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眾興實驗小學 仇海燕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作用范圍越來越大。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術(shù),將微課資源合理有效地融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呢?
寫作是一個字詞句及人生經(jīng)歷不斷積累的過程,小學生的詞匯句段積累量本身就比較少,人生閱歷就更少了,所以在作文學習中,小學生會產(chǎn)生較強的抗拒心理,要么花費很長時間也無法推進作文進程,要么全篇都是簡單詞句的堆砌,沒有中心思想,這為小學作文教學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微課資源的滲入,讓這一情況得到了好轉(zhuǎn)。微課時間短,增加了視覺和聽覺效果,融入了生活實例,提升了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極大地改善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目標是引導小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fā),通過對所見所聞的描述,抒發(fā)真情實感或表達個人觀點,而微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表達自我。一方面,通過微課視頻內(nèi)容,學生可以發(fā)現(xiàn)生活的另一面,同時加以討論交流,學生的思維可以快速被打開;另一方面,讓學生自己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不僅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生活,培養(yǎng)其創(chuàng)造能力,還可以增加其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師在進行微課課程設計時,可以結(jié)合一些比較典型的教材內(nèi)容,如優(yōu)美的句段、具有引鑒價值的詩詞、常用的名人名言等,進行微課視頻的制作,或以圖片的形式進行展示,或以音頻形式進行配樂朗讀,給予學生不一樣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深刻度。
微課視頻素材的收集是制作優(yōu)質(zhì)課程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結(jié)合作文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在網(wǎng)絡上收集一些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小視頻,進行剪輯制作。
例如以“感恩”為主題的寫作課,教師可以從網(wǎng)絡上收集一些公益廣告小視頻,如小男孩給媽媽洗腳、兒子放下工作回家陪父母吃飯、父母陪子女長大、子女陪父母變老等,這樣的小視頻不僅為小學生的寫作提供了一定的素材,而且可以觸動其心靈,給小學生樹立感恩的形象意義,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解讀。
學生親自參與微課資源素材整合與視頻剪輯制作的過程中,通過對生活素材的收集,可以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增加自身的動手能力,激發(fā)個人想象力,更加有利于每個人思想觀念的表達。
例如,教師給定一個主題——“最難忘的一件事”,讓每個小學生回憶一下曾經(jīng)在自己身上發(fā)生過的最難忘的事情,包括這件事涉及什么人、什么事物、什么場景等,然后讓學生利用現(xiàn)有的道具和資源,互相協(xié)作,進行往事情境模擬。教師還可以協(xié)助學生將其拍攝制作成小視頻。這既是一個小活動的游戲過程,又是一個難忘事件的回憶過程。之后,再讓學生將這件難忘的事寫成一篇作文,相信很多學生都會有新的體驗與感悟。如此便是寓教于樂,真正做到了將生活實際融入學生的學習中。
制作視頻看起來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實際上也可以變得很復雜,小學語文教師不僅可以在視頻內(nèi)容上做文章,也可以在視頻本身的學習上進行深入探討。
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拍攝制作成一個小視頻,以教師的角度和口吻來闡述和講解這個視頻。視頻中可以從今天開始,再進入回憶,并加入片段式的插敘。這種以學生生活為內(nèi)容的視頻是最受學生歡迎的,學生會在觀看的過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視頻播放完畢,教師可以讓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而教師可以將學生的關(guān)注點向視頻制作方式上引導,倒敘、插敘、片段式、疑問、反問等,這些既是視頻中所體現(xiàn)的剪輯手法,同樣也可以運用到寫作中去。這樣的寫作手法學習,會讓學生記憶深刻,而且也很形象生動地明確了每一種手法的運用形式,對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是有所幫助的。
在網(wǎng)絡信息技術(shù)快速發(fā)展的今天,不論是社會各個階層的人員,還是各個教育階段的學生,對網(wǎng)絡知識的吸取速度都要明顯快于對書本知識的吸取速度,所以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時代的資源優(yōu)勢,通過微課的應用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尤其是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有效應用微課資源,可以有效地開拓小學生的視野和眼界,豐富小學生的精神世界和認知層面,擴展其思維模式及想象能力,從而有效提高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