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法學本科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改進

        2020-12-03 04:52:02呂鐵貞
        關鍵詞:教學效果課程課堂

        呂鐵貞

        一、問題的提出

        黨和國家一貫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教育放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位置,提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命題。2017年課程思政首次被寫入中央《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教育部兩次在上海召開全國現場推進會。2018年,教育部印發(f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具體部署課程思政工作,落實中央在《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中提出的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充分發(fā)掘各門課程中的德育內涵,加強德育課程、思政課程”。這樣,課程思政從地方實踐探索轉化為國家戰(zhàn)略部署。在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大中小幼一體化的德育體系中,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學是重要組成部分??偨Y課程思政項目建設中業(yè)已取得的有效經驗,查找不足和存在的問題,尋求建設性的對策,不僅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而且也是長期在教學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基于以下理由,本文以上海財經大學為研究對象,選擇中國法制史(1)本課程所用教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中國法制史》編寫組編寫的《中國法制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課程,研究課程思政的實踐與改進工作。

        其一,該課程為法學專業(yè)本科的核心課程之一,被列入上海財經大學第一批課程思政建設項目。中華民族的法制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世紀的夏代,經過四千多年的發(fā)展,從未中斷,內容豐富、特點突出,在世界法制文明中獨樹一幟。中國政法大學朱勇教授認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其中集聚了諸多與治國理政、社會進步相關的民族智慧,形成了諸多優(yōu)秀的法律傳統(tǒng)。特別是中華文明所特有的一些制度、措施、規(guī)范,符合國情,適應社會,在規(guī)范社會秩序、推進社會發(fā)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盵1]7基于此,我們應當通過巧用典型制度、經典案例,精讀文獻等實現專業(yè)知識點的思政元素遷移,引領學生深刻理解中國法制發(fā)展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從而提高本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樹人的實效。

        其二,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得失,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筆者已有兩輪中國法制史課程授課實踐。授課對象分別為2019年秋季入學的法學院大一學生和2020年暑期國際經濟法的雙專學生,前者117人,后者39人,合計156人。根據已下發(fā)的教學任務書,即將為2020年秋季入學的大一學生進行第三輪授課。

        二、材料與方法

        本課題所采用的材料來自三個方面:法學院的本科生、雙專學生、參與學生管理的思想政治人員。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其中,問卷采用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兩種類型,涉及教學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教學效果三方面,一共30個問題。

        (一)法學院本科生

        對法學院全日制本科生2019級117人進行了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問卷108份,回收率為92.3%。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生源地涉及安徽、北京、福建、西藏、新疆等26個省(區(qū)、市)。學生們來自五湖四海,地區(qū)發(fā)展的差異性在他們身上有明顯體現。同時,他們身上充滿了剛步入高等教育、新學校、新城市的新鮮感、陌生感等,價值引領在他們后續(xù)學業(yè)和職業(yè)生涯中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國際經濟法雙專學生

        對雙專學生發(fā)放調查問卷39份,回收39份,回收率為100%。修讀法學院國際經濟法第二專業(yè)(習慣稱雙專)的學生為上海財經大學其他院系2017級的本科生,涉及國際貿易、 世界經濟、國際金融、財政學、電子商務、會計學、信息管理、國會ACCA、統(tǒng)計、財務管理、戰(zhàn)略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稅收、勞動與社會保障、數理經濟、國際商務、新聞學、投資學等17個專業(yè)。目前上海財經大學本科專業(yè)有36個(不含法學),雙專學生專業(yè)占比為47.2%。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總人數不多,但是涉及的專業(yè)比較多,有一定的廣泛性和代表性。這部分學生為高年級學生,“三觀”基本形成。通過與大一本專學生對比,發(fā)現其差異,有利于因材施教,尋求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良策。

        (三)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學管理的教師

        通過面對面的訪談、電話、微信等多種渠道與法學院的書記、輔導員溝通,了解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提升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良策。多次走訪教務處主管教學的相關教師,獲取有關課程評價、文字評教、課程思政建設等方面的一手資料。

        三、多方數據相互印證的教學實踐與效果

        經過上海財經大學法學院2019級全日制本科和2017級雙專學生的兩輪教學,通過課程評教、文字評教、學生自評和問卷調查等渠道獲取的相關數據(2)2019~2020學年第二學期因新冠疫情,采用網上授課,不進行網上評教,因此,本文學生評教數據為 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法學院本專學生的評教數據。,筆者發(fā)現中國法制史課程融入思政內容后,教學目標基本實現。筆者以上海財經大學教務處提供的評教數據,與學生自評、筆者設計的問卷調查獲取的數據相互印證,力求盡可能客觀真實反映中國法制史課程融入思政內容后教學目標實現情況與教學效果。

        (一)課程評教

        課程評教,是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學生評教,可以了解學生對教師教學狀況、教學效果與教學目標實現程度的評價,有利于學校、教師做出相應改進。上海財經大學向來高度重視學生網上評教, 2019年12月初印發(fā)了《關于組織好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本科教學網上學生評教的通知》(上財教〔2019〕23號),詳細說明網上學生評教的相關事宜,新增移動評教途徑,及時監(jiān)測和維護校園網上評教系統(tǒng),以量化反映教學過程的規(guī)范度和教學效果的區(qū)分度。其中,“教學效果排序”是讓每位學生對本學期所上課程的教學效果進行排序,根據同一序號課程所有參評學生的排序結果計算標準化排序分,排序的分值范圍是[0,1],分值越接近于0,排序越靠前,教學效果越好。法學院教學效果排序的平均分為0.4644,其中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排序折算分為0.4335。

        (二)文字評教

        前述評教系統(tǒng)有文字評教板塊。在形式上,它是文字陳述評價,包括針對課程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評論者不具名。在時間上,文字評價這一板塊是全年開放的,學生可隨時點擊進入,反映當學期的課程和教師的教學情況,以求及時與教師溝通,解決實際問題。再者,文字評教是自由評價。學生是否參與文字評教,完全取決于學生的自愿,不參與不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文字評教可與課程評教相互補充、相互印證。截至目前,評教系統(tǒng)上筆者授課的文字評教有9條,其中關于中國法制史課程的文字評教有3條:(1)不怎么喜歡這門課,考試也很難。(2)希望老師期末畫重點。(3)老師可以針對一些特定問題讓學生互動,講課可以更有體系性一些,不要跳著講了,能把PPT放到BB系統(tǒng)上嗎?

        根據上海財經大學教務處的統(tǒng)計數據,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本科教學網上學生評教,全校收到學生對教師課程教學的文字評教1 289條,其中法學院 79 條,本課程的文字評教在全校占0.23%,在法學院占3.797%。117名學生對該課程的基本評價與建議通過這三條很難充分反映出來。從內容上看,這三條文字評教的第一條和第二條與校方的教學規(guī)范有關,與教學效果無關。第三條內容是對本課程教師提出的建議。PPT在學期之初按照學校的規(guī)定已放在教學BB系統(tǒng)。關于“針對一些特定問題讓學生互動,講課可以更有體系性一些”的建議,則與課程教學效果有關,值得后期教學注意并改進。

        (三)學生自評

        讓學生自評平時成績,在筆者20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則是第一次出現。本著對學生的信任,抱著培養(yǎng)、檢驗學生誠信的初衷,筆者將2019~2020學年第一學期中國法制史的平時成績交給大一學生自評。全班學生117人,最終有112人提交自評成績,并認真陳述理由,總計11 620字。大部分同學自評理由充分,其中一個同學自評理由多達520字,有的同學還逐項列出給分明細。通過自評,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誠信意識、學習態(tài)度、收獲與不足等多方面的信息。經過首次嘗試,筆者在雙專中國法制史教學中,再次讓學生自評平時成績。通過自評平時成績與期末成績對比(表1、表2),成績段的分布符合教學規(guī)律,但不難發(fā)現,90~100成績段的自評成績明顯高于平時成績。排除期末考試難度大、學生過于自信等因素,部分學生的誠信度有待提升。

        表1 雙專學生期末成績與自評平時成績對比

        表2 本專學生期末成績與自評平時成績對比

        通過自評的成績和理由,筆者發(fā)現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法學院本專學生和雙專學生,歸納自評理由的主要區(qū)別在于自評理由沒有設置固定模式,不同的學生在陳述理由時,關注點、側重點不一樣。根據提交的自評理由,筆者大致分為:出勤、課堂參與度(互動、主動回答問題等)、學習態(tài)度(主動性,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與延展學習、作業(yè)完成等)、收獲(大、比較大、激發(fā)了學習興趣等)、主動找不足(不足之處、原因、提出改進等)等方面。其中,在自評中提到出勤、課堂參與、作業(yè)等方面的學生比較多。

        按時出勤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在中國法制史的授課過程中,本專、雙專學生的出勤率很高,幾乎沒有無故缺課、遲到、早退的。尤其是有學生在自評中提到“前三排的釘子戶”“提早至少五分鐘到班級”“全勤且上課認真”“全程參與課程不遲到早退曠課”等。這說明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很強,遵守學校的基本規(guī)定,同時也從側面說明教師的授課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在自評中,提到課堂參與的學生比較多,有學生在自評中寫道:“課堂上積極思考,與老師形成良性互動,超級積極參與課堂問題,課堂回答問題次數絕對名列前三”,“幾乎每節(jié)課都舉手,但是人太多了,老師沒有叫到”。在課堂發(fā)言的自評中,不少學生用“搶”字。如有自評這樣寫:“我沒有搶到發(fā)言的機會,因為大家太過積極”,“競爭太激烈了”。學生積極發(fā)言,還會形成觀點的碰撞、交鋒。這些關于課堂參與度的表述說明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在平時作業(yè)方面,筆者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是否做?何時交?以什么樣的方式提交?完全由學生自主決定。平時作業(yè)多數是筆者課堂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課下進一步思考。在學生自評中,77.6%的本專學生,38.4%的雙專學生,提到不同形式的課下作業(yè)。雙專授課安排緊湊,連續(xù)上課,作業(yè)沒有提交或提交次數不多是主動找不足的一個方面。在本專學生中,多數學生在自評中如實說明提交作業(yè)的次數,多者達6次。有些學生沒有明確寫明作業(yè)次數,而是按照專題歸納總結,最多達10 個。還有多個學生寫讀書筆記,在自評中寫道:“完成了3 000多字的讀書筆記”“一共寫了2 500多字的個人思考”“提交約2 500字正文課題答案”等。當然,也有沒提交作業(yè)的極少數學生,如一個學生在自評中寫道,“課后作業(yè)沒有寫是因為不強制”。這樣的自評反映了作業(yè)的性質和學生的誠實。

        此外,學生還自發(fā)組織學習小組。如有學生在自評中寫道,“主動與同學結成學習小組,一起進行認真學習研討”。這說明部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說明課程思政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

        綜上所述,自評的方式和內容檢驗了學生的誠信狀況。自評提供的大量信息,客觀反映了中國法制史課程融入思政內容后教學目標的實現情況。

        (四)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實行不記名方式,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感受填寫答案。由此,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審視中國法制史課程融入思政內容后教學目標實現情況與實際效果,與前述的其他教學評價的數據相互印證和補充。

        1.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關于中國法制史加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問卷調查第8題)的統(tǒng)計數據表明,無論本專還是雙專學生,多數學生認為中國法制史有必要加入思政元素。課程思政認可度比較高,尤其是雙專學生的認可度高達82%。關于中國法制史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作用(問卷調查第9題),學生的認可度更高。其中本專有58.3%、雙專有56%的學生認為“喚起學生的文化自信”;本專有65.7%、雙專有85%的學生認為“幫助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價值觀”。這些數據與本課程的預期教學目標相吻合。這說明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觀念被多數學生接受。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的認可和接受為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問卷調查第9、24題涉及課程思政的融入、結合,統(tǒng)計數據反映了學生對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程度的評價。絕大多數學生認為中國法制史課程的授課內容有一定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法學院超過1/4的本專學生認為很好地融入了思政元素。35.2%的本專、44%的雙專的學生認為這門課很好地體現了課程思政的特點。

        2. 課程思政的效果

        由中國法制史課程總體評價的數據(問卷調查第28題)可知,該門課程的授課效果得到大多數學生的肯定。尤其是雙專學生認為“很好”的高達92%。雙專授課在暑假,時間是7月1日至7月23日,每周授課3次,每次授課4學時。上課時間段天氣炎熱,上課時間緊湊。由于疫情,采取網上直播方式。但這些看似不利的因素沒有影響雙專學生的聽課熱情與聽課效果。

        問卷調查第25、26、29題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中國法制史的授課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在知識傳授方面,除了個別學生,90%以上的學生,尤其是97%的雙專學生“對中國法律發(fā)展史有了很好的了解”。在對法學其他學科的幫助方面,大多數學生通過學習改變了對中國法制史的認識,體現了其在法科學科體系中的應有地位和作用。在價值引領方面,98%的學生有收獲,其中58.5%的學生“增強了文化自豪感”,41.1%的學生“提高了思想政治素養(yǎng)”。不過,本專3人、雙專1人坦言“收獲不大”。

        綜上所述,通過對不同時空、采取多種形式獲得的數據統(tǒng)計和分析,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兩輪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研究結果,增強了筆者繼續(xù)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教學的信心。

        四、課程融入思政后存在的問題與改進舉措

        前述不同方面的數據反映了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總體上是令人滿意的。不過,畢竟是初步的嘗試,難免存在不少問題。綜合學生的文字評教、自評和問卷調查,整理歸納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存在的問題,經過反思并提出進一步改進的舉措,以期后續(xù)的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課堂參與機會難得,力求機會均等

        大學生重視課堂參與,希望有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同時,教師通過學生的課堂參與可以多角度了解學生,進而調整授課的方式、內容、難易程度、快慢進度等。根據問卷調查第22題的數據,除了少數學生,絕大多數學生對課堂氛圍予以肯定,其中88%的本專、97%的雙專的學生認為課堂氛圍“融洽、活躍而有序”,認為“課堂氛圍不好”的人數為0。課堂活躍源于師生之間溝通、互動效果良好。根據問卷調查第13題的數據,多數學生認為“師生之間溝通、互動效果”很好,尤其是87%的雙專學生認為“很好”,只有5人認為“一般”,沒有人認為“不太好”。不過,問卷調查第12題的數據說明,積極參與的本專學生比例并不高,占30.6%;還有9人“不想參與”,占比8.3%。由此推測,課堂發(fā)言權只是在本專部分學生之間競爭。與本專學生自評相對照,61.1%的學生“偶爾參與”的原因有幾種情形:第一,座位靠后,不容易被教師點到;第二,高中讀理科班,歷史基礎比較薄弱;第三,性格比較內向;第四,競爭激烈,知難而退;等等。與本專學生對比,雙專學生“積極參與”率明顯提高,高達67%;“偶爾參與”率低很多,沒有“不想參與”的學生。這說明從學生本身來說,都想參與課堂互動,只是程度有區(qū)別。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課堂互動,可以借鑒雙專網上直播課的方式,后續(xù)教學實行線上線下同時進行,從而規(guī)避實體課堂時間、空間的局限,為每個學生提供均等的發(fā)言機會。線上平臺有教學BB系統(tǒng)的討論區(qū)、企業(yè)微信群、QQ群等,其中企業(yè)微信便捷、系統(tǒng)穩(wěn)定,可以考慮優(yōu)先使用企業(yè)微信。

        (二)思政元素的遷移和融入還需提升,加強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凝練并拓展融入的渠道與方式

        根據前面問卷調查關于思政元素融入的有關數據和分析,學生對中國法制史課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作用等方面有一定的認同感。不過,本課程恰當融入思政元素的程度有待進一步提高。學生選擇“很好地融入了思政元素”的比例不高,本專學生為26.9%,雙專學生為15%。原因在于,筆者對中國法制史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提煉不夠,關注點主要為家國情懷,如為人孝、為官清廉、維護大一統(tǒng)等。在思政元素的遷移方式上,主要結合歷史上的典型法律制度講授。這些不足導致部分學生認為課堂“比較死板”,本專學生有12人,占11.1%;雙專學生有1人,占比3%(問卷調查第22題的統(tǒng)計數據)。盡管人數不多,比例不高,還是要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結合學生所提的建議,以后應從當下中國的熱點、焦點問題導入,課堂內巧用典型制度、經典案例(增加比例),課后利用拓展的精讀文獻等實現專業(yè)知識點的思政元素遷移,課外教育引導學生深刻理解中國法制發(fā)展中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華和時代價值。再者,帶領學生走出象牙塔,借鑒人類學的田野調查法,圍繞與立德樹人相關的法律史問題與核心史料群開展田野調查,以補充歷史文獻記載的不足,增強學生的歷史體驗感,從而增強中國法制史課程立德樹人的實效。

        (三)課程教學設計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

        通過文字評教、學生自評和問卷調查,中國法制史課程思政的教學設計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以問卷調查第3題的統(tǒng)計數據為例,本專學生和雙專學生的評價懸殊。本專學生認為該課程的教學設計“很合理”的沒有過半,53.7%的本專學生認為“有待改進”,甚至還有2人認為“不合理”。雙專學生對課程的認可度很高,92%的學生認為教學設計“很合理”,認為不合理的人數為0。導致這樣的差別,原因很多。這門課程需要相應的知識儲備,而本專有一部分學生存在明顯不足。中國法制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屬于歷史、法學兩大學科的交叉學科,涉及法學中的立法、司法、民法、刑法等所有內容。這門課的修讀需要有相應的知識儲備。法學院的本專學生在招生時,文理兼收,2019級的理科生有49人,占比41.44%。(3)上海市生源不分文、理科,這里的理科生是上海市以外的生源。中國法制史在本專第一學期開設,同時修讀的課程僅有憲法、法理學。而雙專則是第六學期開設中國法制史課程,在此之前基本修讀完法學類課程(有兩門課在同時進行)。在本專學生文字評教中有學生這樣寫:“不怎么喜歡這門課,考試也很難?!弊栽u中學生這樣寫:“由于我之前是理科生,對于歷史方面,就算提前預習我也沒辦法措好辭去回答問題”“知識體系不健全”“知識嚴重欠缺”“歷史方面知識十分薄弱,在老師提問環(huán)節(jié)總是無從下手”等,類似描述比較多,不再一一列舉。結合問卷調查第2題的統(tǒng)計數據,上述的描述與原因分析是吻合的。50%的本專學生認為這門課程的授課內容“比較難”,47.2%的本專學生認為授課內容“難度適當”,只有3人認為“很簡單”。所以,對本課程的滿意度無論總體還是分項評價,本專學生均低于雙專學生。雖然主要原因是客觀方面的,但是任課教師如果注意因材施教,兼顧學生之間的差異,效果應該會有改善。

        鑒于此,后續(xù)的教學設計應充分注意新生的特點,精準把握授課的內容和方式。在本專課堂上教師主講比例增大,啟發(fā)式教學用于課前新知識的導入,研討式用于課后延展學習。此外,根據自愿原則,倡導學生之間有機結合,組成學習小組。學生來自不同地區(qū)、班級,各有自己的優(yōu)勢,學習小組可以為他們優(yōu)勢互補搭建平臺?;突ブ?、和睦相處,學生不但在學習方面受益,而且還可能成為生活中的好朋友。

        猜你喜歡
        教學效果課程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課堂花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fā)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翻轉課堂的作用及實踐應用
        甘肅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如何提高高中聲樂教學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學教學效果的幾點體會
        加強焊接教學質量提高焊接教學效果的探討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
        日本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aⅴ|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夜夜爽| 国产剧情福利AV一区二区| 国产一级黄色性生活片| 中文字幕成人乱码熟女精品国50 |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午夜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香蕉成人啪国产精品视频综合网 | 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女同| 中文字幕漂亮人妻在线| 欧美黑人xxxx又粗又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av中文字幕在线资源网| 日本二一三区免费在线| 国产成熟人妻换╳╳╳╳| 亚洲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无码色成人| 啊v在线视频| 青青草视频是针对华人| 一区二区三区av波多野结衣|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站丝袜| 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亚洲av天堂在线视频| www国产无套内射com| 国产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视频一| 天天鲁一鲁摸一摸爽一爽|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亚洲| 99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性饥渴的农村熟妇| A午夜精品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天天看片视频免费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16|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人妻少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