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繼永
(甘肅省莊浪縣思源實驗學校,甘肅 莊浪 744699)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全社會都很重視學生德育工作。而學生德育工作,需要家校雙方合力共同完成。家校合作就是家庭和學?;ネㄐ畔ⅲ私夂⒆釉诩?、在校的表現,達到共同教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目的。家庭和學校不僅要負責對孩子智力的開發(fā),還要幫助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除了給孩子充足的物質保障之外,還應做好孩子的榜樣,做好家庭教育。教師在傳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還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當前,農村很多學生家長外出打工,農村留守兒童數量眾多,他們的家庭教育問題日益凸顯,整體的德育狀況不容樂觀。一些留守兒童在學習成績下降的同時,也面臨著道德問題,這些都是學校教育工作潛在的阻力。目前,農村中小學家校合作德育工作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一些農村家長文化水平較低,往往不知如何教育孩子,教育觀念落后。他們認為只要孩子進入學校,學校就有義務和責任教育學生,所有的教育問題都依靠學校,學校應承擔起教育學生的全部責任,而自身就不去關注孩子的德育,使得家庭教育有所欠缺。同時,一些農村學校教師把學生德育工作完全視作家庭教育的內容,認為家長主要承擔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品質的責任。但在農村,很多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將看護和教育孩子的責任交給老人。而老人通常文化水平較低,又容易溺愛孩子,難以肩負起孩子的德育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家校合作的難度就比較大。
目前,一些發(fā)達地區(qū)非常重視家校合作,家校合作也確實給德育工作帶來了益處。但在一些欠發(fā)達地區(qū)及農村地區(qū),學校與家長的家校合作意識還很淡薄,認為家校沒有合作的必要,甚至認為家校合作會干擾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存在諸多問題。所以,學校與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根本無法形成配合,或者只是進行表面的配合,沒有就教育孩子進行深層次的交流,對德育工作沒有多大幫助。即使存在家校合作,也沒有明確的合作計劃,工作方式也很籠統。有些學校進行了簡單的家校合作,成立了家長委員會,但家長委員會只是簡單地協助教師做一些工作,并沒有對學生進行德育。所有的農村學校都會定期舉行家長會,如在開學和考試結束時舉行家長會,但也只是就學生的成績進行簡單交流,而關于孩子的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和家庭教育等內容很少涉及,而且交流時間短,形式簡單。
在城市,家校合作很受重視,學校、社區(qū)和家庭都想方設法地促進家校合作,但農村由于制約條件較多,家校合作一直停留在初級階段,而且合作渠道很少,合作面很窄。一些農村家長的德育意識和家校合作意識淡薄,其思想甚至停留在上學就是讓孩子“識幾個字”,以后出門能辨別方向,出門能回家就好。曾經有一次,一所農村學校的一個學生犯了錯,教師對他進行了批評教育。第二天,他爺爺來到學校,對教師的教育提出了異議,并讓教師向自己的孩子道歉,還說:“我就沒想著讓我家孩子念好書,只要識幾個字就行,你就別管我家孩子了!”在這種情況下,家校雙方很難進行深層次的合作。家校即使合作,也沒有明確分工,對學生在家應該怎樣教育,在學校應該怎樣與家庭教育進行銜接,家長和教師都沒有明確的規(guī)劃。通常只是一起談談學生的學習,從不涉及學生的德育,不討論學生的未來,更不會關注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由于一些農村家長文化水平較低,教育孩子的方法固化單一,所以學校應加強對家長的教育理論培訓工作,定期組織家長參加專家講座,在講座中請專家現場為家長答疑解惑、指點迷津,使家長學習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為提升家校合作質量,提高家校合作管理水平,學??梢哉堃恍┘议L組成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的教育管理,對學校的管理與建設提出合理的建議,讓學校制度精細化、公開化、透明化,讓更多家長滿意,讓好方法成為共享資源,讓家長之間相互學習、相互提高。
在農村,由于學生居住比較分散,教師逐個上門家訪是不太現實的。因此,教師應想辦法建立高效的溝通機制,可以通過打電話、微信、QQ 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遠程家訪,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近期表現。教師可以有側重地選擇一些學生進行家訪,如家庭困難的學生、問題學生、后進生等,對這些學生加強關注,增加家訪次數。同時,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具體學生具體對待。
教師應與家長平等合作,當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出現問題時,要及時與家長溝通,因為家長在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品德教育上有著天然的優(yōu)勢。家長要端正自己的心態(tài),當孩子犯錯誤,教師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家長應該積極采納,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教育孩子及時改正。家長不僅是孩子的監(jiān)護人,更是孩子的引路人。家長要努力幫助孩子克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品德,形成高尚的情操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接觸是交流和溝通。溝通方式對了,事情也就順理成章了,困難也就迎刃而解了,家校合作也是如此。教師只有采用正確的溝通交流方式,幫助家長樹立家校合作意識,才能實現真正的家校合作,因為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長和教師有很多共同點,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成才。在家校合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幫助家長制訂合理的家庭教育計劃,家長也可以參與學校的管理,為學校管理出謀劃策。學校應以班級為單位成立家長委員會,制定家長委員會章程,讓家長委員會切實為家校合作服務,為學生成長助力。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教師應努力構建新型家校合作模式。比如,教師除定期組織家長會外,還可以通過網絡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并將學生的在校表現及時反饋給家長,這樣才能真正形成家校合力。另外,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調查問卷形式了解家長的想法和建議,以及家長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困惑,還可以通過網絡測評了解學生的心理活動及心理需求,以便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就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兩個輪子,如果有一個輪子出現問題,汽車就會傾翻,只有兩個輪子同時轉動,汽車才會平穩(wěn)向前。如果家庭或學校單方面教育學生,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家長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教師也不能了解學生在家的表現,教育效果將會大打折扣。為了讓學生接受完整的、健全的教育,家校合作勢在必行。只有家校合作,整合教育資源,規(guī)范教育手段,教育才會更加和諧,學生才會健康成長、成才。