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秀華
(蘇州市平直實驗小學校,江蘇 蘇州 215008)
音樂是人類高級情感生活的產(chǎn)物,它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成為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音樂不僅可以感染調節(jié)人的情緒,抒發(fā)人的情感,烘托活動氣氛,還可以幫助治療疾病,發(fā)揮出其非常的社會價值。江蘇省揚州市癌癥康復協(xié)會歌唱班的接力教唱,教出不少癌友“唱將”,愉悅眾多癌癥患者康復身心,留下一個個感人的瞬間?,F(xiàn)結合揚州市癌癥康復協(xié)會歌唱班的音樂實踐,談談音樂對特殊人群的社會價值。
人類的健康和疾病的防治與康復,不僅取決于生物學因素,而且還取決于心理精神因素和社會因素。音樂治療法又稱為“心理音樂療法”,是通過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的途徑來治療疾病。音樂聲波的頻率和聲壓會引起生理上的反應。音樂的頻率、節(jié)奏和有規(guī)律的聲波振動,是一種物理能量,而適度的物理能量會引起人體組織細胞發(fā)生和諧共振現(xiàn)象,能使顱腔、胸腔或某一組織產(chǎn)生共振,這種聲波引起的共振現(xiàn)象,會直接影響人的腦電波、心率、呼吸節(jié)奏等。在生理上,音樂能引起呼吸、血壓、心臟跳動以及血液流量的變化。音樂有強大的理療保健作用,能提高智商,加快思維速率,加強記憶,加快知識積累,調整人體生理和心理功能,使人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tài)。音樂還可以影響腦波的變化,各種波段對人腦電波的影響也十分明顯。有一些類型的音樂還能刺激身體釋放一種內啡呔天然鴉片制劑,可達到松馳身心和舒緩疼痛的效果。音樂療法已經(jīng)在很多國家盛行,醫(yī)學界通過臨床實驗認定,音樂對放松身心、振作精神、誘發(fā)睡眠等都很有實效。
在音樂體驗的過程中,“內在和諧”未必完全是一個抒情或哲學的概念??蒲袛?shù)據(jù)顯示出,小至電子中子,大至各類天體都有其固有頻率。人體也在時刻像交響樂一樣以特定頻率振動共鳴,人體體質確實可以用特定的音頻調整優(yōu)化。人類自身的各個器官,如內臟、肌肉、骨骼,也在時刻以固有頻率振動,猶如一組在演奏自帶樂曲的樂隊。當人類身體的各部分以各自的固有最佳頻率振動時,人體處于健康狀態(tài)。當身體各部位不能在和諧頻率下振動,就可能導致疾病。音樂心理作用具有明顯的主觀性和能動性,物理作用是明顯改善了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功能狀態(tài),進而改善行為和思想狀態(tài)。音樂的治療養(yǎng)生作用,從物理學角度分析,是聲波對人體的影響。聲波使機體各器官的振動系統(tǒng)產(chǎn)生有益的共振,而實現(xiàn)機體各種頻率節(jié)奏上的協(xié)調平衡,從而促使人的機體由非健康轉向健康。
音樂治療疾病有多種治療形式,可以讓病人單獨傾聽音樂,也可以讓病人去現(xiàn)場聽音樂會,還可以一對一給病人教唱歌曲。揚州的音樂家們是通過組織癌癥康復協(xié)會的患者集體教唱歌曲來進行興趣、心情輔助治療的,這種治療形式是多人學唱,多人合唱,讓病人在濃厚的音樂氛圍和集體健康意識中得到心理和生理的治療,康復效果十分明顯。揚州音樂家們是這樣做到的:
一是組建一個有愛心的音樂老師隊伍。2015年底,在一次偶然的群眾合唱歌曲比賽中,擔任評委的揚州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夏峰老師得知,揚州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雖身患癌癥,卻熱愛生活,熱愛音樂,他們需要一些專業(yè)的老師為他們上課,夏峰欣然應允,并在微信上建立了一個“揚州音樂愛心接力群”,二十多位揚州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踴躍入群,成為市癌癥康復協(xié)會唱歌班的“專職老師”。唱歌班分上學期、下學期和寒暑假。各位音樂家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認領”上課時間。老師們來自揚州市各大、中小學校和揚州文化館、揚州文化藝術學校的老師們:劉劍民、丁荷、夏萍、陶麗、田鳳蓮、左興榮、仇秀華、劉劍萍、魏萌、劉湘等,他們大都是副教授職稱或文化藝術教育部門的負責人,文化揚州音樂藝術教育的精英、教學能手,有兩位是揚州音樂名師工作室領銜人。更重要的是,這些音樂家們都有著一顆熾熱的愛心,為患者康復無償執(zhí)教、無私奉獻。
二是確定固定的教學地點和嚴謹教學計劃。給患者上音樂課,必須選擇一處靠近患者居住地的教學地點,方便患者出行,最佳地點應該是醫(yī)院附近。在揚州友好醫(yī)院的關心支持下,醫(yī)院提供了地下一層一間大教室,揚州癌癥康復協(xié)會添置了電鋼琴、音響、桌凳、黑板等設施,將這里布置成溫馨的音樂教室。他們結合患者學員的實際情況和身心狀況,制定了科學靈活的教學計劃,做到每周集中教學一次,在固定時間組織癌癥康復協(xié)會的病友進行音樂教學。
三是選擇有益康復的教唱歌曲?!翱v使相隔千里,遠在天邊,也會看到愛的陽光……”在市音樂家協(xié)會副主席相東老師電子琴伴奏下,四十多名癌癥康復協(xié)會會員認真地跟唱。這堂課的教授內容是知名歌唱演員烏蘭托婭演唱的《轉世蓮花》。這首節(jié)奏舒緩的歌曲,是相東老師精挑細選后確定的。相東老師認識到他們是一群堅強而特殊的學生,他們沒有專業(yè)基礎,也不需要專業(yè)水平,學唱歌完全是心情的一種放松,開心就好。所以,在課堂上,學習氛圍非常輕松,除了歌聲,還有開心的笑聲。到癌癥康復協(xié)會教唱的二十幾位音樂家老師們都是這樣認真選擇曲目,比如說市音協(xié)夏峰主席執(zhí)教的他自己的原創(chuàng)歌曲《拉姆拉措》、根據(jù)星云大師的詞創(chuàng)作的《一半一半歌》等;原揚大藝術學院楊華院長教過《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還有其他老師教過《天佑中華》《來生愿做一朵蓮》《感恩的心》《等你在花?!贰_@些歌曲節(jié)奏和緩,意境平和,以優(yōu)美的旋律、人生的哲理、美好的愿望,似一股清泉,緩緩地流進學員干涸的心田,細細滋潤,讓患者學員得到心靈的慰藉,逐漸恢復健康身心,重新獲得對美好生活的信心,起到了良好的治療康復效果。
四是培養(yǎng)一批堅強樂觀的康復學員。參加音樂治療的學員,都是經(jīng)過大病治療劫后余生,音樂教學就是要重新燃起他們生活的希望,幫助他們恢復健康的心態(tài),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信心,享受生活,享受人生。音樂治療的過程,不僅要教會學生唱歌,還要幫助學員康復,用音樂的獨特魅力吸引住學生,形成固定的學員群體,讓他們的歌聲越來越響,越來越長久。揚州癌癥康復協(xié)會會員歌唱班的學員上課,是根據(jù)各自身體的狀態(tài),空間比較自由,群體相對固定,產(chǎn)生的效果日益明顯。
音樂治療作用于人的心理,由心理再到人的生理,音樂治療的療效是潛移默化的,是逐漸顯現(xiàn)出來的。通過長期的音樂治療,患病的學員的身體狀況發(fā)生了一系列變化。
一是精神狀態(tài)更好了。揚州癌癥康復協(xié)會的學員們開始時由于疾病的折磨,精神都比較低迷不振,經(jīng)過音樂家們的音樂課,在歌聲的熏陶下,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明顯好轉,只要是每個星期三下午的音樂課,他們都興趣盎然,變得開朗起來,樂觀起來,歡聲笑語又回到他們之中。
二是身體免疫力增強了。唱歌既是藝術活動,也是健身活動,在唱歌過程中,凝神聚力,運氣發(fā)聲,引吭高歌,人體的五臟六腑都會得到有益的鍛煉。揚州癌癥康復協(xié)會的學員們,堅持長期不斷地唱歌發(fā)聲練習,身體素質都得到提高,在藥物治療的共同作用下,抵抗疾病的免疫力增強,心情好,胃口好,很多學員的身體體質有明顯增強。
三是心理素質更強了。揚州音樂家們對癌癥康復協(xié)會病員們進行的是大班制的音樂教唱活動,歌唱班的學員們在學習過程中,集體活動,互相交流促進,齊聲共唱一首歌,真正做到了同呼吸、共命運,形成了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學員們在相互交流中信息多了,眼界寬了,心胸廣了,紛紛從自身的疾病陰影中走了出來,融入了一個充滿歌聲、充滿歡樂、充滿愛心的大家庭,心理素質變強了,縱然身體患有大病,但依然樂觀生活,健康生活。
揚州音樂家們的音樂教學活動,從2016年起步,至今已經(jīng)走過四個年頭,雖然取得了一些明顯的社會效益,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形式相對單一、教學條件還比較簡陋、受益患者還較少等,下一步還要積極加以改進,在音樂治療上取得更多、更好的社會效果。
一是從動口到動手。音樂治療教病人集體唱歌,人人動口,還可以組織學員學習葫蘆絲、二胡、古箏、古琴、鋼琴等樂器的演奏,讓學員既能動口歌唱,又會動手演奏,學習的內容更多了,學員的成就感會更大,效果也會更好。
二是從學唱到演出。音樂治療教病人唱歌,不能以學員會唱就滿足了,還要組織學員登臺演出,向社會進行公開匯演,這樣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強病人的自信力、凝聚力,還可以擴大音樂治療的社會影響,吸引更多的音樂家和患者加入到音樂治療中來。
三是從民間到政府。音樂治療是一項社會事業(yè),理應由全社會共同參與。揚州音樂家是自愿組織起來從事為癌癥康復協(xié)會會員們進行音樂教唱活動,他們是出于一分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音樂家的使命感,作出了無私的奉獻。這么難能可貴的音樂治療工作,不能僅僅局限于民間行為,相關部門若能主動介入,積極協(xié)調,充分調動社會資源,有計劃地組織音樂老師投身到音樂治療的行列中來,方能發(fā)揮出音樂本身最大的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