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瑤
(吉林省琿春市第三中學校 吉林 琿春 133300)
化學作為一個有趣的科目,其課堂的變現(xiàn)手法多種多樣,在教學中教師要正確的注重化學實驗的作用性,在實驗教學中發(fā)揮其教學作用,通過多種形式的組成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化學學科內容,從而高效率的開展活動,讓學生能夠得到多面的發(fā)展,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通常是教師單一化的講解課文內的知識和內容,重復教學實驗展開的教學,這種單一、重復的教學方法全然不顧學生的學習特點,而學生長期處于這種固態(tài)式的教學環(huán)境中,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對化學實驗的熱情,失去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傳統(tǒng)實驗方法相比,微視頻資源更具備了靈活的特性。微視頻作為一種網(wǎng)絡信息資源,能夠有效打破傳統(tǒng)課堂實驗中存在的局限性,教師在講解理論知識之后,在利用微視頻資源進行呈現(xiàn),能夠將一些細微不可察的現(xiàn)象進行具體化,將實驗效果更加細致的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得到有效的鞏固。在教學中映入微視頻資源展開教學,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更能夠使初中化學具備新教育的特點。
比如在教學“氧氣的制取和性質”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帶領學生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原理,能夠講出高錳酸鉀的顏色、狀態(tài)等等,然后教師在針對板書內容再現(xiàn)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理論。然后再操作的過程中提問學生,如:為什么導管稍微伸出膠塞就可以了。讓學生思考,在學生觀察了整個教學過程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接著在教學中,教師在利用微視頻資源,將制取氧氣的七個步驟進行完整演示一遍,讓學生進行觀看,能夠刺激學生學習,將實驗中一些細節(jié)的內容進行優(yōu)化,幫助學生理解和學習。
學生對于實驗課積極性不高或許是因為課程過于無聊,加之教學知識晦澀難懂,打消學生的學習欲望;在平時的觀察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困生對于一般形式的學習難以產(chǎn)生興趣,而對于充滿趣味性或要開動腦筋的項目表現(xiàn)較好。那么為帶動班級整體上的進步,我們也應該照顧到每個階層的學生,對困生稍加寬容,在他們對知識有一定積累、能夠跟上其他同學的步伐的時候,再轉為正常的班級節(jié)奏;這樣一來,學生感覺到自己受重視,也更愿意在同其他學生互動的基礎上牢記化學知識點,力求有更好表現(xiàn)。
在初中的化學實驗課中,我力求教學的趣味性,消除學生對學習的恐懼,例如,拿學生們喜歡玩的小玩具“鐵樹開花”原理進行實驗,使困生感覺到化學其實非常貼近生活,是生活中常見現(xiàn)象的體現(xiàn)。
課堂演示實驗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透過現(xiàn)象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樹立學生實事求是、科學嚴謹?shù)膶W習態(tài)度,使化學實驗是化學教學中十分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在平時的化學教學中必須將化學實驗的教學落實到位。課程標準中要求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進行必要的實驗演示時,必須要保證實驗的準確、實驗現(xiàn)象明了以及實驗的安全性,這些都是實驗教學的前提,要保證學生在實驗中能夠非常直觀的看到實驗現(xiàn)象并根據(jù)所學知識做出一定的判斷,在實驗中對于所對應的化學知識掌握的更具體、更加細節(jié)化和立體化。為了將化學實驗的效果呈現(xiàn)的更加完美,教師在實驗課前可以做一些相應的準備工作?;蛘咴跅l件允許的情況下,先進行演示實驗,做上幾次,熟悉實驗的具體流程,為了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還可以將實驗的現(xiàn)象進行放大,讓學生觀察得更到位。
比如對于實驗用一氧化碳對氧化銅進行還原時,一氧化碳屬于有毒氣體,如果在實驗中不慎泄露是非常危險的,還極有可能引起爆炸。那么這個實驗就可以讓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操作,讓學生對實驗現(xiàn)象進行觀察,學生通過觀察氧化銅顏色由黑變紅,可以發(fā)現(xiàn)氧化銅的被還原,因此教師的課堂演示實驗也是必不可少的。
結語:實驗創(chuàng)新旨在促進教師的思維活性,并在教師進行合理的創(chuàng)新后為學生帶來有趣且生動的課堂,尤其是隨著課程難度的提升,教材中各個層面都在強調學科的基礎性,對基礎原理的考察與基礎能力的檢驗,這是所有學科的大趨勢!以上幾點思考便是我結合化學實驗實施創(chuàng)新性課程的設計、實施與反復改進等方面進行綜合探究所得,希望或許會給廣大的“同仁”些許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