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環(huán)環(huán)
2020年11月5日,首都師范大學在官網(wǎng)發(fā)布訃告:中國書法文化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歐陽中石先生因病醫(yī)治無效,凌晨在京逝世,時年92歲。
歐陽中石,1928年出生于山東肥城,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國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研究所所長。他被譽為“當代通儒”,在邏輯、國學、音韻、繪畫、戲曲、文學、書法等領域均有較高的造詣。
作為書法家,他的書法如其為人,格調(diào)清新高雅、沉著端莊,俊朗而又飄逸,古樸而又華美,曾兩次獲得中國書法蘭亭獎;作為戲曲家,他師承“奚派”創(chuàng)始人奚嘯伯先生,為推廣京劇藝術不遺余力,被人贊為“疑是奚君又重來”;作為教育家,他是我國第一位書法博士生導師,在他和同事的不懈努力下,首都師范大學成為我國第一所擁有完善書法高等學歷教育體系的學府。此外,對于書法藝術的發(fā)揚與傳承,他時刻掛于心間?!坝脮ㄋ囆g展現(xiàn)文化之美,用書法藝術為時代作出貢獻”,他如是說,亦如是做。
一生躬耕為學,一生匠心為師,一生平實為人,這就是歐陽中石的真實寫照。
歐陽中石常說自己“空負雨露”。這是自謙,更是對恩師的感念。
少時,歐陽中石曾同武巖法師、吳玉如學習書法,向奚嘯伯學戲,從齊白石學畫,隨金岳霖研究哲學,并在此種種領域均有較高的造詣。“恩師教我的,不僅僅是教學方法,更是如何做人?!睔W陽中石如是說。
對于書法,舉凡周金漢石、晉帖北碑、唐賢宋哲乃至明清諸家,歐陽中石都有涉獵,博采眾長,而又歸宗二王,形成了飄逸清新的獨特風格,在海內(nèi)外有廣泛的影響。世人評價:“歐陽中石的書法如其人,格調(diào)清新高雅、沉著端莊、俊朗而又飄逸、古樸而又華美。觀其作品,如欣賞高山流水,又如見萬馬奔騰?!?/p>
這“無日不臨池的深厚功底”,正源自恩師的教誨。歐陽中石常常提起少時同武巖法師學習書法的故事:“武巖法師騙我要學書法得買他的紙,外面一毛兩分一張的紙在他那里五塊錢一張,我那時信以為真了,由于不敢在那么貴的紙上寫,所以從早到晚只埋頭看他寫的范字,眼耳心手,用足氣力一齊調(diào)動起來去觀察、感受、吸收、攝取,就是不敢在紙上落筆。他嚇唬我,不寫這紙就收回去了。我又舍不得,只得狠狠心,寫了,沒想到還就很像字模了……自此懂得什么叫‘臨帖’,也懂得了最重要的學習原則:動腦比動手重要?!睔W陽中石后來才知,原來老師并未真收錢,次日就將錢退還到了自己家中?!八朴谧プ∥业男睦?,巧妙地讓我努力學習。”他如是說。
此外,尤記得第一次談及篆字時,武巖法師同他講“中國的文字講究‘形’,看到了什么就畫出什么,比如畫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是有孩子的,這好辦,點兩個點就是畫兩個乳房,這就成‘母’了;畫男的怎么辦,不能畫個禿頭就算了,男的都種地,咱們就在上面畫個田,下面畫個力就有了”。這一思想對于他今后書法理論的形成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他認為,過去很多人以為書法就是如何書寫、如何用墨,但他強調(diào),“書法不光是寫字,最主要的還是要認字、解字”。
書法領域外,歐陽中石在其他方面諸如哲學、戲曲等亦表現(xiàn)不俗。大學期間,他主修邏輯專業(yè),曾從金岳霖等前輩學者問學,成績優(yōu)秀,其后,參加了國家“六·五”項目五卷本《中國邏輯史》的編寫,擔任隋唐至明部分;此外,還有《中國邏輯史資料選·先秦卷》(合著)、《邏輯》(主編)、《中國邏輯思想史教程》(合著)等。
藝術是相通的。他坦言,哲學的學習對于他的書法研究是大有裨益的,他時常將哲學的思考方法用于書法的研究之中。他認為,寫書法和做人是一個道理,要專一,不能貪多。他主張初學書法者只寫一個字,這個字寫好了再寫另一個,頂多寫五個字,把這五個字弄通就行?!拔艺f的都是通俗的話,但其實都是哲學道理?!彼f。
戲曲的學習緣于一次偶然。1943年,歐陽中石在同學家偶然唱了一首“奚派”的《白帝城》,未成想奚嘯伯就在屋內(nèi),當即收他為弟子。之后的幾十年間,兩人情同父子,始終保持書信往來,直至奚嘯伯逝世。奚嘯伯逝世后,作為嫡傳弟子的歐陽中石對于“奚派”藝術的完善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
歐陽中石曾直言,這些老師是他“人生中最大的驕傲”,他常說“盡管這些老師教育我的時間有長有短,但他們給予我的惠澤是無限的?!?/p>
外界稱歐陽中石為“書法家”“藝術大師”,但他更習慣稱自己為“教書匠”,“我一輩子就干這個,從讀完書就開始教書,是地地道道的教書匠,而且從小學、中學、大學……從最底層教到最高層,我還不就是個教書匠嗎?”
的確,論教學,沒有人比他更全面。早在1948年中學畢業(yè),歐陽中石就在濟南教小學,直到考進大學。1954年,歐陽中石大學畢業(yè),開始在中學從事基層教育工作。
為師七十余載,從小學到大學,他幾乎教遍了各個年級。在長期從事中學教學的實踐中,歐陽中石對語文教學中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積極深入的思考,運用他敏銳的目光和明辨的思維,以及對中國語言文字獨到而深刻的理解,提出了一套科學的語文教育改革方案,并在中學試點,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1981年,歐陽中石被調(diào)到北京師范學院(現(xiàn)為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系,走上了書法教育之路。那時,中國書法教育正處于逐漸復興之時,歐陽中石與當時許多的有識同道共同承擔了一個艱巨而又偉大的歷史任務——開辟高等書法教育。他首先為在書法藝術復興時期不懈追求的眾多有志青年開辦了成人書法大專班,首批向全國招收近百名學生,以后又發(fā)展了本科、碩士教學領域。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中國書法教育中,“中國的書法教育事業(yè)不是個人的事業(yè),我愿意和朋友們一起來推動它向前發(fā)展?!?/p>
在他和同事們的不懈努力之下,1993年,首都師范大學設立了美術學(書法教育)博士點;1998年,首都師范大學又設立了書法博士后教學點,成為我國高校第一所從博士后、博士、碩士到本科、大專完整的中國書法教育體系。
回顧書法藝術高等教育之路,歐陽中石自然功不可沒。但在他看來,自己不過是盡到了一名教師應有的職責,根本不值一提。正如此前他在《中石自況》詩中所言:“普普通通一教師,平平淡淡自無奇。無奇不意非無意,正是無奇正是奇?!?/p>
育人方面,歐陽中石一直強調(diào)立德、立學、立言?!皶鴮懙钠焚|(zhì)取決于文心靈性的程度,光有寫字的手性是不夠的,這是書法的奧秘與要訣。”在歐陽中石看來,文化承傳更重要的還在于內(nèi)涵、品性和精神的延續(xù)。學生們都說,先生的教誨從未止步于技法,更在于德行與人格。
2006年,歐陽中石獲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后成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齊白石藝術函授學院副院長,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導師,并繼續(xù)“奮戰(zhàn)”于書法教育之路上,直至逝世。
“現(xiàn)在是電腦時代了,人們寫字的機會少了,寫字更成為一門藝術。書法作為中國的國粹如何繼承和發(fā)揚;書法如何掌握時代的主線,寫出思想性等問題,該研究的很多很多?!闭勂饡ǖ难芯颗c發(fā)展時,歐陽中石感慨萬千。
書法藝術的發(fā)揚與傳承,是歐陽中石心中最大的牽掛。他常對學生說:“漢字是那么美妙,把漢字的魅力、中華文化的魅力推而廣之,是我們獻給世界的厚禮,也是我一個教書匠的夢想。”
歐陽中石指出,中國書法是閃爍在中華文化之上的絢麗光環(huán),同時也是世界文化的絢麗光環(huán)。中國書法藝術把蘊藏在個人身心的思想感情化作了一種有形有色、有聲有歌、有節(jié)奏有韻律、有神采、有極大震撼力和濃重感情的結晶體。但這有一個前提,就是把“字”“文”“書”三位一體地進行考慮。只有這樣,才可能達到上述境界;如果單獨地看,就不全面。
他以自己的游歷來說明自己的觀點。他說,自己通過這種“字”“文”“書”三位一體的思考形式得到了很多了不起的感受。神州大地山河壯麗,他從別人寫的字上對“壯麗”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他曾經(jīng)到過泰山,在山上某處,他發(fā)現(xiàn)這個地方太美了,但是卻沒法說清楚,只是覺得太美了、美極了。就在這時,他發(fā)現(xiàn)對面山上有四個大字:“山河源脈?!彼匆娤畯纳降膴A縫里流出來,順著山流下去,流向了遠方;他順著泰山往南方遠遠地望去,才發(fā)現(xiàn)遠處一條白帶,那是一條長河。這時他才深刻地理解到“美”:山河源脈就在這兒啊,大江大河都是從這里流出去的,似乎突然對天地之間有了一番新的理解、新的感受。這四個字把藏在他內(nèi)心深處想表達出來但是無法表達的話替他說出來了,引起了他很深的共鳴。他說,這是詩的“厲害”、語言的“厲害”。他回頭再看看這四個字,覺得每一個字都有分量,都寫得很好。它們把壯麗的山河展現(xiàn)出來了,把內(nèi)心里孕育的力量迸發(fā)出來了。
他認為,書法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反映時代的需求,這樣才能對社會有所裨益。“作字行文,文以載道,以書煥采,賦以生機”,這是他早年所言,后來,他將“賦以生機”換成了“切時如需”。
作為連續(xù)五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20多年來,他以個人名義或與他人聯(lián)名,提交有關教育、文化、書法等提案97件。他提出應在中小學生中加強書法教育,從對漢字的認知和發(fā)揚做起;2011年6月,在他的倡導下,首都師范大學“漢字認知與表現(xiàn)研究中心”成立;2013年,他還作為首席專家為教育部主持制定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
用書法藝術展示文化之美,用書法藝術為時代作出貢獻。歐陽中石如是說,也如是做。他在許多學校都設有獎學金,卻拒絕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他還募集200萬元設立“首都師范大學中國書學獎”。而面對各類榮譽,歐陽中石總是一推再推,他常說:“做過了就是最好,干嘛非要記得?!?/p>
“中國書法藝術的光大,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不想讓它光大都不可能?!睂τ谥袊鴷ǖ奈磥砬熬埃瑲W陽中石滿懷信心。
2020年11月5日,歐陽中石先生因病逝世。對其一生,他曾自評道:“我這一生,概括起來,就三句話:少無大志,見異思遷,不務正業(yè)!”但就實際而言,無論是作為書法家,抑或是教育家、戲曲家、哲學家,他都有著不凡的成就。究其一生,他都在為書法教育的發(fā)展與弘揚而不懈努力著。躬耕為學、匠心為師、平實為人,這就是歐陽中石一生的真實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