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刁寧寧 王來芳 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要想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就要加強對快速檢測技術的運用,提升食品的安全性??焖贆z測技術能夠檢驗出不合格產品以及農藥殘留、有害微生物殘留等問題,進而讓人們吃上放心的食品。
食品快速檢測技術屬于綜合性比較強的技術,在我國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食品快速檢測技術涉及實驗室檢測技術、現(xiàn)場檢測技術、在線檢測技術等。實驗室快速檢測技術的實施地點是實驗室,工作人員利用專業(yè)的儀器設備對食品樣品進行定性、定量檢測,能夠在2 h 內完成樣品的監(jiān)測。應用這項技術能夠大大減少檢測時間,使檢測效率得到有效提高?,F(xiàn)場快速檢測技術的實施地點是產品的加工現(xiàn)場,主要利用拉曼光譜法、近紅外光等技術,操作比較簡單,無需對樣品進行復雜處理就能檢測。食品監(jiān)管部門在對企業(yè)食品進行日常檢測時可以選擇這項技術,以提高執(zhí)法力度與效率。
食品中如果殘留有藥物會威脅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嚴重的會有致命危害。利用合理的快速檢測技術能夠將食品中的有害成分快速檢測出來。在檢測工作中,儀器分析法與免疫分析法比較常用。儀器分析法是利用相關的儀器設備來檢測樣品中殘留的農藥數(shù)量,這種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檢測速度非???,能夠節(jié)約檢測時間。缺點是儀器設備的體積比較大,攜帶不方便。同時,對檢測人員的專業(yè)性要求比較高,不適合現(xiàn)場操作。免疫分析法和傳統(tǒng)檢測法相比,能夠檢測中食品中的微量藥物殘留情況。這種技術主要包括放射免疫法、熒光免疫法、酶免疫法。利用酶免疫法能夠準確分析出食品中殘存農藥的種類。另外,將酶抑制法與分光光度計有效結合在一起,能夠結合顏色變化將抑制率準確計算出來,然后檢測出農藥殘留成分[1]。同時,碳水化合物與水分不會對檢測結果造成影響。
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如果超過一定的標準,很容易變質,食用這類食品后會影響消費者身體健康,所以,在檢測食品安全問題時,相關機構要重視對微生物含量的檢測。傳統(tǒng)的食品檢測方法是利用富集培養(yǎng)微生物和鑒定樣品生化指標等方式來檢測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這種檢測方法所需時間比較長,而且結果準確性較低。目前,在檢測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時,顯微鏡觀察法、電鏡染色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比較常用,特別是聚合酶鏈式反應技術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主要是利用體外擴增核酸來檢測微生物含量,無需分離病毒或培養(yǎng)微生物,而且會使用計算機來進行分析,這種方法的檢測時間比較短,能夠快速檢測出結果,并且準確性比較高[2]。
在食品中通常都會使用添加劑來增味、提色,但如果使用過多添加劑會傷害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相關機構要嚴格檢測品添加劑含量,確保添加劑及的科學使用[3]。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檢測技術主要包括氣相色譜檢測法與高效液相色譜檢測法,檢測效率非常高,但是對技術的要求比較嚴格,同時,無法檢測多成分的食品添加劑,因此,應用范圍比較小。
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關鍵在于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因此,政府部門需要頒布食品安全檢測方面的規(guī)范和法規(guī),使各項檢測工作有法可依,有據(jù)可查,從而使食品檢測市場得到進一步約束和規(guī)范,推動我國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的良好發(fā)展。
現(xiàn)階段,我國食品快速檢測技術類型比較少,為了滿足社會需求,相關機構要加大對技術改進和創(chuàng)新的投入力度,積極開展食品快速檢測技術科研項目,并獲得政府的扶持,培養(yǎng)更多的技術人才,創(chuàng)新出更多類型的技術,為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食品安全是關系民生的大問題,對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對食品安全的檢測力度,確保食品成分符合國家的標準要求。在實際檢測工作中,相關人員要積極應用合理的快速檢測技術,及時、準確的檢測出食品中的農藥殘留、微生物含量以及食品添加劑用量等。同時,政府部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約束和規(guī)范食品企業(yè)的行為。此外,要加強技術創(chuàng)新,重視人才培養(yǎng),促進我國食品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