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琳卿 劉樂平 陳躍華 邢臺市食品藥品檢驗所
無損檢測技術即非破壞性檢測,就是在不破壞待測物質原來的狀態(tài)、化學性質等前提下,為獲取與待測物品質有關的內容、性質或成分等物理、化學信息所采用的檢查方法[1]。
食品屬于易破壞的物品,也是容易污染的食品,但是作為入口的物品,需要有嚴格的檢測程序,防止污染的發(fā)生。所以無損檢測技術對于食品生產企業(yè)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在選擇生產材料、檢測加工過程中的材料品質、檢測流通環(huán)節(jié)的質量變化等過程中,不僅起到了質量安全監(jiān)測的作用,也節(jié)約了生產材料和銷售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合格率,促進了食品生產企業(yè)的良性發(fā)展,保障了社會食品安全。這種無損檢測技術,其本身有很多先天性優(yōu)勢:無需大量試劑,即便是需要試劑也是少量,無害的;檢測時間短,無需長時間等待,大大提高了檢測效率;對樣品的損害小,甚至無損害,減少了破壞性;無污染等等。目前無損檢測技術主要有光學法、磁學法、力學法和其他方法。
一直以來,食品摻假或者以次充好等問題一直在食品交易中心存在。近些年嚴重程度有所增加。主要的摻假方式有摻兌和混入兩種。這里說的摻兌方式主要表現在以品相或者外觀相近但價值較低的產品添加到市場價值較高的產品中,以次充好。比如,橄欖油中摻入大豆油,蜂蜜中摻入果葡萄糖漿或者糖,牛奶中混入比例較高的水等等。這些混入物從外觀上看不出差異,但會造成產品質量下降。這些摻假方式在感官上難以區(qū)分摻假物品。傳統(tǒng)的利用感官的檢測方法難于區(qū)別真假,所以需要一種快速的有效的檢測方法。
光學快速檢測分析技術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檢測方法,它具有非破壞性,分析效率高等特點[2]。在乳制品檢測、食用油檢測和肉制品檢測中得到了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利用各種合格不摻假食物的光學反射標準光譜數據與待檢測食品的光學反射數據相比較,通過比較得出摻假情況,效果良好。隨著各種相應的檢測平臺的開發(fā),在實際生產中的精度基本能達到實驗室水平。隨著監(jiān)測數據的不斷充實,檢測平臺的技術指標不斷發(fā)展,在線食品檢測的準確率不斷提高,光學快速分析技術的應用會更加廣泛。
磁學法快速檢測技術主要包括核磁共振技術和電磁共鳴。核磁共振技術主要源于原子的核磁性,主要是利用原子的核磁共振反射,對食品的品質進行檢測。核磁共振技術分為核磁共振波譜法、核磁共振成像技術。這里說的食品檢測的方法是后一種技術—核磁共振成像技術(NMR技術),屬于一種無損檢測技術,通過NMR波信號,實現對于樣品結構的觀察和分析,最終實現食品生化的分析和研究[3]。例如,NMR 技術,通過分析淀粉質子的弛豫時間,以及淀粉的糊化程度,對被檢測淀粉進行分析。淀粉分子運動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多聚體玻璃化的物質,其剛性成分的自旋時間不會受到溫度的影響。但是,當聚合物還未處于玻璃狀態(tài)時,碳水化合物與剛性成分的關系會隨溫度而變化,溫度越高,關聯(lián)越大。根據這一屬性,可以判定淀粉的質量,進而對食品質量得出準確的判斷。低磁快速檢測技術的發(fā)展,讓磁學法食品安全監(jiān)測技術向前邁出了更大的一步,大大提高了無損食品檢測的便利性。
力學法主要是運用力學方面的特征反饋某些農產品的質量。比如在檢測某些水果的成熟程度方面,可以通過無損檢測技術打擊不同水果產生的聲波,判定水果的成熟度。與水果正常成熟所形成的標準聲波進行比較,判定水果的成熟度。這種技術已經在檢測水果是否新鮮和成熟方面得到了應用。這種檢測技術可以利用相應的計算機設備進行聲波分析,達到無損檢測。
總之,食品安全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群眾關心的大事,食品檢測的重要更加顯現??茖W技術的發(fā)展,給無損食品檢測技術提供了技術支持,使得無損食品檢測越來越完善,更加凸顯它的優(yōu)勢,在食品檢測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提高食品檢測工作效率和提高經濟效益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無損檢測技術成為了食品安全監(jiān)測的一個有效屏障,這項技術的安全、簡單、有效性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