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慧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中國網”偉大工程已建雛形,我國也已進入信息爆炸的新時代,大量信息蜂擁而至,幾乎每個人都處于“信息超載”的生活狀態(tài)。這種現象已經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客體、環(huán)體和介體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面對這一現實問題,挖掘信息過載的深層原因,探討信息過載導致的教育窘境,創(chuàng)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每一個學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信息過載;思想政治教育;挑戰(zhàn);創(chuàng)新對策
依托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傳播信息的媒介層出不窮,不同類別的信息資源呈現炸裂式增長的態(tài)勢,讓人們應接不暇?,F今,“信息匱乏”的時代早已消失,接踵而至的是“信息過載”的數字時代,這一時代除了使人們獲取資源更為便利,也給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巨大挑戰(zhàn)。如何精確生動地傳播教育信息,如何最大程度獲得學生的關注,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究。
一、法治為本,從制度上營造良好信息環(huán)境
1.提供制度保障,國家要完善信息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切實加強對信息傳播的管控
人們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權,但絕對不是完全自由,法律是不可觸碰的底線,政府各部門齊頭并進,堅持依法治國,細化相關的法規(guī),建立信息產業(yè)的監(jiān)督部門,明確各部門的職責,確定不良信息的定義,禁止人們打擦邊球。嚴格懲罰散布不良信息的行為,加大各種網絡平臺的違規(guī)成本,引導網絡信息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
2.加強信息傳播源頭的管控,提高信息發(fā)布媒介的準入門檻
國家制定允許發(fā)布信息的平臺應當符合的標準,并對進入信息產業(yè)的平臺實施實時監(jiān)控。建立發(fā)布信息的核準部門,對于影響范圍廣,涉及文化安全的信息,明確規(guī)定必須具有核準部門的授權才可發(fā)布。除了加強信息平臺的準入門檻,國家還要加強網絡賬號的管理,堅決禁止以謀取私人非法利益申請網絡營銷號的行為。信息平臺要依法加強賬號申請的門檻,嚴格規(guī)范小號、黑號的使用,建立信息平臺的黑名單制度,對于發(fā)布不良信息的賬號,永久禁止使用,對于造成嚴重影響的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內容為優(yōu),從生產上確保信息供給質量
1.要提高信息的質量,彰顯內容的深度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雖然各類信息豐富多樣,但更多的是娛樂、消遣的信息,真正有價值、有深度、有教育價值的信息依然匱乏,信息的需求和供給依然存在矛盾,信息媒介的多樣化依然無法滿足傳播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需要。對此,要優(yōu)化信息 內容的質量,倡導信息傳播的社會價值,發(fā)揮信息的價值導向作用,減少無用信息的供給,增加蘊含深度內容的信息供給,其呈現方式必須遵循育人規(guī)律,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傳授深刻的道理,讓學生有所得有所悟。同時,以此引導新時代下學生的閱讀方向,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加有深度地思考人生,幫助學生實現人生價值和自我滿足。
2.增強信息傳播的時效性,提高傳播內容的針對性
在信息超載時代,各種信息幾乎以秒的速度更新,即便傳播的信息再有深度,一旦脫離現實,便會無人問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傳播的思想也要與時俱進,切忌循規(guī)蹈矩、故步自封,做到因時而變,因事而變。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用戶體驗,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和接受能力,創(chuàng)新信息傳播的方式,增強信息的吸引力。通過漫畫、短視頻、動漫、速寫等新潮的方式呈現教育內容,使學生易于接受、樂于接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數據這一工具,精確了解學生的信息偏好和關注重點,提供針對性信息,利用當下發(fā)生的大事,進行剖析,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還可以節(jié)約學生時間成本,使其輕松獲取需要的信息。此外,還要注重學生的反饋,提取學生的建議,及時調整傳播方式和傳播內容,真正發(fā)揮信息的引導作用。
三、引導為要,從教育上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是指人們辨別信息真?zhèn)蔚哪芰?,以及如何獲取信息,如何評價信息的價值的能力,在當代信息爆炸環(huán)境下,為了避免學生淹沒在豐富的信息海洋中,提高學生做出信息選擇的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要調整教育體系,完善教育課程
建立和信息爆炸時代相適應的課程體系,例如編寫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教材或書籍,開設辨別信息真?zhèn)蔚恼n程,并與學分直接掛鉤等,還可以通過網絡途徑,錄制專家關于如何選擇獲取信息的渠道、挑選自己需要的信息的方法的視頻。通過這些方法,將網絡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知識融入到學生課程體系中,提高網絡時代下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同時幫助學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從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的角度應對信息過載的窘境。
2.加強信息素養(yǎng)教育的隊伍建設
信息素養(yǎng)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也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中的重要一部分,而在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所以,提高學生信息素養(yǎng)能力,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不止要增強教師隊伍的數量,還有增強教師隊伍的質量,教師本身要具有辨別信息的能力和獲取信息的正確渠道,同時,教師要具有聯系現實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照本宣讀,要積極了解學生的信息選擇偏好,及時矯正學生的不良網絡行為,發(fā)揮及時引導的作用。除了采取課上教學的方式,還可以通過開辦相關的專題講座、舉辦學生辯論賽、一對一訪談等方式,增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充分意識到提高自身信息素養(yǎng)的重要性。
四、結語
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窘境,要從教育的主體、教育的客體、教育的環(huán)體、教育的介體等方面入手,既要建立相關的法律制度,營造良好的網絡環(huán)境,也要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要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辨別信息真?zhèn)?,選擇正確信息渠道的能力,同時,要幫助學生樹立自律意識,提高自控能力,擺脫對網絡的過度依賴,對網絡信息的過度信任,明確自己信息選擇的目標,避免陷入信息焦慮的境地。再者,發(fā)揮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引導作用,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傳播,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時代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弘揚社會主義文化,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凈化社會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陳志勇.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產品的發(fā)展現狀和創(chuàng)作原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8).129-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