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雨珊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音樂劇(Musical)是舞臺劇的一種形式,以音樂舞蹈為主要表達方式,并通過不同藝術形式的結合而形成一種宏大的戲劇表演。音樂劇的形式自由、手法多樣,融合了多元的文化,成為風靡全球的一種藝術形式。
音樂劇早期被譯稱為歌舞劇,是一種舞臺藝術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通過歌曲、臺詞、音樂、肢體動作等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jié)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xiàn)出來。
音樂劇表現(xiàn)的感情十分多樣,其中,幽默、諷刺、感傷、愉悅都與演員的行為表情密切結合。演出最頻密的地方當然是美國紐約市的百老匯和英國的倫敦西區(qū)。
第一部音樂劇是約翰·凱的《乞丐的歌劇》,首演于1728年倫敦,當時被稱為“民間歌劇”。1750年,一個巡回演出團在美國北部首次上演了《乞丐的歌劇》。1866年,《黑魔鬼》成為美國第一部音樂劇。19世紀,美國紛紛建立城市,音樂劇隨之繁盛起來,一種叫作輕歌劇的藝術形式成為具有美國特色的藝術表演形式,同時還根據(jù)美國人的喜好加入了魔術、雜技、馬戲等表演,同時融入了很多黑人歌曲表演等。
20世紀的音樂劇在美國發(fā)展迅速,這個時期的美國音樂劇表達的內(nèi)容大多以愛情和喜劇為主,音樂輕松愉快。被人稱為“百老匯音樂劇之父”的科恩自1904年起先后創(chuàng)作了50部音樂劇,其中的《演藝船》最為出眾??贫髟谧约旱囊魳穭≈屑尤肓水敃r流行的爵士樂。在現(xiàn)代,音樂劇仍舊不斷吸收著新興事物,如搖滾樂的加盟讓音樂劇保持著經(jīng)久不衰的活力。
音樂劇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舞蹈。舞蹈在音樂劇中起到支撐的作用,整部音樂劇的情感和角色性格特征的演繹等都需要舞蹈的參與。舞蹈使音樂劇的舞臺更加豐富,給觀眾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感受。
例如,有名的音樂劇《貓》中有著大量的角色,每個角色都有其出場片段,不僅有演唱的部分,每只貓的性格特征還需要依靠舞蹈來體現(xiàn)。所以說,舞蹈是音樂劇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因為音樂劇最初是在歐洲產(chǎn)生并流行,所以當時的音樂劇是使用美聲唱法進行演唱的,到了20世紀才開始有歌唱家同時使用美聲和流行唱法來演繹。音樂劇中對美聲唱法的要求和在歌劇中的要求同樣嚴格,在運用美聲唱法時音樂劇要求演唱者的演唱要集中,音色華麗明亮。
就在音樂劇逐漸走向成熟時,藝術家開始在音樂劇中添加大量的非古典流行因素,讓原本莊重的音樂劇開始使用更親近大眾的演唱形式,這也說明音樂劇作為一個商品經(jīng)濟的藝術產(chǎn)物,注定會有與歌劇不一樣的發(fā)展趨勢,而演唱形式也會逐漸向不同于歌劇的方向發(fā)展。
音樂劇是從歌劇發(fā)展而來,從而繼承了歌劇對舞美場景的嚴格設計的特點。但是隨著音樂劇的不斷發(fā)展,普通的道具已經(jīng)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因此逐漸加入了大量華麗的燈光、道具設計和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以此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音樂劇要素無不體現(xiàn)著其與歌劇密切的關系,但它與歌劇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歌劇的表演大都正式莊重,講述的也都是與皇權貴族有關的故事,演唱的音樂大都是宣敘調(diào)等專業(yè)性質(zhì)強的形式,而音樂劇大多是講述市井生活的有趣故事,沒有使用宣敘調(diào)和詠嘆調(diào)的部分。音樂劇中還會有一些滑稽的表演形式,演唱部分除了美聲也有流行唱法。歌劇中最重要的是演員的演唱和舞臺設計,而音樂劇則在這一基礎上加入了多媒體技術。
音樂劇的誕生正處于世界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時期,人們參加這類藝術活動并不完全是為了欣賞高超的演唱技術,更多的是娛樂消遣,所以票房逐漸成為音樂劇的著重點。音樂劇也在此時展現(xiàn)出了歌劇不具備的優(yōu)勢。
音樂劇是一種令人喜愛的音樂形式,由于人們對現(xiàn)場表演的渴望,有更多的人愿意到劇場欣賞這種可以親身體驗的藝術。在觀看音樂劇的過程中,觀眾不僅能了解表演規(guī)則,還能因演員的即興表演而產(chǎn)生驚喜感,甚至會因為各個角色的特點而產(chǎn)生不同的審美感受。
音樂劇的發(fā)展離不開眾多音樂藝術家的投入和努力,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關注音樂劇、欣賞音樂劇,讓這一流行的古典藝術在中國藝術市場大放光彩,更好地促進國內(nèi)表演藝術市場的發(fā)展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