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乳山市第一中學 由利波
高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等方面組成,其中,語言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yǎng)最為基礎的內容。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加強對學生的語言能力培養(yǎng),是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的重要途徑。以下主要圍繞著語言能力內涵以及核心素養(yǎng)和語言能力存在的關系展開簡單分析:
語言能力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幾個方面:(1)英語言知識掌握程度;(2)理解各種英語篇章;(3)英語書面表達與口語表達能力;(4)英語寫作能力。語言能力屬于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對于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要以充足的語言知識作為基礎;其次,要充分地把握與理解語篇含義以及語篇主旨,換言之,在閱讀文章時除了要理解文章淺層次的語意,更要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在人際交往活動中要重視語言的運用,在閱讀文章時要注重與讀者的互動。
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之中教師不單單要對學生的英語技能進行培養(yǎng),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語言能力是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基礎,加強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促進學生的個人素養(yǎng)提升具有意義重大,同時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判斷能力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并促進學生的文化思維的提升。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英語學習道路上的不竭動力。因此,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關鍵點,這就要求教師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之中。與此同時,教師應當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認真聽取學生的困惑,并提供相應的指導。此外,教師在傳授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與理性判斷,使學生養(yǎng)成自我思考與自我總結的良好習慣。
比如:在教外研版英語選修7 Module 6 “The World 's Cultural Heritage”這一部分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對世界文化遺產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之中,教師應當先向學生介紹幾處中國的名勝古跡,如:萬里長城、蘇州園林以及故宮等,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引導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從而讓學生初步了解中國文化遺產,并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其他國家的文化遺產,如:埃及金字塔、英國巨石陣、意大利比薩斜塔等。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世界文化遺產,可以采用角色表演(扮演導游)以及英語辯論(保護文化遺產的重要性)等形式。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英語課堂教學氛圍,而且可以引發(fā)學生自主思考,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目標。
知識是來源于生活,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脫離了學生的生活,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基于此,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價值,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生活化的知識情境,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日常的溝通與交流。這樣不僅可以實現對學生的英語思維的拓展, 而且可以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教外研版英語3 Module 3“The violence of nature”這個部分內容,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向學生直觀形象地展示自然界的各種災難,并配合使用“The violence of nature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me”這個句子,接下來教師根據這個情境向學生講解分詞作狀語方面知識,同時,在學生 對“make/leave a deep impression on somebody”這個句式有所了解之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過去的經歷進行句式練習,在這個過程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會獲得大幅度提升。
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較為成熟,已經初步形成了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且判斷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所提升。因此,高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圍繞課程具體內容精心為學生設計豐富的活動,鼓勵學生用所學英語知識進行表達,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教外研版英語2 Module 1 “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圍繞著課程內容,精心地設計詢問以及提建議方面內容, 同時,在向學生講解“You had better/ought to/should...”“I advise you to...” 這幾個句式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引導各個小組進行對話活動,在小組對話過程之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是:每個學生要提出至少一條建議,同時在小組活動中融入競賽機制,鼓勵各個小組進行比拼。其中,對于造句最為新穎有趣的小組,教師要適當地予以鼓勵,從而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爭強好勝是高中生的主要心理特點之一,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充分把握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融入競賽機制,引發(fā)學生相互競爭,這樣可以在保證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質量的同時,激發(fā)學生語言表達熱情。比如在教外研版英語2 Module 3“ Music”這一部分內容時候,教師將競爭機制引入課堂教學活動中。比如:對于新單詞的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課前十分鐘開展自主練習活動,并且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新單詞表述所喜歡的歌曲,在學生準備充分之后,教師可以在班級開展單詞競賽,其中,對于哼唱快速準確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與獎勵。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高中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之中開展“你畫我猜”活動,每個小組各派出兩名學生,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的英語表達要猜測的詞匯,給予每個學生參與活動的機會,點燃學生的英語表達熱情,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注入更多的動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提升。
綜上所述,在教育體制改革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重視對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強化對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在豐富學生的英語知識同時,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表達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