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苗
(四川綿陽萬江眼科醫(yī)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角膜屈光手術是近視、遠視、散光等視力矯正的有效途徑,其中準分子激光手術憑借能量吸收利用率高、周邊組織受累風險低、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逐步成為屈光不正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1]。然而,大量研究證實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術后,患者出現近視回退、眼部角膜上下混濁的可能性較高,故在臨床上常以皮質類固醇輔助術后治療。值得一提的是,皮質類固醇的應用存在安全性質疑,最為典型的當屬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術后皮質類固醇性高眼壓。那么為探討行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治療后應用皮質固醇類滴眼液輔助治療導致高眼壓,其發(fā)病特點及可行的改進對策。對我院2017 年8 月—2019 年9 月收治134 例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患者預后進行了分析,現作如下匯報。
134 例接受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治療就診時間為2017年8 月—2019 年9 月,其中男性74 例,女性60 例,最小者21 歲,最大者58 歲。
手術方法:術時使用阿瑪氏750 準分子激光設備,全程無接觸一步完成全激光切削上皮和基質層。術后,待角膜上皮愈合后(一般術后5 ~7 天便可愈合)規(guī)范使用皮質類固醇滴眼液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輔助治療。方案如下:用藥首周,每天滴地塞米松滴眼液,日用四次,自第2 周開始,改滴氟米龍滴眼液(參天制藥株式會社滋賀工廠,國藥準字J20130061,5ml:5mg),日用四次,第4-8 周,氟米龍滴眼液日用次數減為兩次,第8 ~12 周,日用次數再次減半。
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術后皮質類固醇性高眼壓的判定標準是手術治療后以糖皮質激素滴眼液滴眼,但用藥后眼壓高于24mmHg 或相較于術前眼壓呈6mmHg 及以上高升狀態(tài),停藥后眼壓可呈降低趨勢?;颊吲懦喙庋奂膊∈?、不曾患眼外傷。
對皮質固醇類藥物的使用時間、高眼壓發(fā)生情況(高眼壓發(fā)病時間、癥狀表現、治療預后)進行隨訪統(tǒng)計。術后三個月內對入選者定期進行眼科檢測如眼壓、裸眼視力等。
134 例入選者經皮質類固醇滴眼液滴眼3 ~13 周,用藥期間伴有程度不一的視力回退和眼壓高升,高眼壓確診者18 例,占比13.43%,發(fā)病時間集中于術后2 ~4 周,主要癥狀表現為眼周并頭部疼痛(12 例)、視力回退(5 例)、眼部間斷性脹痛(1 例)。確診后,對癥予以全身/ 局部降眼壓治療或中斷皮質固醇類滴眼液的使用,18 例患者癥狀均消退且視力基本恢復至正常水平。
首先,皮質類固醇滴眼液的藥理研究顯示,該類藥物的毒副作用之一便是導致眼壓升高,這可能與皮質類固醇藥物導致房水生成量增加并對房水的流出產生阻力有關[2-4]。具體而言,其一,藥物通過穩(wěn)定小梁纖維細胞的溶酶體膜對解聚酶的釋放產生抑制作用,故可導致黏多糖儲留致房水流出阻力增加;其二,藥物對小梁內皮細胞清理碎屑的吞噬能力進行抑制而導致碎屑積少成多增加房水流出阻力;其三,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患者角膜薄、通透性較高,藥物會大量進入前房,增加房水量。
在臨床實踐中筆者發(fā)現,近視患者相較于常人,對皮質類固醇藥物更為敏感,且不少近視眼患者合并青光眼,因而若在術前未嚴格把控指征亦會導致術后高眼壓的發(fā)生風險加大。另外,皮質固醇類藥物抗過敏、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顯著,其藥用價值值得肯定,最為關鍵的便是發(fā)揮藥物有效性的同時提高用藥安全性。
首先,術前嚴格排查青光眼病史和家族史,對具有相關病史者術后予以其他視力回退和眼壓降低藥物;其次,強化對手術患者的健康教育,了解皮質固醇類滴眼液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囑其勿擅自更換用藥品類和滴眼次數并做好自我防范[5],一旦出現端倪則及時就診;再次,術后應用皮質固醇類藥物期間需定期測定眼壓,及時發(fā)現異常;最后,對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者予以停藥處理以減輕損害。
綜上所述,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術是屈光不正矯正的有效技術手段,皮質類固醇制劑可減少術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并對視力的鞏固有益,但應強化眼壓的監(jiān)測,嚴格把握藥物適用證,警惕高眼壓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