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宸江
鋼琴即興伴奏具有較高的要求,特別是對于現(xiàn)場的應變能力要求越來越嚴格,其已經受到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如何體現(xiàn)出中職學校鋼琴專業(yè)學生的特色,則可以通過加強學生的鋼琴即興伴奏能力,教師通過將其與傳統(tǒng)的鋼琴教學相互融合的一系列方法,在保證傳統(tǒng)鋼琴教學進度的同時,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和對音樂的思維能力,幫助學生掌握理解更多之前讀譜所無法理解的技巧,提升鋼琴演奏的效果。
傳統(tǒng)鋼琴教學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的鋼琴教學,即通過指導學生和聲練習、伴奏音型等,以培養(yǎng)學生的樂感和美感。傳統(tǒng)鋼琴教學較少涉及即興演奏,主要以掌握鋼琴演奏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主[1]。但是從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出,鋼琴即興伴奏在音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加強兩者的相互融合刻不容緩,對兩者的融合和應用等的研究顯得十分有必要。
傳統(tǒng)鋼琴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讀取鋼琴樂譜中的音符信息,使用所積累的科學演奏指法,從而演奏出指定的曲目。鋼琴即興伴奏與傳統(tǒng)的鋼琴演奏有部分的差異性。例如:在表現(xiàn)形式上,演奏者無需稿子就能夠進行自由的演奏,這就對鋼琴演奏者的織體、和聲、曲式結構等音樂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鋼琴即興伴奏屬于即興創(chuàng)作,其具有較大的約束性和限制性,這就需要鋼琴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嚴格提升學生的音樂知識和音樂素養(yǎng)[2]。對整體的音樂風格等進行把握;不同情感應該用怎樣的鋼琴織體演繹等;指導學生在日常的鋼琴練習中,從思維上去注意旋律和音樂結構等方面的信息,以提升自身的音樂知識儲備。入門階段學生可以從音階、三和弦等基礎音樂技巧運用開始,在接受教師的指導和示范后,將之前在鋼琴曲目中攝取的織體等音樂語言得以運用。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運用即興伴奏的思維,根據現(xiàn)有的音樂作品展開,從和聲、織體、曲式等方面,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為觀眾呈現(xiàn)出更加完美的作品。
鋼琴即興伴奏的重要條件就是學生需要擁有較為扎實的鋼琴彈奏基礎。而基礎掌握的好、壞等對提升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基礎掌握的好壞與即興伴奏能力提升等具有較大的區(qū)別和不同。傳統(tǒng)鋼琴彈奏主要是以“機械性、填鴨式訓練”為主,學生需要在鋼琴教學中不斷反復練習才能全面掌握一些必要的鋼琴伴奏基礎知識,才能在之后的即興彈奏中創(chuàng)作出更加優(yōu)質的音樂。鋼琴即興伴奏主要是伴奏者通過自身掌握的一些技巧和能力,能夠為不同的曲目編制出不同的鋼琴伴奏樂譜,通過與演唱者進行合作,從而為觀眾表演一場視覺盛宴。同時,即興伴奏不僅僅是掌握相關的技巧,還需要較強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伴奏者熟練應用各種類型和弦和琶音等,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對音樂的旋律予以掌握和充分的理解等,則就會對即興彈奏失去學習的興趣。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根據學生喜歡的曲調或者音樂等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對提升學生的整體音樂表現(xiàn)或者即興伴奏的能力等發(fā)揮推動的作用。
鋼琴即興伴奏的前提是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一定的和聲能力,并且能夠善于運用和聲,能夠對和聲進行布局,控制聲部走向。即興伴奏能力想要得到提升,最關鍵的就是需要伴奏者不斷的提升自身的聽覺能力,掌握和聲節(jié)奏。另一方面即興伴奏還需要伴奏者對大量的作品進行深入的分析,了解詞曲,如此再能明確伴奏音型,達到渲染情緒的目的。然而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和歌詞的內容也都應是伴奏者需要掌握的。這就需要學生在開展即興伴奏時不僅需要積累更多的知識儲備,還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和音樂底蘊。這就可以看出:傳統(tǒng)鋼琴教學過程中開展即興伴奏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
傳統(tǒng)鋼琴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專業(yè)技能和專業(yè)知識,進而顯著提升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而現(xiàn)在很多中職學生過于重視即興彈奏,他們并不理解一首曲子背后所涵蓋的主要意圖和音樂的素養(yǎng)等。因此,傳統(tǒng)鋼琴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如何掌握彈奏樂曲的技巧,還需要讓學生在即興伴奏過程中通過多練、多想、多聽等,以感悟到音樂的本質,感悟音樂的內涵,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而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表現(xiàn)能力,僅僅采用直接灌輸的方式很難提升學生音樂表現(xiàn)力,無法讓學生從音樂中真正體會到音樂的本質,需要采用創(chuàng)新的練習方式,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聆聽音樂,以掌握音樂中所抒發(fā)的情感。
音樂素養(yǎng)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完成的,只有不斷對音樂進行擴展和閱讀,才能進一步理解音樂內涵,才能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能力。但是根據當前即興伴奏教學的情況可以看出,其主要采取的方法較為單一,學生的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加上傳統(tǒng)教學中僅僅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的一些創(chuàng)新性等得到了約束。因此,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升自身的專業(yè)技能,能夠幫助學生在見到樂譜時突發(fā)感想,第一時間演奏出較為動人的音樂,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即興伴奏能力。
鋼琴即興伴奏不僅具有靈活性強的特征,還具有一定的專業(yè)性。需要演奏者有一定的理論基礎支撐。由于中職院校在對課程進行設置時是將實踐教學作為重點,缺少理論內容的重視,這就導致大部分鋼琴即興伴奏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3]。因此,加強兩者的融合需要全面提升鋼琴教師的專業(yè)性,保障鋼琴即興教學課程的合理性。一方面,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和聲、和弦、音型節(jié)奏、演奏、作曲等進行全面的訓練,如何科學指導學生如何將這些零散的知識碎片的積累一步一步運用到即興伴奏里,提升演奏者的靈活度。另一方面,教師通過對學生的伴奏情況展開訓練后,幫助學生去了解更多伴奏的多樣性,了解當下最新的音樂風格,融合到教學里,從而提升鋼琴即興伴奏的質量。只有教師得到高度認可或者滿足專業(yè)要求基礎上,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為開展鋼琴即興伴奏奠定堅實基礎。
首先,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其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大量融入即興伴奏知識內容,通過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內容之后,幫助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其次,加強技能課程教師與理論課程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4]。理論教師根據教學需求和鋼琴即興伴奏的教學需求,將相關的內容組織成一個整體。并根據這些教學內容設立完善的教學計劃和教學方案等,從而讓學生科學掌握更多的理論知識,更好的完成鋼琴即興伴奏。最后,將教學方案落實到實處,只有掌握更多的理論和技巧后,才能提升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
1、合作練習,培養(yǎng)即興能力
即興更多的是對學生臨場應變能力的鍛煉,表現(xiàn)得是學生靈活應變的能力。為了鼓勵學生參與到即興演奏或者伴奏中,首先,教師對于即興表演同學給予鼓勵,在通過互評和自評的基礎上能夠勇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敢于承認錯誤,告知學生“失敗乃成功之母”,不僅敢于犯錯還要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即興的動力。其次,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生在進行不同曲目的演奏后,掌握一些演奏的技巧,然后學生在演奏過程中還需要對其進行替換,以加速度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即興能力[5]。在即興演奏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采取生生之間的合作訓練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訓練,即一個學生進行報目,另一個同學進行演奏。對于即興伴奏,則可以采取一個學生唱,一個學生伴奏的形式,學生們在試著加速度后,隨機轉變演唱的曲目,從而提升學生即興伴奏能力,同樣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儲備。
2、不同形式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默契度
即興伴奏不僅僅需要對自身要求進行完善,還需要考慮到演唱者的曲調、進度等進行考慮。但是在之后的伴奏過程中,學生們可能夠會遇到不同曲目的演奏者,這些演奏者的身份會發(fā)生較大的變化,學生在平時學習過程中,由于受到原來鋼琴教學過程中行為習慣或者演奏方式的慣勢,導致學生很容易在未來演奏過程中產生怯場或者無法正常合作的情況[6]。因此,在之后的鋼琴教學和即興伴奏過程中,應該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默契度,以提升整體音樂伴奏的質量。其中默契度更多是學生自身適應能力的提升,學生應該對不同的演唱者或者演唱方式進行靈活的適應。首先,教師在傳統(tǒng)鋼琴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固定的某一個組合進行分組練習,其次,將不同的學生組合進行打亂之后開展合作練習,讓學生在面對不同學生組合之后,能夠適應更多不同的演唱形式。例如:開展班級內的合作;不同的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以讓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不同演唱方式,從而形成一種新型的即興伴奏模式。
3、推陳出新,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量
即興演奏不僅僅需要靈活應變的能力,還需要讓學生自主的掌握演奏基礎。即能夠積累更多的知識量以應對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們雖然在演奏的過程中會根據曲譜進行演奏,但是在即興表演的過程中,并不能根據曲譜進行彈奏。因此,為了能夠讓學生更靈活的演奏出該作品,需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容量,特別是能夠讓學生對曲譜中的曲目進行回憶。因此,為了加強這方面的訓練,如果采用多練習的方式并不能達到鞏固的目的,需要對練習的方式推陳出新,增強學生對曲譜曲目的記憶和知識應用的能力,幫助學生能夠在即興演奏過程中得心應手。這一能力的形成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能力,還能夠擴散學生的思維,不讓學生受到固定曲目的影響,而無法發(fā)揮自身的實力。例如:通過比賽的形式,讓學生開展曲譜的即興創(chuàng)作和應用,幫助學生在掌握創(chuàng)作的本質后,能夠將整體曲目的編排等引入到大腦之中。
4、對鋼琴訓練的內容進行設置,提高鋼琴彈奏技巧
首先,鋼琴彈奏技巧是傳統(tǒng)鋼琴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其在與即興伴奏和演奏進行融合時,需要全面提升中職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即興表演過程中更加得心應手[7]。其次,對鋼琴訓練的內容進行合理的設置,保障教師能夠學生的需求,對課程、教材和授課的時間等予以重視,進而幫助不同學生掌握不同的鋼琴彈奏技巧,即能夠從最為簡單的技巧掌握更多難度較大的技巧。例如:根據不同學生需求,逐步從全音符、二分音符等進行講解,讓大學生能夠接受到更多的鋼琴演奏技巧。最后,接受更多不同類型的歌曲后,能夠從學習過渡到實踐。
傳統(tǒng)鋼琴教育與即興伴奏主要是對理論和實踐的融合,通過在實踐過程中驗證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在開展鋼琴即興伴奏過程中,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以全面增強學生的藝術實踐訓練的能力[8]。例如:在課上,教師采取一對一的訓練方式和分組練習的方式,幫助學生在反復訓練過程中提升自身的藝術審美能力;在課后,教師通過將學生演奏的情況錄制成視頻,在找出自身的不足之后,通過組組之間的練習等以為之后的舞臺表演奠定堅實的基礎。又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對自身表演的經驗進行分享,在發(fā)揮帶領作用后,幫助學生建立勇氣,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的豐富自己和鍛煉自己。例如:運用自身掌握的知識,開展小型的演奏會,鍛煉學生的現(xiàn)場能力和對知識把控能力的檢測。
即興伴奏在傳統(tǒng)鋼琴教學中的有效融合,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綜合素養(yǎng),對學生之后的職業(yè)生涯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保障。因此,在實際的練習和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有效的即興伴奏訓練,提升自身的即興伴奏能力和靈活應用能力、默契能力等能夠提高融合的效果。我們在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的考慮這些融合舉措,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和提出新的想法,進而幫助中職院校培養(yǎng)出更多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