會對外界信息進行處理,識別有用的信息,因此右腦具有自主性,對小學寫作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右腦的發(fā)展,提高想象力。大腦的工作形式是一種網狀的圖像結構,而思維導圖是根據大腦的工作方式進行設計的,是大腦思維的外在表現。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主要階段,在小學作文教學時采用思維導圖,符合大腦發(fā)展的特點,使大腦得到充分的開發(fā)。
(二)有效的教學理論。相關的教學理論提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時間、精力和資源的投入,達到較高的教學成果,滿足社會及個人的發(fā)展需要,所以,對小學作文教學運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同時,提高教師的工作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運用思維導圖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思維導圖的工作方式,實際上就是讓學生通過在電子畫板隨意記錄自己的建議,簡單地說就是在畫板上進行擬草稿。思維導圖的小學作文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思維導圖可以根據學生自己個性,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沒有規(guī)定的草稿格式,讓學生在想象時更順暢,不會出現中途折斷的狀況。
例如,學生在寫《我的媽媽》的時候,小學生因為知識能力有限,可能在短時間內無法聯(lián)想到用來形容媽媽的詞語。而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學生可以通過畫圖方式記錄媽媽的一個微笑、自己的小床、豐盛的晚餐等聯(lián)想到媽媽經常幫自己打掃衛(wèi)生,是個愛干凈的人;經常鼓勵自己,是個溫柔的人等。學生不用花費精力用來記錄寫作素材,在聯(lián)想過后,發(fā)現思維導圖中會有很多可以寫作的寫作素材,教師長期使用思維導圖的教學形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及想象力,做到一舉兩得。
(二)通過思維導圖可以建立良好的寫作思路。學生學習語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自身人際交往能力。小學生自己掌握的知識水平較低,所以在寫作過程中出現記流水賬的現象,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寫作思路。
例如,寫《我的家鄉(xiāng)美景》,在進行導讀思維建設時,學生們一開始可能只知道社會上談論的水上森林、娛樂中心等知名景點,可以引導他們家鄉(xiāng)附近的花草是怎樣呢?藍天白云呢?這樣學生就會根據教師的提醒,聯(lián)想就會越來越多,記憶也越來越深刻。然后可以在景物之間選擇一個進行舉例,可以是草,接下來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草的深綠、淺綠,及不同季節(jié)小草的狀態(tài),學生充分了解家鄉(xiāng)情況后,讓學生根據季節(jié)、草的顏色有節(jié)奏地寫草,最后寫成一篇主題明確,結構合理的文章。
(一)運用思維導圖進行選材構思。通過思維導圖進行材料的選擇,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散思維進行大膽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可以緊緊地圍繞作文題目所要表達的意思,避免出現對題意理解錯誤、跑題的現象。思維導圖作為小學作文教學中發(fā)散性的教學工具,可以明確的展現學生對作文素材的思維,學生就可根據作文題目進行有目的發(fā)散思維,使作文選材符合題意,結構整齊準確。
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寫作的構思。確立明確的作文材料之后,就是進行文章的構思,由于小學生自身知識積累不足,因此作文的構思階段是小學生最難掌握的部分,而思維導圖剛好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重點處理,思維導圖強調對學生進行小組教學,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小組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幫助進行寫作結構的建立,同時小組間的交流可以促進學生對之前的寫作素材進行進一步深化,便于在寫作過程中更靈活的運用。
(二)運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小學生在寫作時,即使有充分的寫作素材,但是最后成績往往不理想,出現小學生覺得自己寫了很多東西,卻沒有得到較高的成績,影響小學生自信心的建立,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學生在寫作時不會整理寫作素材,該先寫的后寫,該后寫的先寫,而且對寫作時的人稱不能很好把握,該用第三人稱的用了第一人稱,該用第一人稱的又用成了第二人稱,導致最后雖然寫了很多東西,卻文章結構混亂,所要表達的主旨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
這里仍然以《我的媽媽》為例,教師引導學生在寫作時采用總分總的結構,讓學生一開始進行總寫媽媽的外貌、及性格特點。然后根據小例子分寫媽媽在處理一些問題時的性格特點。最后對媽媽性格進行總結,這樣文章前后,讓人明白文章重點。還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主題—歸納式的,一開始先通過幾件事寫媽媽的性格,最后在進行統(tǒng)一介紹。讓學生根據模式進行套寫,時間久了,就有一套自己的寫作格式,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作文水平直接影響小學語文成績,因此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時要采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方式。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建立寫作時自信心,提高小學寫作的質量和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