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英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二中學,甘肅 天祝 733299)
批判性思維是一種打破習慣性思維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它既是一種思維方式和技能,也是一種人格和氣質。隨著社會信息化、科技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也發(fā)生了重要的變化,適應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批判能力都將成為新時代人才的基本素養(yǎng),尤其是批判性思維對一個人的發(fā)展十分重要??梢哉f,沒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維就不能很好地汲取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成果,缺乏批判性思維就不可能明辨是非,也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在傳授英語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大膽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進行研究。
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意識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四個維度。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肩負著詞匯和語法知識的傳授任務,同時還肩負著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的任務。在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中,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尤為重要。受教育觀念、教學模式等因素的影響,高中英語教學中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批判性思維不強,缺乏敢于大膽質疑的精神。具體來說,集中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比較側重英語語法、讀音和詞匯的講解,讓學生強行記憶,忽略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久而久之,學生缺乏思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思維懶惰,以至于在學習中存在種種問題。例如,對學習內容思考深度不夠,缺乏應有的判斷思維。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非常被動,制約了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另一方面,學生的問題意識欠缺。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有效發(fā)揮,導致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和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影響了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是重要的教學手段,對教學效果具有重要影響。同時,課堂提問還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借助課堂提問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應通過以下三種途徑。
第一,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高質量的問題。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對教學內容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分析,并結合英語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一些具有批判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中,不斷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注意問題的數量,還要注重問題類型,確保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可以通過問題啟發(fā)和增強學生的批判意識,發(fā)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第二,注重提問技巧,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價值,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發(fā)展。在借助課堂提問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提問技巧,充分發(fā)揮提問的價值。為此,教師在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要對提問進行有效落實,并盡可能實現(xiàn)提問機會均等化,還要使課堂提問能夠面向所有學生,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的思考和解答中。此外,教師還要充分借助有效的追問,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以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
第三,積極進行教學反思,優(yōu)化提問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在利用提問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進行反思。要反思問題設計得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是否實現(xiàn)了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以便進行改進和完善,增強問題設計的科學性、目的性和針對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實現(xiàn)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就要弄清楚批判性思維的本質、批判性思維與英語教學的關系、適合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課型,以及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方式等問題。下面以“Philosophers of Ancient China”一課的閱讀教學為例,進行研究和分析。
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應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這篇文章主要對三位哲學家進行詳細的介紹,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應對三位哲學家的主要思想、生平事跡、主要成就等進行分析,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第二,結合新課改要求,制定全新的課堂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借助思維導圖掌握文章結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感受哲學家的思想,并予以繼承和弘揚。第三,精心設計教學問題。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可設計展示型、參閱型、評估型問題,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提問策略,讓學生產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分析問題的動機,積極思考和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逐漸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可借助多媒體對文本圖片進行展示,并提出問題:What are the titles of these books?Who can tell me what they mainly talk about?引導學生根據文本圖片、標題對課文內容進行預測。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思維活躍,積極主動地參與討論交流,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得到有效培養(yǎng),思維品質得到有效提升。
在閱讀環(huán)節(jié),為了幫助學生弄清楚作者是以怎樣的方式對哲學家進行詳細介紹的,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先提出問題:“What's 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passage?”“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m?”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和閱讀,快速掌握文本信息。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展開討論和分析,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在完成文本教學后,為了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對三位哲學家進行合理的評價,教師可提出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深入進行思考,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批判性思維得到提升。
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提問的作用,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還需要教師不斷進行課后反思。一方面,應對問題表達清晰與否進行反思,使學生能夠明白問題指向;另一方面,應對問題的難度和追問的力度進行反思,以確保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適應。
綜上所述,批判性思維是思維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英語教學需要培養(yǎng)的核心素養(yǎng)之一,對高中英語教學有著重要意義。教師可借助課堂提問這一形式,切實結合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質疑、分析、比較,完成知識的內化、升華,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