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李煒華,蔡杰,杜海林,何曉露,傅強,戴宇東,何成濤(.南京紅十字血液中心研究室,南京0000;.宿遷市中心血站質(zhì)管科,宿遷3800)
ABO血型系統(tǒng)是人類最主要的血型系統(tǒng)之一[1],ABO血型不合的輸血會導致嚴重的輸血反應及其他并發(fā)癥。因此,ABO血型的準確分型對于安全輸血至關(guān)重要[2]。除了A、B、AB、O等正常的ABO表型外,還有一些罕見的亞型[3]。B(A)是一種較為罕見的ABO亞型,其可能是由于底物特異性的酶轉(zhuǎn)變所導致[4]。其血清學的特點主要是正定型紅細胞與抗B出現(xiàn)強凝集反應,與抗A出現(xiàn)弱凝集反應,反定型血清能夠凝集A1和A2細胞[5-6]。在血清學分型中,B(A)常與CisAB、AxB等發(fā)生混淆,分子生物學技術(shù)則可以幫助區(qū)分各種亞型。本研究使用血型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檢測了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標本,最后鑒定其為B(A)04/O01,報道如下。
1.1樣本來源 2020年1月19日1例自愿無償獻血的21歲男性血液標本。
1.2試劑與儀器 單克隆抗A、抗B、抗H、抗A1、A1細胞、A2細胞、B細胞、O細胞、抗篩細胞(O1、O2、O3)試劑(上海血液生物醫(yī)藥公司),抗AB(Rapid Labs公司),凝聚胺試劑盒(合肥天一生物技術(shù)研究所公司),抗人球蛋白檢測卡(長春博迅生物技術(shù)公司),血液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德國QIAGEN公司),人類紅細胞ABO血型基因分型試劑盒(天津秀鵬公司),實驗所有試劑均檢驗合格,按要求保存并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
免疫微柱孵育器、血型血清學離心機(長春博研科學儀器公司),低速全自動離心機(日本Kubota公司),離心機(德國SIGMA公司),核酸蛋白定量檢測儀(德國Eppendorf公司),基因擴增儀(美國ABI公司),凝膠成像儀(上海復日科技公司)。
1.3方法
1.3.1血型血清學試驗 參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第4版及各試劑說明書用試管法進行血型血清學試驗。
1.3.2分子生物學試驗
1.3.2.1基因組DNA的提取 采用商品試劑盒并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快速提取DNA,DNA濃度調(diào)為30~100 ng/μL,DNA純度A260 nm/A280 nm值為1.6~2.0,25 g/L瓊脂糖凝膠電泳顯示無DNA降解現(xiàn)象。
1.3.2.2PCR-SSP基因分型 嚴格按照人類紅細胞ABO血型基因分型試劑盒進行操作。按照以下循環(huán)參數(shù)進行PCR擴增:96 ℃ 2 min,1個循環(huán);96 ℃ 20 s,68 ℃ 60 s,5個循環(huán);96 ℃ 20 s,65 ℃ 45 s,72 ℃ 30 s,10個循環(huán);96 ℃ 20 s,62 ℃ 45 s,72 ℃ 30 s,15個循環(huán);72 ℃ 3 min,1個循環(huán)。凝膠電泳:PCR產(chǎn)物經(jīng)25 g/L瓊脂糖凝膠、140~150 V電泳10~15 min,凝膠成像儀拍照并觀察結(jié)果。
1.3.2.3標本ABO基因測序 采用直接測序法對標本ABO血型基因1~7外顯子進行測序,由天津秀鵬公司完成。PCR產(chǎn)物純化:在每個反應管每孔中加入3 μL ExoSAP-IT(ExonucleaseⅠ和Shrimp Alkaline Phosphatase的混合溶液),以去除多余的PCR引物和底物dNTPs。低速離心混合溶液后,運行以下熱循環(huán)程序:37 ℃ 3 min,80 ℃ 15 min,1個循環(huán)。測序反應:純化的PCR產(chǎn)物用作測序反應DNA模板。采用20 μL反應體系,內(nèi)含:16 μL BigDye terminator v3.1 sequencing Kit提供的測序反應混合液和4 μL經(jīng)ExoSAP-IT處理的PCR產(chǎn)物。測序反應擴增條件:96 ℃ 20 s,50 ℃ 30 s,60 ℃ 2 min,25個循環(huán)。
2.1血型血清學結(jié)果 血型血清學反應格局見表1、2。正定型中紅細胞與抗A發(fā)生較弱凝集(±),與抗B發(fā)生強凝集(4+),反定型血清能夠凝集A1細胞(1+)和A2細胞(1+w);血清中無不規(guī)則抗體的存在;紅細胞與抗H的反應強度(3+)接近正常的O型紅細胞(3+s)而高于正常的B型紅細胞(2+)。
表1 血型血清學檢測
表2 抗H與P細胞、DO細胞、DB細胞反應結(jié)果
2.2PCR-SSP結(jié)果 見圖1。第7、10、11、12孔位呈陽性反應,其余孔位呈陰性反應。
注:1~14泳道分別為Cis-AB01、Cis-AB01/B(A)01、B(A)01/B(A)03、Cis-AB02、B(A)02、Cis-AB03、B(A)04、B(A)06、Cis-AB04、B1、B2、O1、O2、陰性對照。
2.3ABO基因測序結(jié)果 見圖2、3。根據(jù)NCBI網(wǎng)站血型抗原基因突變數(shù)據(jù)庫(以A101為參考序列),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第6外顯子261處缺失G,297處出現(xiàn)A/G突變。外顯子7的突變有526C>G、640A>G、657C>T、703G>A、796C>A、803G>C、930G>A。
B(A)血型最早是1956年由Yamamoto等[7]發(fā)現(xiàn),是一種較為罕見的ABO亞型。迄今為止,已發(fā)現(xiàn)6種B(A)等位基因,分別為B(A)01、B(A)02、B(A)03、B(A)04、B(A)05、B(A)06,其中B(A)02和B(A)04在我國最為常見[8]。B(A)血型的形成主要是由于B基因的特定突變,變異的B基因具有編碼雙功能活性酶的能力,使血清學中有正常B抗原和較弱A抗原的特征,因為關(guān)鍵位點的突變及其引起的單個氨基酸的改變,從而改變了糖基轉(zhuǎn)移酶的酶學特點和催化活性,使相同的底物被催化形成不同的產(chǎn)物[9]。
本研究分析了1例正反定型不符的獻血者標本,血型血清學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紅細胞可以凝集抗A和抗B(與抗B的凝集強度強于抗A),與抗H反應的凝集強度接近O細胞而強于B細胞,反定型血清能凝集A1細胞和A2細胞。因此根據(jù)血清學的結(jié)果,我們初步判定其為B(A)型。
目前,血型血清學的檢測是血型鑒定的主要方法,但是其只能對ABO亞型進行初步定型,還需借助分子生物學的方法對ABO亞型進行基因分型。因此我們使用了PCR-SSP方法進行檢測,檢測結(jié)果與分型表相比對,發(fā)現(xiàn)該樣本為B(A)04/O1雜合。為進一步證實PCR-SSP的結(jié)果,我們對標本DNA進行測序,ABO基因由7個外顯子和6個內(nèi)含子組成,其功能區(qū)域分別位于第6外顯子和第7外顯子中,而ABO等位基因和所有的亞型基因也主要分布在這個區(qū)域[10]。本研究測序結(jié)果顯示,第6外顯子中有1個單核苷酸缺失,即261delG,這與O01等位基因相一致[11],第7外顯子存在526C>G、640A>G、657C>T、703G>A、796C>A、803G>C、930G>A的突變,第6、7外顯子的突變導致了5個氨基酸發(fā)生變化(Arg176Gly、Met214Val、Gly235Ser、Leu266Met、Gly268Ala),從而形成了B(A)04等位基因。
圖2 外顯子6測序結(jié)果
圖3 外顯子7測序結(jié)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jié)合血型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結(jié)果,判定該獻血者的血型為B(A)04/O01。在臨床實踐中,當出現(xiàn)正反定型不符的情況時,除進行必要的血清學檢測外,可結(jié)合分子生物學的方法進一步檢測,正確分析血型,避免出現(xiàn)誤檢或漏檢,以確保臨床輸血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