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西關小學 李玉鳳
語文學習是學習的基礎,因為語文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學生各個學科的學習。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可以使其更好地理解數(shù)學題目,更好地進行英語翻譯,更好地理解其他學科的問答題。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重要的。在西部貧困地區(qū)缺乏教育資源和優(yōu)秀教師的情況下,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是必要的。
對于部分語文教師而言,學生的成績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師根本不在乎學生的閱讀能力,只在乎結果。
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學生發(fā)揮著主體作用。但是很多教師通常會忽略這一點,把自己當成課堂的主人,沒有關注學生是否聽懂。這不是一個好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小學生由于所學的知識較少,所以理解能力較弱,可以閱讀的內(nèi)容也較少。而教師在對文章進行講解之后,僅僅單純地讓學生認詞、學習文章,不重視學生對文章情感的把握和理解,這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對于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教師對學生的要求較低,僅僅要求學生概括中心思想和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并沒有要求學生理解整篇文章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這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文章,不利于其提高閱讀能力。
在西部貧困地區(qū),電子白板并沒有運用,所以相比較其他地區(qū)而言,西部貧困地區(qū)的教學開展更為困難。除此之外,西部貧困地區(qū)的學生較為貧窮,缺乏一些課外書籍,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進行拓展性的閱讀。
在大城市里有很多優(yōu)秀的教師落選,而在邊遠貧困地區(qū)卻無人問津。較少的薪酬、較差的環(huán)境都是教師不愿意來到邊遠地區(qū)教書的原因。在這種情況下,西部貧困地區(qū)的教師少且教學能力低下。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管完成課本上的基礎任務,根本不會注重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有些教師身兼多職,教授多個科目,而且其原先對口教學科目并不是語文,教師并不能用科學的方法去進行語文教學,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無論是在任何科目的教學中,教師都應該遵循積累是學習的前提的原則。特別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更應該注重學生的語文知識積累。只有學生積累更多的知識,才可以慢慢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才有利于提高教師語文閱讀教學能力。增加貧困地區(qū)的課外閱讀書籍主要有以下兩個方法:
1.教育部門的支持:對于西部貧困地區(qū)教育的發(fā)展,教育部門的支持是必要的。課外書籍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門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向西部貧困地區(qū)捐贈課外書籍,使西部貧困地區(qū)的學生有書可讀,促進其閱讀能力的提高。
2.愛心人士的捐助:教師可以聯(lián)系相關的福利機構,組織相關愛心人士捐助一些課外書籍。學生通過課外書籍的閱讀,可以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除此之外,課外書籍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有利于促進語文教師更好地進行閱讀教學。
即使是在西部貧困地區(qū),但是教師也是屬于知識分子,教師比其他人更加了解網(wǎng)絡,他們可以利用各種渠道提高自己的能力,進行科學的語文教學。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騰訊課堂等網(wǎng)絡平臺學習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并做相關筆記,把好的內(nèi)容應用在自己的課堂中,提高自己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在語文教學,教師更加重視的是綜合性的教學,注重學生的成績。但是語文教學不應如此,因為語文教學是對學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文章,是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不僅僅體現(xiàn)在試卷上的成績里。因此教師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是必要的,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語文閱讀的重視。在重視語文閱讀的基礎上開展語文教學,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促進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通常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或者是教師讓學生自己閱讀相關文章。這兩種方式都難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難以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第一種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更加注重自己的教學,同時忽略了與學生的互動;第二種方式學生只能對文章做一個淺顯的閱讀,不能了解文章更深層次的意思,不能提高閱讀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優(yōu)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豐富教學形式,使教學形式更加多樣化。雖然西部貧困地區(qū)教學設備不那么先進,但是教師可以利用現(xiàn)有資源豐富課堂形式,促進語文課堂的多樣化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教師可以在學生閱讀之后,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互相交流自己的閱讀感想,讓學生在交流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教師也可以請一些同學上講臺談一談自己閱讀相關文章的感受,然后教師加以點評,對學生閱讀中表現(xiàn)好的地方加以鼓勵,對學生表現(xiàn)差的地方鼓勵其改正。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在學生的各個階段都適用,因此在學生進行閱讀的時候,讓學生做筆記是重要的。因為一篇文章在不同時間點看會有不同的感想,有時候靈感可能會一閃而過,再也捕捉不到,因此做筆記是重要的。教師應該要求學生準備一個專門寫讀書筆記的本子,在讀書的時候就把本子放在旁邊,然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在本子上,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可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
西部貧困地區(qū)的學生因為接觸的教學資源較少,即使身在這個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十分繁榮的時代,他們也沒有更多的機會接觸更好的資源,只能跟著教師一步一步地學習,教師的教學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他們的學習能力。除此之外,小學生年紀較小,學習的知識較少,閱讀能力弱。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方面,教師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重要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專門留出一定的時間作為閱讀時間,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同時,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或者在網(wǎng)絡上搜索相關提高閱讀能力的資源,在理解其大意的基礎上向?qū)W生教學,優(yōu)化自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
教師需要清楚知道的是:閱讀教學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注重積累知識,這樣才可以為學生以后閱讀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有利于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學生閱讀語文課本或者課外書籍時,教師要求學生拿出一個本子摘抄文章中優(yōu)美的語句或成語,并且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在本子上,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在以后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有不一樣的見解,這種方式有利于優(yōu)化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方式。
對于西部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來說,由于他們?nèi)鄙俑嗟恼n外書籍進行閱讀,因此課本的閱讀對于他們的學習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不應只是簡單地讓學生學習生詞、成語,了解文章大意和主旨,還應該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要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深讀、透讀,真正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教師應該把每一次的語文課堂教學當作一次閱讀能力的教學,這樣才可以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除此之外,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理解分析能力較弱,所以教師發(fā)揮著重要的引領作用。教師在進行平常基礎的文章講解之后,應該對文章做更加細化的處理,更加詳細地進行教學,使學生更加理解課本內(nèi)容,提高課堂效率。
綜上所述,對于西部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來說,因為閱讀資源的缺乏,所以語文閱讀的學習是更為困難的,因此,教師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較為困難的。所以,優(yōu)化西部貧困地區(qū)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是必要的,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地學習。
高考對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個較為公平的機會,對于西部貧困地區(qū)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貧困地區(qū)的學生脫貧,讓他們有更加美好的未來,所以學習是重要的。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更為重要的,語文是學習的基礎,而語文閱讀是學習基礎中的基礎。語文閱讀不止在語文中被應用,在數(shù)學、英語等各個學科中都有應用,生活中也需要語言閱讀。因此,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閱讀。教師可以運用豐富自己的課堂形式、提高課堂的趣味性、帶領學生“讀懂”語文等方式優(yōu)化教學,更好地進行語文閱讀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